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
摘 要: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已成為老師關注的重點,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已不滿足現(xiàn)代式教育模式,在當前背景下,研發(fā)出新的教學策略,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與進步,筆者結合自身數(shù)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如下語文課堂的有效教育手段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教育;語文教學;小學
隨著現(xiàn)代化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能力成為教師素質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對語文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情緒,時間長了,他們會養(yǎng)成惰性的習慣,要想促進學生的打效這樣的情緒,教師就必須做好開導工作,引導學生逐步分析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結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倡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能力,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是教育教學的基本追求。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尚且還小,還不具備生活閱歷和經(jīng)驗,他們的行為方式往往遵循自己的喜好,所以,要想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的教學,教師要從學生的根本出發(fā),巧用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課文《夜鶯的歌聲》時,我就這樣引導教學,大家知道不知道,在森林中有一只會唱歌的鳥——夜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氛圍中去,接下來我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章,并讓他們用自己語言把故事在講一遍,既錘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講故事的技術手段。有助于教師更好的教學。有的學生獨立講話說我喜歡夜鶯把法西斯比喻成野獸的那一段,即體現(xiàn)了夜鶯的聰慧機智,更表達了夜鶯對法西斯的憎恨。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觀念,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進步,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學生展示的舞臺
傳統(tǒng)語文教育模式的枯燥乏味的知識講解,在新教育理念的改革下,我們教師要改變以老師為主導地位的講解模式,雖然,這種模式下學生接受知識的內容更加完整全面,但長此以往下去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依賴的效果。人這種動物很懶的,它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更會使學生像語文課堂上一顆格格不入的石頭,只是見證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不停的拍打著這塊頑石。而沒有真正的參與進去。在新的教育改革下,教師要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巧妙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文言文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扮演角色,我?guī)W生對文章內容先進行深刻的分析,學生在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思想感情的情況下,在課本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想象,使表達的更加真切,課堂氣氛輕松又活躍,在學生表演完后,平時不怎么說話的學生居然表演的很精彩,簡直驚艷了全場;還有那平時調皮搗蛋的學生也很厲害;還有那平時傻傻呼呼的學生沒想到口才賊溜;還有那表面沉著冷靜的學生一到了舞臺簡直令人眼界大放光彩,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在親身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對人物的形象、性格特點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多媒體遍布各大高校,一種更有效教學手段的形成,它能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上得到一種新的體驗,心里得到一種強有力的震撼,它對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領域的開發(fā)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成為高效的學習者。同時,學習資料查詢的便捷,為老師提供了良好的備課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文,瞬間有了生機,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習就有了樂趣,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我是什么》時,我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向全班同學展示我校校園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進行圖片或幻燈片放映的形式,讓學生們知道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水不能直接飲用,淡水面積僅地球水資源面積的十分之三不到,其中十分之七為冰川水,人類難以使用,人類只能靠節(jié)約水資源而加以維持。讓大家們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鞭策大家節(jié)約水資源,并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校園里宣傳浪費水資源是可恥的行為,督促大家節(jié)約用水。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就可以使學生對課本知識加深了解,能夠讓學生從視聽覺盛宴上感受知識的魅力,加深語文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新的課改背景下語文的改革尤為重要,它不僅強調學生應當家做主,而且體現(xiàn)了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的新時期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尤為重要,有著很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的原因。尤其是在小學語文階段,在語文新改革背景下,從教師理念的重新定義,從課程內容的重新編排到新的評價的誕生,從學生主體的教學到全新制度化的管理,各個階段的完善,得到了新的發(fā)展與改變,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這與廣大教師與學生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1]楊伏旺.基于課程統(tǒng)整的單元群組教學實踐——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第七單元為例[J].新教師,2019(02):19-20.
[2]張志斌.關于鄉(xiāng)土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