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在社會高速發(fā)展和信息化的今天,教育界尤其是在中小學方面的相關課程教育也提上了日程。在信息技術帶動了農村的遠程教育工作推進的過程中,農村的中小學在各種上課當中需要的設備和條件等也逐漸得到改善。讓大家以往感覺十分高深的信息技術課程也能像一門平常的課程一樣在學校的學習課程中涉及到。人們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逐漸無法離開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這位農村的信息技術培養(yǎng)帶來了很好的時機和條件,對于如何才能將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教育好,老師們需要好好思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信息技術
如今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看到信息技術的痕跡,信息技術在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jīng)在各個領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式由于這樣,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已成為衡量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標準之一。國家高度重視這一領域的教育,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從小學就已經(jīng)設立了有關信息技術的教育學科。但是由于地域差異,農村兒童和城市兒童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的質量差異很大。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
1.重視不夠,課程沒有充分開展
在一些偏遠的不發(fā)達地區(qū),領導者沒有充分注意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只強調學科教學?;蛘哌^于強調和依賴于硬件構建,而忽略軟件構建。軟件的發(fā)展和迭代速度是要相對于硬件比較快的,學校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這點,同時再加上自身不具備現(xiàn)代的教育的理念,農村教育基本上仍處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
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開設和支持并沒有下很大的力度,這在某些意義上是對于信息技術教育的阻力,從而影響著信息技術在農村當中的教育情況。
2.資金支持不足,校園設施跟不上,硬件設施落后
開展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很多的費用來作為支持,因此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科開展要依賴于很高的消耗作為基礎。資金短缺導致軟硬件建設滯后。但是要大力普及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就必須擁有成套設備。因此在農村中小學發(fā)展好信息技術的學科教學的資金問題一直是一大難題。
3.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師不夠,信息技術教育的水平不高
在農村,有些學校沒有從計算機相關的學科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因此很多的老師在自身已經(jīng)滿負荷的情況下強行從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導致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不能滿足要求。其中另外一些學校則是將計算機專業(yè)的老師安排去了其他課程進行授課,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自習課??梢娦畔⒓夹g課程仍然在農村和一些偏遠地區(qū)得不到普及。即使一些學校配備了相應的設備,他們也經(jīng)常教授學生簡單的計算機技能,并且仍然處于利用計算機知識作為信息技術課程主要內容的階段,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用信息技術整合學科教學就更加難上加難。
二、農村進行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策略
1.教學計劃的制定多樣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中小學生具有活躍,富有想象力和對事物好奇等的特點。老師需要按照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第一時間對信息學科的教學策略的計劃進行設計和調整,以多樣靈活為基本原則,最大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你能把自己的名字寫進電腦嗎?”“你能讓你的電腦為我們唱一首美妙的歌嗎?”“你能讓計算機畫畫嗎?”使用一系列貼近學生心理特點的問題來抓住學生的心靈并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此外,老師可以使用“示例”而不是靠講解來讓學生聽美妙的音樂和看“畫圖工具”的繪畫,Word設計的海報,用Flash制作的精美動畫……用這些生動生動的例子來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根據(jù)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可以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學計劃,使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加多樣化和創(chuàng)新化,讓學生可以持續(xù)保持新鮮感從而在學習上更加高效。
2.注重應用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在農村小學,小學生通常在感情上相對保守,不善于用語言表達情感。這對于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順利進行產(chǎn)生阻礙作用。所以平時上課時老師要經(jīng)常與學生交流。例如,在制作Power Point多媒體幻燈片時,四年級學生正在上語文課程“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因此,在上信息技術課時,我引導學生將書本中的人物制作到他們的幻燈片中。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可以與自身的知識進行緊密結合,但在此過程中需要更多時間。通過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點,而且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學生也開始主動與老師討論學習和生活的問題。倘若希望讓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就應當讓孩子可以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當中進行學習,收獲知識。
3.建立和完善信息技術教學評估方法
我們怎么樣評估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效果更為合理是一個關鍵問題。對于理論知識,使用書面測試進行評估;對于知識的實際操作,采用實際操作方法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良好的競爭意識。此外,對于一些具有信息技術優(yōu)勢天賦的學生,他們還可以開展信息技術課外小組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加比賽,如打字比賽,網(wǎng)頁制作,計算機動畫和計算機圖形。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考核和評測來說,最好是用網(wǎng)絡作答的模式,來全方位進行評估。
三、結束語
想要讓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小學的教育順利開展進行,需要在充分分析當?shù)厍闆r的前提下,針對其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計劃制定,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春娟.農村中小學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J].考試周刊,2016(81):121.
[2]唐紹良.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探討:電教工作者的思考[J].教育界,2014(4):17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