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最為顯著的一個成就是燦爛的古詩詞文化。簡單的幾句古詩詞就能將作者的思想清晰地表達出來。正是基于此,詩詞需要借助歌曲的形式才能有效地表達出來。作者將根據(jù)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以古詩詞的吟唱來開展音樂知識的教學,將初中音樂教學和古詩詞的吟唱實現(xiàn)完美地結(jié)合,這樣來提升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古詩詞吟唱;初中音樂;教學;應用
我國古詩詞文化十分豐富,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很高的影響力,在新時期,初中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并不樂觀,但是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將古詩詞吟唱融入其中,將能有效地促進初中生的藝術水平得到提升,提升初中生對傳統(tǒng)文化理解和掌握能力。
一、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將古詩詞吟唱融入其中的意義中
從當前整體教育情況來說,在青少年學習過程中古詩詞吟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初中時期就需要對美育教育更加重視。初中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體系中,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基本上還停留在背誦默寫的階段,這樣就使得古詩詞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學生沒法有效地領悟,將不利于對學生審美觀的培養(yǎng)。如果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將古詩詞融入其中,學生就對這種新型的古詩詞學習方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就能避免死記硬背,學生就能實現(xiàn)哼著小曲有效將古詩詞背誦下來的學習效果。這兩種的集合,將能使得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放松心情,緩解學習中的壓力。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將古詩詞的演唱融入其中,將有效地鍛煉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杜絕學習古詩詞只是為了會背。從音樂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還能強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所以,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將古詩詞吟唱加入其中顯得很有必要,兩者的有效結(jié)合將極大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二、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古詩詞吟唱的應用研究
(一)音樂課程教學中強化對古詩詞的理解
在演唱詩詞歌曲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內(nèi)容有個基本的了解,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在歌曲演唱的時候,學生將很容易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在對不同的詩句進行演唱的時候?qū)a(chǎn)生不同的情感變化。
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主要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古人的不舍之情。在具體教學中,老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之前,老師可以將歌曲《送別》《友誼地久天長》等向?qū)W生進行播放,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朋友別離的景象,讓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接著老師要選準時機將學習內(nèi)容導入到課程教學中,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朗誦動畫向?qū)W生進行播放,有條件的話將VR技術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朋友離別的感覺,這樣學生就能通過自身情感的感受來理解古詩詞的具體含義。最終實現(xiàn)學生對古詩詞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音樂課程教學中的古詩詞演唱教學分析
對于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來說,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掌握基礎性的音樂技能。在演唱教學過程中,將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可以適當?shù)丶尤胝n程教學中。從古代詩歌的表現(xiàn)形式來說,古詩詞和戲曲唱腔就能實現(xiàn)很好地融合。在演唱古詩詞的時候,需要學生做到字正腔圓,在對氣息良好把握的同時將戲曲唱法融入其中,這樣能實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的同時,完善初中生對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初中生在對古詩詞優(yōu)美詩句充分體會的同時,將對古詩詞長久不衰的真正意義有更好的體會。在演唱的時候老師要多給學生鼓勵,激發(fā)學生認真學習古詩詞和音樂知識的動力。
在具體演唱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輔助學生開展發(fā)聲練習。有的老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對于發(fā)聲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往往就省略掉,這種教學方法是不對的。發(fā)聲練習主要是讓學生在演唱之前嗓子做好準備,這樣就能在具體演唱的時候,不論是低音還是高音將不會對初中生的嗓子造成傷害。初中生因為在生理期上正處于變聲期,在具體演唱將遇到很多問題,尤其是保護嗓子顯得十分重要。對于,初中音樂老師對于學生的變聲情況要仔細留意。在歌唱教學中,老師使用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模式,學生跟著老師一句一句地唱。但是從教學效果上來說,將是實現(xiàn)學生快速提升學習效果的方法。但也要看到,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將對學生長久提升音樂學習能力缺乏幫助。所以,在初中時期要培養(yǎng)學生識譜能力和演奏簡譜的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jié)語
古詩詞吟唱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將從最初的演唱學習時期到實際演唱這一過程中,將在提升音樂學習能力的同時有效地理解古詩詞的具體含義,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更好地推動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忠華,孫嘉萍.古詩詞吟唱在中小學音樂課堂
教學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8):253-254+256.
[2]楊惠喬.古詩詞歌曲在演唱訓練中的應用價值——以黃自
《花非花》古詩詞歌曲為例[J].當代音樂,2017(3):83-85.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經(jīng)典詠流傳”在農(nóng)村中學音樂教育中應用研究》(主持人:李智然,課題編號:201811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徐萌(1989-),中學二級教師,河北省大城縣南趙扶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