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麗 黃春燕
活躍的課堂氣氛,對于激發(fā)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等都大有益處,也可以減少教師教學執(zhí)行的難度,緩解課堂教學壓力。
在現實中的中職語文課堂上,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課堂學習場景:教師在臺上講的“唾沫橫飛”,學生在臺下有的發(fā)呆,有的伏桌睡覺,有的甚至在玩手機,聽課的學生寥寥無幾。
現階段,中職學生還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所謂“差生”,雖然在進入中職學校前,學習語文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基礎相對薄弱,并且很多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后,對學習仍然是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消極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作為語文教師,更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以新的教學手段,加強課堂溝通互動,共同解決學習難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但是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舉足輕重,教師對課堂氣氛的調控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筆者在總結平時的教學工作,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技巧來活躍中職語文課堂氣氛。
中職新生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后,對學習仍然是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甚至到了厭學的地步。筆者在給新生上第一次課時,時常遇到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形:汽修班的學生質疑學習語文的意義,烹飪班的學生疑惑烹飪不是只要學烹調嗎,為何還要學習語數英等文化知識?學生對職業(yè)教育的認識不深,對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失去興趣,認為到了中職學校,就逃離了苦惱的考試。要改善這樣的情況,重拾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及熱情,上好第一次語文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精心收集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語文知識,給他們上了《趣味語文》《神奇的漢字》《趣味成語》《經典廣告語賞析》等課程。特別是在上趣味廣告欣賞時,結合了學生的本專業(yè),讓學生感受到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以此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語文學習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有技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1 重視課堂的導入。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彩巧妙的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使他們對接下來的課程產生期待。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堂的導入技巧??梢酝ㄟ^情境導入、懸念導入、展示導入、問題導入等導入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學生從上課開始就能進入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
3.2 適當引入競賽活動。為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活躍課堂,筆者試著把課本上的語文基礎知識等設置為競賽活動,競賽有獎勵有懲罰,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既活躍了課堂,又掌握了語文知識。比如,分小組組成語接龍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能接上的小組積1分,答不上來的小組倒扣1分,最后以積分的多少定獎懲。這樣的競賽活動增加了學生的成語積累,令原本昏昏欲睡的同學頓時精神抖擻。
3.3 改革上課模式。當今的信息化教學發(fā)展迅猛,使得語文教學進行了課堂大革命。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把圖、文、音、視、動畫等多媒體形式進行合理運用。多媒體融聲音、圖像、色彩于一體,可讓學生得到生動形象的感受,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學會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直觀、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學習語文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采用目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問題探究法、項目教學法、現場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實現師生間的互動,達到活躍課堂的效果。因為從心理角度來說,即使是性格內向的人,也有展示自己、得到賞識的欲望。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起自信心,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課堂上愿意展現自我了,潛能才能被充分挖掘。為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筆者課堂上常常穿插一些趣味活動,如課前探討新聞熱點、成語接龍等,甚至帶領學生分組在校園里進行有關實踐活動課。豐富的教學法將學生的情緒和學習興趣有效帶動和提高。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上課開始時,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情緒調動工作,使他們在課堂的起始階段就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是評價一節(jié)課的重要指標,只有讓教師用激情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才能保證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相反,如果教師情緒低迷、狀態(tài)不好,起到的都是負面影響,容易使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如果學生動不起來,一堂課就會死氣沉沉,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把控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負面情緒帶進課堂,而是要傳遞積極的情緒,傳遞正能量,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反之,學生學習熱情就要受到壓制。教師對學生有期望,并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學生受到鼓舞,從而給教師以積極的反饋。特別是中職學生,他們在初中階段被定義成所謂的“差生”,更渴望受到關注關愛,有時甚至超過對知識的追求。學生得到教師的愛,自然會回饋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上課,當然才會得到學生的配合。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活躍的重要條件。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平等的受教機會,讓學生在教師愛的雨露滋潤下,茁壯成長,蓬勃發(fā)展。
一節(jié)好的課堂必定要在活躍、融洽的氛圍中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钴S的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用心準備和出色的調控能力。只有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去學,教學才能是有效果的。
(作者單位:廣西梧州農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