孟獻東
摘要:在初中的教學課程當中,為學生開展美術課程,這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有效提升自身藝術欣賞能力的途徑,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藝術全新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教育過程當中,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過程性與體驗性,是不斷培養(yǎng)初中生對美術課程興趣的主要方式,只有加強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的過程性與體驗性,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加強自身藝術相關能力,在學習當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過程性;體驗性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186-01
引言:作為學生在全面發(fā)展大前提之下的重要發(fā)展內容,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是學校開展初中美術課程的首要目標。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加深其過程性,才能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其中收獲成長,而加深整個過程的體驗性,則是激發(fā)學生去主動探索以及創(chuàng)造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加深在初中美術教學這一過程當中學生的過程性與體驗性感受,初中美術課程的開展才可以全面發(fā)揮其作用,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當中的全方位發(fā)展。
1.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性
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加深其過程性是帶動學生深入參與課堂教學內容的主要手段。而加深這一課堂教學內容的過程性主要包括:
第一,帶動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認知。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由淺人深,使得學生對初中美術課堂當中出現(xiàn)的諸多內容與藝術產生聯(lián)系,明確其與藝術鑒賞之間的直接以及間接的關系,加深其相關聯(lián)系在學生心里當中的印象,使得學生對美術課堂與其中講述的相關內容以及生活當中學生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三者之間的關系產生初步的認知;
第二,使得學生參與進相關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當中。在對相關內容及其之間的基本關系獲得初步的認知以及了解之后,教師必須在初中美術的教學課堂當中,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之前所獲得的相關美術知識內容,進行全新的創(chuàng)作,在培養(yǎng)自身藝術鑒賞能力的前提之下不斷加強其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藝術素養(yǎng)。
例如,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帶領學生自主進行精美書簽的制作。教師在課堂當中,首先可以將書簽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剖析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書簽的相關文化知識進行了解之后,忽略其用途,從自身理解的藝術以及美學的角度,進行其創(chuàng)作[1]。
2.初中美術教學的體驗性
加強學生在整個美術課堂內容學習過程當中的體驗性,是保證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外主動去感受生活當中處處存在的美學的重要措施,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必須將提高學生對美學的感知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從而不斷為學生的后續(xù)藝術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加深其體驗性,教師應當不斷從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探索這一方面入手。在學生主動對初中美術課堂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的時候,學生就會在腦海當中不斷對課堂內容以及美學、藝術之間的關系進行反復的研究,在不斷加深對二者之間關系的理解之后,學生在生活當中,會更加主動的探索美學、藝術的存在,從而在不知不覺的過程當中,使得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已經得到極大幅度的提升,這對于學生不斷培養(yǎng)自身藝術相關能力會有非常大的作用[2]。
同樣以教師在課堂當中帶領學生進行書簽的制作為例,在主動進行動手制作的過程之前,學生對其文化內容只是簡單的書面了解,但是如果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那么學生對整個過程就會產生一種主觀的感受,這種感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看作是學生在這一制作過程當中體驗性的高低。在書簽的制作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xiàn)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的書簽成品非常精美,但是實際的成果卻不盡如人意,而通過這些,便可以很輕松讓學生感受其中藝術、美的千變萬化,從而使得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作用之下主動去探索發(fā)現(xiàn),從而不斷加強自身對藝術以及美學的感知能力。
3.過程性、體驗性與學生的藝術培養(yǎng)
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學習的過程性以及體驗性看似是一個自然發(fā)展所導致的結果,在常規(guī)的初中美術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只是簡單的讓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造并不是美術教學當中的過程性以及體驗性的展現(xiàn),其應當是在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不斷的精心設計,有目的性的使得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參與進整個過程當中,并對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自發(fā)的探索以及創(chuàng)造,在教師的刻意以及學生的不經意當中,使得學生的整個藝術鑒賞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提升,使得教師美術課程的教學目的具有明確的價值性。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只有不斷正視其教學課程的過程性以及體驗性,并且不斷將其運用在教學活動當中,才能有效地保證學生在對初中美術課程進行學習之后,獲得藝術相關的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長期的學習過程當中可以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毅.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
[2]高俊.淺談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如何訓練學生自主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