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玲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各個年級都必須重視朗讀。朗讀是架起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本文我試從教給方法,形成習慣;發(fā)揮范讀,有樣可依;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shè)情境,渲染氛圍;注重評價,讀中創(chuàng)新;立足理解,品讀感悟這六方面來探究語文朗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各個年級都必須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文本,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文本,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學生自然對文本有所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讀”是一種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v的就是讀在學習語文教學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特別重視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以下就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教給方法,形成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訓練朗讀的基本功,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首先注意訓練學生把課文的字、詞、句子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真正做到“五不能三要”:不能漏字,不能添加字,不能讀錯字,不能重復回讀,不能把句子讀斷、讀破。一要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讀;二要注意朗讀語氣、語調(diào)恰當;三要注意朗讀停頓準確、輕重適當。在訓練過程中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眼、口、心多種感官同時并用。只有這樣按要求訓練,才能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利,才能讀出情感,從而真正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其次,教給朗讀技巧方法,注意朗讀的語調(diào)、停頓、重音、語氣等。如表示號召、疑問、命令等句子,朗讀的時候注意語調(diào)要前低后高;表示請求、感嘆、肯等句子,朗讀的時候注意語調(diào)要前高后低。
二、發(fā)揮范讀,有樣可依
小學生閱歷常淺,理解感悟能力低,沒有教師指導,他們未能體真正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也不能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教師的針對性范讀,減少了學生朗讀訓練的盲目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范讀時可以由教師范讀,也可以找領(lǐng)悟快、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范讀。兒童的模仿能力相當強,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模仿出來的朗讀真是“原汁原味”。如在教學《漁歌子》時,當教師聲情并茂的聲音,全身心地投入范讀,語調(diào)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學生邊聽邊想象,仿佛身臨其境,很好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倍受感染,學生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讀起來了。當然范讀只是拋磚引玉,必須引導學生“披文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
三、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變換朗讀的方式,激發(fā)起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的方式有:個人讀、齊讀、分角色讀、配樂讀等,要根據(jù)作品的風格、體裁特點來確定而朗讀的方式。比如抒情性強、語言文字優(yōu)美的課文適合自由朗讀,如《廬山的云霧》《五彩池》;人物性格對比鮮明的課文適合分角色朗讀,如《狼和小羊》《小馬過河》;又如教學《奴隸英雄》時,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指導他們用兇惡、快速的語調(diào)表現(xiàn)達官貴人的霸道、丑惡嘴臉,用高昂、堅定的語調(diào)表現(xiàn)斯巴達克的勇敢與機智。由于學生們在課堂上有了盡情表現(xiàn)的機會,個個興趣濃厚,教學收到理想效果。每種朗讀的方式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各自所擔負的任務、目的意圖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朗讀訓練,讓學生熱情高漲,在讀中悟情,提高朗讀能力。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渲染氛圍
指導學生朗讀必須入情入境。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出現(xiàn)朗讀時代背景情感體驗的障礙。而跨越障礙的最好辦法是借助教師的生動描述,或多媒體視聽素材。如果能創(chuàng)設(shè)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將課文內(nèi)容融情于聲,披文入境,以其聲音、其情感染學生,那么學生一定會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朗讀水平和閱讀理解力的作用。如教學《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的指導朗讀描寫廬山云霧的多種姿態(tài)時。如果憑空讓學生想象,沒有登過山、看過云霧的學生就很難想到廬山的云霧有多美,難以讀出感情。因此我先播放一段“籠罩在山頭的云霧”“纏繞在半山的云霧”“云霧彌漫山谷”“云霧遮擋山峰”的視頻,配樂讓學生練習朗讀。學生們沉浸在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中,個個讀得興趣盎然,聲中融景,景隨聲出。
五、注重評價,讀中創(chuàng)新
評價,是朗讀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在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每個孩子的發(fā)展。因此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采取多鼓勵的教育原則,哪怕是學生一點小小的進步,都要不吝贊美之辭加以肯定鼓勵。對于退步和讀得不認真的學生,我們要用委婉的語言,經(jīng)常說“你完全可以讀好”“老師一直相信你能夠讀得更好” 之類的話。我在聽課時會看到一些教師這樣激勵學生:當學生在讀完課文后,不但讀得正確、流利,而且讀出了真情實感,教師們就立即稱贊:“你讀得太棒了,老師都不及你!誰能像他那樣讀?”教師的話沒說完,學生就已經(jīng)站起來朗讀了。恰如其分,妙語生花的評價語,既能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明確朗讀的方向,升華朗讀的情感。
六、立足理解,品讀感悟
日常教學中,不能為一味簡單的朗讀而朗讀。在沒能真正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前提下,只是強調(diào)“文章寫得那么美,請大家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文章美在哪里,怎樣“美美”地讀,學生茫然不知所措,且少有自悟者,朗讀實際大多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學生只有對文章有了一定的把握和體會,才能從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靈魂,從而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理解內(nèi)容才能領(lǐng)會文本的實質(zhì),才能達到朗讀的“神似”。如教學《窮人》一課時,我主要通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來幫助學生把課文讀好。如句子:“嗯,揍我一頓也好!”單獨一個句子讓學生朗讀,學生很難把握重音、讀準情感。因此我先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桑娜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體會桑娜當時抱回西蒙兩個孩子那種先是緊張,接著擔心、害怕甚至責備自己,最后是堅定的復雜心情??傊?,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樂讀、愛讀,讀得有成效,使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最終在讀中積累,讀中悟情,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