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朝云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下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班級內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從不同的層面去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要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的有效性。文章就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閱讀能力是發(fā)展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礎。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四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活潑好動,但同時心理較為浮躁,他們很難對一件事物保持較長的興趣,特別是缺乏吸引力的事物,更無法調動他們探索的主動性。加之這個階段的學生正從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仍舊以形象思維為主,種種情況都給閱讀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起點和落腳點,是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根據,對教學活動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設定的目標不是指教學的內容或過程,而是指學生在學習結束之后學到了什么。具體來講就是通過學習之后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應該有怎樣的表現(xiàn)。教師應結合新課標明確四年級閱讀教學目標,并以此為指導,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比如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一文中,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感悟的能力。但是因為文本內容的時代與學生生活實際有太遠的距離,他們不容易進入文本的情景。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去體會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深入體會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了解文本社會背景,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緣由,并能聯(lián)系實際,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設定的教學目標,科學選擇教學方式,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閱讀技巧指導
四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識字量增加,閱讀書目也不斷增加的階段。教師要在這個階段中,加強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使其通過有效的閱讀方式,不斷提升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除了閱讀教學中經常用的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等閱讀方式,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指導:首先盡量運用默讀的方式,相較于出聲朗讀,默讀更能提升閱讀速度。其次盡量采用分段閱讀的方式,便于學生將知識儲存和記憶。最后引導學生使用查閱工具。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識字積累,但是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僻字,學會使用查閱工具,能夠使其更好地理解字詞意思,便于閱讀質量的提升。
三、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當中。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文本中寓意深刻的內涵他們理解得并不深刻。充分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當中,可以強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古詩《出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搜集明月、邊關、征人、飛將等圖片制作一幅宏偉、狀況、凄美的邊塞畫卷,通過對詩歌閱讀與情境的結合,促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進而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采取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
新課標中指出,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探究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運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方式,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比如在《觀潮》的教學中,在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之后,給學生提出具體合作要求,圍繞設置的主題,讓組內學生交流錢江潮資料。通過合作,實現(xiàn)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互動,進而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強化學生對文本的了解。教師可以設計學習路線,圍繞錢江潮成因展開討論。通過這種目的明確的方式,使得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質量更好地提升。
五、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素質教育理念下,倡導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從多層面展開。在關注學生知識能力提升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閱讀的過程,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針對學生整個閱讀過程,教師應先對其閱讀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然后再對閱讀結果進行評價,最后通過兩者的結合,進行形成性評價。同時也可以運用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缺點,不斷改正,不斷完善自己,使其樹立學習的自信。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以及打好閱讀基礎知識的重擔,對學生未來成長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針對四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制定有方法、有目的的訓練計劃,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應用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閱讀指導,使其在閱讀的過程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僑豐.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 教育觀察,2019,8(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