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悅
【摘要】隨著教育行業(yè)的改革不斷深化,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智能化社會下,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xiàn)出德育效果,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有效提升,深刻領悟到體育運動對于人的意義,是小學教育應當深入探討的議題。本文擬對小學體育傳統(tǒng)教學中德育缺失的問題進行研究,探尋在智能化社會下提升德育效果的方式方法,以期為提高和改進小學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智能化社會;德育效果
在我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一直被教育學界作為小學教育的核心思想,然而在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形勢影響下,體育課程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教師看來,體育課程就是給學生進行一些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然后放任學生在操場上玩耍;而在學生看來,體育課程則是與語、數(shù)、外等課程不一樣的活動課。因此,學生在體育課上所能夠獲得的知識不足,更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品德和習慣,妨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學的具體現(xiàn)狀
1.德育教學內(nèi)容缺失
在小學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所占的課時本時就十分有限,教師除了在初期的幾節(jié)課程上會進行一些理論教學外,多數(shù)時間都選擇帶領學生在操場上進行團體或者個人的體育運動、球類玩耍等項目,基本上很少有教師會開展德育方面的教學。在許多體育教師看來,德育教學屬于班主任負責的事項,而且學校通常也開設有專門的思想品德課程,因而德育事宜與體育課無關。特別是在素質(zhì)教育全面推進之前,許多學校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已經(jīng)在不斷壓縮體育課程的空間,以各種名義將學生留在教室內(nèi)學習語、數(shù)、外等課程,更加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
2.體德教學結(jié)合不足
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都有相應的成績予以評價和考量,而體育課程的考核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基本運動素質(zhì),例如短跑、長跑、跳高、跳遠、擲鉛球等,而對于德育方面的要求幾乎完全缺位,導致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無從進行德育教學。此外,許多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看重體育和德育的教學結(jié)合,即使有些教師根據(jù)教材或者學校的要求進行德育教育,也只是照本宣科地進行德育知識的灌輸,而沒有真正與體育運動進行相互融合,不僅無法得到學生的認同,反而讓許多小學生產(chǎn)生厭惡情緒,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3.學生德育基礎薄弱
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和更新對小學生造成了十分明顯的影響。許多小學生甚至是學前幼兒都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或者手機游戲,不僅荒廢了學業(yè),更是傷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的德育基礎變得愈發(fā)脆弱。一些學生被手機游戲中的暴力行為所誤導,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欺凌弱小、爭強好勝的不良心態(tài)。有些學生則無時無刻不再沉迷于游戲當中,完全無視課堂教學活動,在學習上不思進取。特別是手機新聞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小學生經(jīng)常會接觸到他們的年齡無法認知甚至歪曲認知的內(nèi)容,進而導致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小學體育教學在智能化社會下提升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1.提高體育教師對于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隨著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教學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學教學已經(jīng)不再以文化知識的學習為唯一要務,而是真正地將德、智、體等各方面都納入到教學的目標當中,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體育教師也需要改進和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深刻意義,發(fā)揮好體育教學在教書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需要盡量地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知識,使學生能夠從體育運動中學習和領悟到思想品德的價值和內(nèi)涵。例如,在學生的隊列訓練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服從自己的指令,而要向?qū)W生強調(diào)紀律對于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排隊過程中明白紀律的意義,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再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白體育運動對于每一個人的重要意義,并不是以體育成績?yōu)槲ㄒ坏脑u價標準,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不必要成為體育方面的健將,但應當通過體育運動鍛煉自己的身體和心智,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
2.將智能化技術引入體育教學當中
雖然體育教師轉(zhuǎn)變了體育教學的理念,認識到德育教學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著能夠很好地進行德育教學。由于體育教師在文化和思想教學能力上弱于文化課教師,在言辭表達方面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的弱勢,而將相對枯燥乏味的德育知識傳授給自制力和理解力較差的小學生,顯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智能化社會,雖然網(wǎng)絡、智能手機給學校教育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不可否認的是,智能技術的應用同樣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在學校操場設置藍牙路由器,讓所有小學生都佩戴藍牙運動手環(huán),通過信息連接后教師可以接收學生的信息數(shù)據(jù),然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在運動的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收集的數(shù)據(jù)信息對學生進行指導,告訴學生經(jīng)過體育活動后他們體育機能發(fā)生的變化,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體育運動興趣,并且成功地將身體健康與體育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強化強身健體的認知。再如,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讓小學生進行對比,即手機游戲中的足球比賽與現(xiàn)實課堂上的足球比賽,哪一個更加具有吸引力,從而逐漸將小學生從孤獨的電子游戲中拯救出來,融入到集體活動當中,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集體的意義和運動的價值,避免在無止境的電子游戲中沉淪。智能化社會,小學教育切不可對智能技術畏之如虎,而要充分利用好智能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功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電腦網(wǎng)絡和智能手機,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提升德育教學的效果。
3.以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認知
體育教學不僅僅要進行體育能力的教學指導,更需要對體育精神進行引領和傳承,而這種體育精神通過文字和語言教學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被小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可以嘗試使用多媒體技術,向?qū)W生播放奧運會、亞運會的視頻,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體育健兒為國爭光時的榮耀與自豪,使學生明白體育精神是國家富強和地位提高的重要保證。教師還可以借助PPT演示文稿,向小學生展示一個普通人經(jīng)常進行體育運動和從不進行體育運動后,所發(fā)生的人體變化,讓學生明白體育運動不僅僅是一項競技運動,更是關系到人們身體素質(zhì)的健康發(fā)育,強化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認知。此外,針對小學階段學生對于球類運動充滿興趣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向?qū)W生播放一些球類比賽的精彩場面,并輔以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既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又能領會到球星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進球時的強大意志,將集體主義精神和個人意志培養(yǎng)等德育理念,在不知不覺之中傳輸?shù)綄W生的深層思想里,使學生的品德和素質(zhì)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結(jié)束語
現(xiàn)代體育教學,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肢體或球類技能的訓練,更加蘊含著體育精神與體育意志。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充分發(fā)揮智能化的作用,將德育教學融入到體育教學內(nèi),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運動的興趣,并且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品德意志,使小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得到良好的塑造。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深刻了解和掌握自身課程的形勢,在智能化社會下著力提升體育教學的德育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zhì),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使體育教學獲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陳麗.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7(2):122.
[2]陳定北.淺談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8):174-175.
[3]張志宏.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