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摘要:基礎樂理中調性分析是難點,學生學習困難。學會調性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從民族調式和大小調式兩大類來闡述,并提出兩類調式分析的具體方法和區(qū)別。
關鍵詞:調性;分析;比較;民族調式;大小調式
樂理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理論。它是一門學習一切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課程?;A樂理的內容豐富,知識點繁雜,不少學習者覺得難以掌握,尤其是調性分析內容綜合性、強涉及內容廣泛,是基礎樂理的一個難點,被許多學生視為“攔路虎”,難以逾越。因此如何學會學好調式、調性分析等不僅是學生關心的問題,也是教師經(jīng)常研究的內容。
一、大小調式體系
大小調式體系包括自然大調式、自然小調式以及由這兩種調式相互滲透所形成的各種調式。大調式有三種形式,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是自然大調式,另外還有和聲大調式和旋律大調式。小調式也有三種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自然小調式,另外兩種是和聲小調式和旋律小調式。
分析這類調性的方法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一)找主音,列音階
一般來說歌曲或器樂曲都是以主音作為結束音,以增強穩(wěn)定的結束感。主音擬定以后,從主音由低向高依次排列起來,結合各種大小調式的音階結構特點分析,就能得出相對應的調式調性。如在排列中發(fā)現(xiàn)第六、第七級音同時升高半音,即是旋律小調式,同時降低半音就是旋律大調式,只有第七級音升高就是和聲小調式,只有第六級音降低半音就是和聲大調式等。這種方法僅限于結束音是主音的情況下使用,有個別分析調性的題目選取內容,結束音并不是主音,應該采用其他方法分析。
(二)看調號,唱旋律
這種方法有兩種方式定調號,一種是看已經(jīng)以調號形式出現(xiàn)的升號或降號數(shù)量來定,另一種是以臨時記號形式出現(xiàn),需要學習者來排列分析出調號。然后根據(jù)調號,按首調唱名法對旋律進行視唱,在唱的同時分析調式音階特點,找出與之相符合的調式,結合主音音名便可以得出此曲的調性。
(三)找主和弦,定主音
大小調式樂曲一般開頭和結尾強調主和弦,結尾和弦的根音一般情況下就是調式的主音。主音確定后,根據(jù)調號可以判斷出是大調或是小調。
(四)找特殊音程定調式
在大小調式中,由于和聲大調降低第六級,和聲小調升高第七級音,由此產(chǎn)生出四個特殊音程,分別是增二度、減七度、增五度、減四度,便可以根據(jù)它們的出現(xiàn)作為和聲大小調式的依據(jù),同時排除其他大小調式。
二、中國民族調式體系
常用的民族調式體系中,主要是五聲調式和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發(fā)展的七聲調式兩大類。
五聲調式的調性的分析方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調唱名分析法。根據(jù)調號,用首調唱名法視唱樂譜,如果不出現(xiàn)任何一個偏音,只出現(xiàn)do、re、mi、sol、la五個唱名,則可確定它屬于五聲調式。然后結合調式主音的音名,便得出此五聲調式的具體調性。
(二)大三度尋宮法。五聲調式如果五個音完整出現(xiàn),必然會有一個大三度,這個大三度就是宮角構成,再根據(jù)宮音確定主音的名稱,便可推算出此曲調性。
(三)五度排列法。五聲調式是五個按純五度關系排列的音構成的調式。當宮商角徵羽五個音按五度關系排列時,第一個一定是宮音。進而再確定主音,判斷調性。
(四)三音列分析法。在五聲調式中,每個調式音階都是由兩個三音列組成,由此分析音階中的三音列的類型確定調性。
三、大小調式體系與中國民族七聲調式體系的區(qū)別
兩者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旋律風格不同。首先,中國民族七聲調式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調式,以五個正音為主要音級,兩個偏音在旋律中一般處于次要地位。大小調式的七個音,在旋律中地位是平等的,沒有正音、偏音之分。其次,在旋律進行上,中國民族七聲調式常以五個正音所構成的三種三音列及其變形為基礎。在大小調式體系中,由于它的旋律進行是以不穩(wěn)定音二度傾向于穩(wěn)定音為基礎的,因此,旋律以音階式級進為重要特征。再次,中國民族調式體系的旋律中,常使用純四度與大二度結合的分解和弦式的進行。在大小調式的旋律進行中,常使用三度疊置的三和弦與七和弦的分解和弦式進行。
此外,分析我國民族調式與大小調式時,可根據(jù)旋律形態(tài)、旋律結構等方面判斷。 如我國民族調式以五個正音為主要寫作素材,偏音才出現(xiàn)較少。而西洋大小調式是以主三和弦的分解為主要旋律進行的,并且旋律音階性強。
由以上調式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可見,其過程涉及內容廣泛而復雜,但無論是作為職業(yè)學習音樂,還是作為業(yè)余愛好學習音樂,都必須學好基礎樂理。如果基礎樂理沒有學好將會給任何形式的演唱、演奏等專業(yè)的學習帶來問題和困難,也會給視唱、練耳、和聲、曲式等課程的學習帶來影響,阻礙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難以學深學好。
參考文獻:
[1]郭瑛著.基本樂理教程[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5.
[2]施詠著.樂理與文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