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 要:語文學科作為小學生最為熟悉以及接受能力最強的學科之一,有著其固有的教學環(huán)境等條件優(yōu)勢。然而,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卻提醒著各語文教師和相關學科教育研究者們: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質量并不是基礎學科教育最高的,諸多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表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力度還不夠,需要教師們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其改革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一直在優(yōu)化,但是,目前的改革途徑不是都能與不同地區(qū)的小學生語文學習狀態(tài)和途徑相適合,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更不能依賴一種或單純的幾種教學改革途徑。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也應順應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潮流,不斷地更新和優(yōu)化,才能為更多的小學生學好語文,收獲語文學習的快樂體驗為做出充分的保障。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途徑。
1.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較少,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很多學生對教師存在依賴心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如在《換一換》課文學習中,課程基本內容是以“娃娃、桂花和掛”相比較等教會學生通過對“部首”、“偏旁”的換一換而掌握不同的字和詞語。不同的語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不同:死記硬背視為水平最低的教學;幫助學生分析字與字、詞語與詞語的不同而后進行積累為大多數教師采取的方法;而有的教師在此基礎上,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引入思維導圖,結合相類似的字詞,以相同和不同點分別作為思維導圖中的節(jié)點,引導學生以全新的方式去學習和思考,不僅充分發(fā)揮了思維導圖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作用,還能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和模式,讓學生耳目一新,跳出傳出教學的不良現(xiàn)象,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的力量,帶來新的色彩,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活躍和積極!
2.靈活課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性
眾多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課題數據結果表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必然聯(lián)系,但是在相同或類似的教學模式運行下,學生學習主動性則成為了影響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以靈活課堂教學方式為跳板,不拘泥于一種或幾種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及時抓住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采取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課堂形式,讓語文課堂變得富有生機,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期待。更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他們對自主學習的理解和重視,幫助學生克服自身局限性和外界困難,由嘗試到完全可以自主學習慢慢轉變,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創(chuàng)新和探究特色明顯,如在學習《狐貍分奶酪》時,小學生學習想象力豐富,容易把自己帶入進文本情境,將自己比作狐貍,然后結合自己想法,找出不同的方法更加公平地分奶酪,回來匯報給家長和老師,讓奶酪分得更公平,同時對小熊之間要珍愛友誼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樣,小學生自主學習效果遠比教師帶領他們讀懂課本知識更好,在獲得教師的表揚和肯定后,學生會有更大的動力對新的課文進行自主學習,以獲取心理上更大的滿足,隨著時間的積累,自主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重要學習習慣,學習就會成為他們意識里“自己的事情”,為將來更高水平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打下基礎。
3.打破課堂限制,課內外教學有機統(tǒng)一
語文學科的知識學習絕大部分是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與其生活經驗相密切聯(lián)系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這些課文的時候,必須注重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外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幫助學生看到課堂知識學習與生活經歷的重要關系,提高其對語文學習應用或實踐的認識和重視。另外,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想要保證教學效果的維持,學生知識學習的課外延伸,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實現(xiàn)課內外教學的有機統(tǒng)一。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以課本內容為基礎,以“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辦法?”激發(fā)學生自由地聯(lián)系生活中對植物的觀察,提出更多創(chuàng)新的疑問,這樣不同的學生由于觀察角度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嗎,會提出如“有沒有不去旅行的植物?”“月季花有香味也是為了讓孩子物旅行嗎?”等更多、更新穎的問題。學生的疑問天馬行空,有的問題答案或許還不能理解,但是語文教學還承擔著對學生品質和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在提出疑問和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是基礎,而結合課內外綜合教學,對學生質疑、思考等能力的提高則是語文教學效果的升華。
綜上,小學語文教學“難中有易,易中見難”,傳統(tǒng)教學和創(chuàng)新教學有著各自的優(yōu)缺點,小學語文教師要保持冷靜頭腦,謹慎選擇和實施教學改革途徑,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長遠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的進步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藝淑.談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8):355-357.
[2]費官印.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策略探索[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