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分析高考翻譯中學生常見的錯誤,對錯誤歸類、歸因及提出應對的對策,旨在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關鍵詞】英漢翻譯;母語負遷移;語言邏輯
【作者簡介】李琴(1984.03-),女,漢族,安徽蕪湖人,上師大附中閔行分校,碩士,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上海高考翻譯考察的能力范疇較廣,從考查英文中典型的詞匯用法到英文句型、結構,要求學生將地道的漢語翻譯成地道的英文,對學生的中英文雙語考察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一、常見錯誤歸類
1.無視題目要求,只求完成任務。原文:這個地區(qū)常遭旱災和水災,村民們無奈只能背井離鄉(xiāng)。(subject)
譯文:This area is often attacked by the drought and flood, and villagers have to leave their hometown.
參考譯文:The villagers have no choice but to leave their hometown which is subject to drought and flood.
翻譯需要遵循原句的要求去完成不同語言間語義的最佳匹配。翻譯的要求清楚地寫在指示語里: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即括號里的關鍵詞必須運用在譯句中,不使用是要扣分的。學生譯不出來的深層次原因可能在于不清楚subject當形容詞的用法,be subject to有“易遭受…的”,詞匯的使用清楚后,參考譯文便不在話下了。
2.漢語理解差之毫厘,英文翻譯失之千里。原文:這個標志上寫著“小心地滑”。(read)
譯文: The sign reads “slip carefully”.
表面上,原文和譯文結構對等,reads用得準確,動詞slip被副詞carefully修飾,無語法錯誤,句子譯得無可挑剔。仔細分析一下,譯文slip carefully變成建議游客“小心仔細地滑”而原文是想提醒公眾,“地滑,小心”(Caution! Wet floor)。
3.英文基礎薄弱,詞匯搭配關注不夠。原文:你方便周二下午為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嗎?(convenient)
譯文:Are you convenient to provide help for those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同為 “方便”的意思,中文可以用人做主語,部分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將此負遷移到目標語里,才有上面的譯文。在英文中convenient的基本用法是it be convenient for sb. to do sth.,因此譯文:Is it convenient for you to help these students with their English study?
4.主謂一致與時態(tài),反復強調反復錯。原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交流是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誤解。(occur)
譯文:Misunderstanding often occur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三單是學生在書面表達中易錯點之一,會給批閱的老師留下英文基礎不扎實的印象,稍點一下,學生能立刻意識到錯誤(occur改成occurs)。
原文:不可否認,這次難忘的歐洲之旅讓我接觸到了豐富的美食和多彩的文化。(There)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unforgettable European tour/trip makes me b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food and splendid culture. makes改成enabled / has enabled, 因為這件事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所以時態(tài)上有要求。
二、常見錯誤歸因
1.大意失荊州,規(guī)范答題意識薄弱。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審題的習慣,粗心大意,表面上是馬虎,無關于能力,但如果每道題都因為粗心扣0.5分,累計丟分會比較嚴重,因此,要培養(yǎng)答題的規(guī)范意識和嚴謹?shù)乃季S。
2.漢語水平對英文翻譯的限制。漢語文化的缺失造成的錯譯、誤譯屢見不鮮(佟敏強,2015)。如果源語言里面的信息沒有被理解,更不要提能用貼切自然的目標語把原文翻譯過來。平時的學習中,學生不能只局限于英文的學習,還要關注漢語的學習,關注典型的漢語特征。
3.母語負遷移對英文翻譯的干擾。Ellis(1985: 19)指出,“It is a popular belief that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learner’s first language(L1) ”。漢語中有些語言特征會被帶到英文中來,而英文中的典型語言特點沒有在中翻英的過程中得到體現(xiàn)。如果將學生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致的錯誤分層,可以從語法、詞匯兩個不同的層面來分析問題。語法部分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名詞單復數(shù)(可數(shù)名詞不單獨出現(xiàn));一般現(xiàn)在時三單,時態(tài)。此外,漢語中的詞語搭配直譯成其對應漢語表達時會發(fā)生語義改變,產(chǎn)生語義不一致搭配,需要在翻譯的過程中改變搭配的詞。
三、建議及對策
在學生今后的翻譯答題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重視審題要求,強化答題規(guī)范,培養(yǎng)嚴謹思維和良好習慣。2.加強漢語語義理解,注意中英文內涵對照。對于翻譯中出現(xiàn)的成語、諺語或四字詞語,力爭準確理解漢語。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漢語能力,注意漢語詞匯在語境中的準確理解,另一方面考試過程中,力爭做到漢英句子的核心意義對等。3.培養(yǎng)英語思維,削弱漢語影響。平時學習多留意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要注意詞匯語在特定的語境中的用法,加強英文詞匯在語境中的應用能力。對于地道的句型結構,也要多關注它們表達的場合,以及句子、段落之間的起承轉合。
四、結束語
扎實的中英文基礎是優(yōu)秀翻譯的來源,提高翻譯的水平,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準確理解漢語內涵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夯實英文基礎,在閱讀與聽力中多留意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以備在寫作翻譯中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