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煒
摘要: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大師,他的教育理念始終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敖虒W做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 ?學生自治 ?平民教育 ?民主教育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對我國教育的現(xiàn)代化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不僅創(chuàng)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敖虒W做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學習,感受頗多,現(xiàn)總結心得如下:
一、教學做合一,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敖虒W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二、平民教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最好的寫照。他關注平民,關注鄉(xiāng)村,關注勞苦大眾,一個中心問題就是如何使教育普及,這在當下中國教育改革中是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為著什么人教育是問題,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這是任何研究教育問題的人不能不首先研究和不能不首先解決的問題。
幾年來,陶行知以主要精力實踐它。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為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眾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眾教育,為生活的教育?!薄耙肫占敖逃?,就必須使平民教育下鄉(xiāng)。開展鄉(xiāng)村教育絕非易事,它需要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為之奮斗?!?“要排除各種困難,籌措100萬資金,征集100萬位同志,提倡100萬所學校,改造100萬個鄉(xiāng)村。”1923年6月,陶行知與同是從美國學成歸國,倡導平民教育的晏陽初以及其他一些人在上海組織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陶行知親自編寫《平民千字課》的教材來代替《三字經》、《百家姓》等舊式識字課本,因為此時他認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會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方法”,平民教育“可以推定國家命運”,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chuàng)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在南京、安慶、北京、南昌等地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足跡,他在那里創(chuàng)辦平民讀書處和平民夜校。陶行知還把教育的對象擴大到貧困的農村,他鼓勵暑期留校的同學們每晚教鄰近的平民識字,把文化知識普及給勞苦大眾。其實,這普及大眾教育是陶行知畢生為之奮斗的目標。
三、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把林肯總統(tǒng)的話引伸到教育方面來說: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教育。說得通俗些: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辦的教育,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辦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發(fā)展的前期階段,也就是從1917年到1935年,他提倡平民教育、鄉(xiāng)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運動,其思想基本上是屬于“教育救國”論范疇的。其民主教育思想最早產生于抗日戰(zhàn)爭中期:為了配合全面抗戰(zhàn)的戰(zhàn)時教育,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幫助下,通過對國內特別是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qū)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的分析和思考,陶行知確信,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指出的道路是實現(xiàn)中國民主的正確道路,中國的教育只有實施民主教育,才能真正實現(xiàn)生活教育的目標。
抗戰(zhàn)勝利后,面對國民黨愈演愈烈的專制統(tǒng)治,陶行知挺身而出,投入到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zhàn)、爭和平的偉大斗爭中。他堅決反對不講民主的教育,堅決反對法西斯專制主義的教育。教育的民主,要求我們的教師到學生中去,跟學生交朋友。陶先生說“我們最注重師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我們深信這種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與人的隔閡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43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越來越鮮明,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更希望得到尊重、理解,特別是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我們的老師還是以長者的身份堅定不移地站在高高的講臺上,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勢面對學生,我想,師生之間的距離,只有越來越遠。其實這樣做,我們的初衷不外乎就是想樹立自己的威信罷了,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讓我學會了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以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做學生的朋友。結合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思想問題和矛盾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真是這種生活實踐讓學生懂得了“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p>
正如陶行知所說“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yǎng)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睈圩屛易哌M了學生心理,以愛塑造教師人格的靈魂,努力踐行陶行知“愛滿天下,樂育英才”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