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頡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學科,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語文知識和文學素養(yǎng),最后都能夠通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來體現(xiàn)。在小學低段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是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寫作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必要教學手段。如何利用低段教學對學生寫話能力進行提升,是本文簡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低段教學;寫話能力;研究策略
寫話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是學生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主要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完善。在低段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是為了幫助學生打下基礎去面對之后的寫作教學。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在寫話教學當中教會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話習慣。但是現(xiàn)階段寫話教學當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小學生寫話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一)寫話內容限制學生發(fā)揮
小學低段教學中面對的學生群體,其表達欲望都比較強烈,但是對寫話教學卻缺乏興趣,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的題目選取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揮。很多教師在寫話教學過程當中,急于求成,在教學之初忽略了學生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給出的題目脫離現(xiàn)實,比較教條化,缺乏想象力,題目的錯誤選取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在寫話訓練當中,學生難以抒發(fā)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自然失去了表達的欲望,對于寫話訓練難以提起興趣。
(二)學生在寫話過程中“不得其法”
小學低段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在表述內容的時候,經常會結巴,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在寫作的時候,大多都是“流水賬”。這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系統(tǒng)的方法去進行寫話創(chuàng)作,有效方法的缺失,讓學生在表達和書面寫作的時候,顯得比較 “呆滯”。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于方法的講述不夠系統(tǒng),在面對不同的寫話要求時,學生沒有完整的思路去進行分析,導致了學生寫話能力長期難以提升。
(三)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小學低段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寫話訓練中,教師往往是給出題目,讓學生去進行創(chuàng)作或者進行描述,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會進行修正和講解,這種教學法本身沒有錯誤,但是教師忽略的是,這種教學方法不夠系統(tǒng),雖然是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去講解,但是教師卻沒有告知學生一個系統(tǒng)的寫話方法,拿到題目后如何去構思,如何去進行描述,根據何種框架去進行描寫。只是針對學生當堂的問題去進行解決,學生在下一次遇到同類問題時,仍舊手足無措。
二、小學語文低段教學提升學生寫話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進行趣味化的寫話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低段對學生寫話能力進行提升的過程中,教師最常碰到的問題是學生的表達欲望不夠強烈,面對教師給出的話題說不出來,教師給出的作文題目無從下手,這不是因為學生的表達能力差,往往是因為教師給出的內容過于教條化,學生缺乏興趣。小學生天性活潑開朗、好奇心重,容易被趣味化的事物吸引,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在寫話過程當中給出的內容過于教條化,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并且不符合學生的趣味點,學生在寫話過程當中自然很難發(fā)揮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應當多去關注和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調查和總結,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媒介去開展寫話教學,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學生在寫話過程當中,能夠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靈感,充分地提升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一些簡單題目的寫話上,可以將以前《我的媽媽》《我的老師》這種比較教條古板的寫作題目進行更改。學生對一些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或者對一些動畫片的情節(jié)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用這些動畫片或者是童話故事作為題目,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對這些童話故事進行續(xù)寫,或者是對動畫情節(jié)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寫作題目:“同學們都比較熟悉《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故事,小女孩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故事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請你發(fā)揮想象力,對這篇童話故事進行續(xù)寫。”或者,“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比較喜歡看《熊出沒》這個動畫片,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力,用熊大、熊二、光頭強,作為故事主角,編寫一個小故事?!边@樣的寫作題目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能夠得到提升,不管是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還是書面創(chuàng)作,學生的思維都能夠被積極地調動起來,參與其中。良好的興趣激發(fā)會讓學生在教師進行寫話能力培養(yǎng)之初,就保持著高漲的學習熱情,對學生后續(xù)能力的提升和進步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二)聯(lián)系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話情景
寫話情景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進行寫話訓練過程中的教學場景。寫話情景的搭建有助于學生學習靈感的激發(fā),讓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能夠活躍,幫助學生在寫話訓練過程當中有效地創(chuàng)作。在小學低段教學當中,教師的寫話場景搭建要以生活場景為主,這個場景的搭建手段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也可以在課前對教室進行外部環(huán)境的布置,都可以達到情景搭建的效果。優(yōu)秀的情景搭建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寫話過程當中,靈感得到激發(fā),情緒得到渲染,有助于學生的表達和創(chuàng)作。
