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 ?要:步入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到新的教學科目,學習更多的教學知識。其中,物理作為初中學習階段重要的教學科目,是學生開始以科學角度觀察世界的開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意識以及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學習方向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妥等問題。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成為教師需要面對的教學任務。重視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加強學生的知識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都可以成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習慣的方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習慣;預習復習;結合實際;質疑提問
習慣是學習成果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收獲更加高效的學習過程,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習習慣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更是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體現。幫助學生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成績,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計劃安排,以及學科興趣的發(fā)展。在本篇文章中,筆者結合當下學生學習需求以及物理教學要求,提出了若干初中物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能夠為閱讀者帶來觀點的共鳴。
一、重視預習、復習
預習和復習都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被學生所省略的學習方法。不同于課堂學習,這兩種學習方法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我約束意識,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額外的明顯的影響。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復習和預習任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并提高學生對于預習和復習的重視。長此以往,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主動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對于物理知識也能夠更加熟悉。
例如,在教授“光的反射”這一部分基礎的光學物理知識時,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可以作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并觀察生活中的光現象。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對重點的教學知識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完成光線反射路線的繪畫。在教學課堂結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復習任務,并鼓勵學生再次閱讀課本,總結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以預習、講解、復習為流程的教學課堂是相對完整的教學課堂,學生在這一過程之中能夠加強對預習和復習任務的重視,并形成相應的意識和習慣,從而在物理學習過程之中更具效率。
二、學習結合實踐
實踐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知識應用過程,同時也是知識學習過程。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實踐與學習相結合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涉及到很多物理實驗,這些實驗操作較為基礎,適合中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因此,教師可以將其做為教學素材應用于教學課堂之中,并以此完成對學生物理實踐能力和物理探究能力的鍛煉,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方法更加符合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講解中,如果教師僅僅通過需要描述以及視頻播放的方式來為學生展開教學內容,那么學生可能很難對抽象的教學知識形成一定的概念并對其進行理解和記憶。這時,學習實踐機會則可以發(fā)揮出一定的教學作用?!捌矫骁R成像”的教學實驗是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驗內容,能夠引導學生完成對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現象的探究。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到物理光學現象,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這樣的教學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主動探索物理理論的學習習慣。
三、隨時質疑提問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體現為教師的講解過程,忽略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自主探討過程。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開發(fā)和提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提出質疑和問題,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模式提供更多可能性,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物理知識,探索物理知識,并感受到物理學習過程的吸引力。
例如,在教授“壓強與浮力”這部分基礎物理教學知識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意識,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更多提問的機會。當講解“連通器”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應用教學輔助工具為學生展示連通器的應用原理以及應用現象,并讓學生在觀察之后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學生可能會提問:“如果將連通器的蓋子蓋上,那么是否會出現同樣的現象呢?”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實驗探究,并對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學生能夠主動發(fā)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主動向教師提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主動性。
總而言之,物理教學在初中階段仍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教學問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仍然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索。在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提升學生對于預習和復習的重視程度,同時通過相應實踐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以及探究能力,并通過鼓勵學生提問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充分發(fā)揮初中階段物理教學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學濤.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
[2]袁莉.新課標條件下,初中物理學習中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應用[J].求知導刊,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