例如教師在教學教學文章《找春天》過后,想要學生以“找春天”為主題進行寫話創(chuàng)作,那么教師的寫話場景搭建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教師可以在課前對教室進行布置,利用一些具有春天符號特征的物品來對教室進行布置,可以在教室中懸掛一些柳樹枝,在窗臺上貼上一些花朵,黑板上畫一些表達春天到來的圖畫,通過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營造一種春天的氣息,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初就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春天氣息,學生的大腦會變得活躍,聯(lián)想起有關春天的景象,在寫話過程當中的靈感得到激發(fā),能夠提升教學有效性。2.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寫話場景的搭建,多媒體教學中的音頻、視頻播放功能,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一些春天的景象,這些春天的景象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讓學生的感官體驗上升,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讓學生的表達欲望得到提升,學生在寫話過程當中的表現(xiàn)能夠更加活躍。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上述的兩種方法都是通過外部因素的刺激,讓學生的表達欲望上升,強化寫話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引導,來強化學生的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同學們,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的周邊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春天到來的時候,哪些活動是我們經常進行的?”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讓學生進行回憶,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當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寫話表達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善用生活景象,提供寫話平臺
在小學低段教學當中,很多教師仍舊處于教條化的教學模式當中,給出的題目和一些討論話題,都比較脫離現(xiàn)實,這類題目多半會讓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學生年齡小,在生活中的觀察力有限,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教師在進行題目布置的時候,應當選取一些生活中的元素,拋棄一些空洞無意義的題目。利用生活化的元素,學生能夠有話可寫,表達的欲望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并且能夠在寫作當中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師在寫話過程當中可以選取一些比較有意義的題材,比如剛剛過去的十一,教師可以用這個作為寫話題目。在決定寫什么內容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于十一是建國七十周年這件事情感悟不夠,學生可能心中有印象,但是如果以這個為題目,去寫一些比較有深度的內容,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創(chuàng)作困難。教師不妨換個角度,十一是假期,學生一定會出去游玩,教師可以用學生出去游山玩水的經歷為題目,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十一游玩過程中的經歷。從這個題目的選擇,教師可以看出,同一件事,選取的角度不同,學生表達能力會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選取題目的時候,要以學生的角度去觀察生活,生活中的景象用來當作寫話題目的時候,它的角度有很多種選擇,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和認知水平,去進行題目的選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景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話平臺。
(四)階段性講評總結,教會學生寫話方法
很多教師在小學低段教學中,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結巴、表述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在寫作過程當中,容易記“流水賬”,究其原因,學生沒有掌握良好的寫話方法,在面對一些問題和一些寫話題目的時候,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思維,不知該從哪說起,不知該如何下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只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當堂存在的問題,而且要對學生的這些癥結問題進行解決。教師要階段性地對學生的寫話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總結歸納學生在寫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集體性問題,并且進行解決,從源頭上消除這些影響學生能力提升的因素,并且制定一套適合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系統(tǒng)方法,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以筆者的教學經驗為例,在一次題為《中秋佳節(jié)》的寫話訓練中,學生交上來的作品,大多都是流水賬,寫了一天做了什么,但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沒有寫明過程,不像作文,更像是報告。于是在課堂上,我念了一篇范文,然后用學生的寫作內容和范文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差別在哪里,很多學生都似懂非懂。于是我告訴他們:“同學們的中秋行程很豐富,但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只是提了一下,卻不描寫過程,是怕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的小秘密嗎?”同學們哄堂大笑,然后我根據學生們寫話的內容進行了教學,并且告訴學生拿到這種題目該如何進行創(chuàng)作,教會了學生如何構思,如何鋪設文章框架,之后又讓學生以同樣的題目進行創(chuàng)作。在之后的作品中,同學們的寫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這個案例教師應該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寫話能力低下,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教師應當注重方法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寫話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是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學習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和表達欲望,為學生構建寫話情景,提供寫話平臺,教會學生寫話方法,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在教師的教學下循序漸進地得到提升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海霞.淺析小學語文低段教學對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J].考試周刊,2019,(23):64.
[2]劉剛權.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