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下+NP的用法研究

      2019-11-15 01:05:45林曉媚廣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
      長江叢刊 2019年33期
      關(guān)鍵詞:語義上引申義義項

      ■林曉媚/廣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

      一、前言

      做為以漢語為母語的我們來說,對“上/下+NP”的用法可謂了如指掌,但是當(dāng)別人問我們一些問題時,我們卻無法解釋清楚它的用法,為什么“上廁所”可以說,而“下廁所”不可以說?為什么“上書店”可以說,“下書店”卻不能說?為什么“下廚房”可以說而“上廚房”卻不能說?學(xué)習(xí)一個詞只有掌握了它的所有用法才能算是真的掌握,因此本文將討論“上/下”這一對方位詞的用法,讓人們更了解它。

      “上/下+N”這個結(jié)構(gòu)在句子中可以充當(dāng)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等,其句法功能具有多樣性、不定性。

      N可以由字、詞、句子來充當(dāng),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雙音節(jié)詞充當(dāng)賓語時,上/下語義的不對稱問題和NP對上/下的選擇問題。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上/下是對舉的,是一對反義詞,例如在“上山下鄉(xiāng)”、“上刀山下油鍋”、“上天堂下地獄”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有“上”出現(xiàn)的地方“下”也會出現(xiàn),而且“上/下”組成的動賓結(jié)構(gòu)中的賓語一般也比較對稱,“上+N”與“下+N”在對舉中主要是利用相同語義指向的詞來加強話語的力度和深刻性,這類詞凝固程度很高,結(jié)構(gòu)上不能隨意刪減,形成類似于熟語的結(jié)構(gòu),在漢語中這類詞比較少,實際的運用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上/下+N”不對稱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即名詞只能和“上”或者“下”中的一個組合,例如:“上廚房”、“上廁所”我們就不能把這里的“上”換成“下”;“下功夫”、“下九泉”里的“下”就不能替換成“上”;當(dāng)然也存在“上”“下”對舉的情況。總的來說會存在三種情況:(1)形式對稱,語義對稱;(2)形式對稱,語義的不完全對稱;(3)形式不對稱,語義也不對稱。造成“上/下”在具體用法上存在不平衡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二:(1)“上/下”本身語義的不對稱;(2)“上/下”所帶的賓語的限制。

      二、習(xí)得和認(rèn)知視角下的“上/下”語義不對稱

      首要來討論一下“上/下”語義不對稱的問題。主要從習(xí)得和認(rèn)知兩個角度進行討論。

      “上/下”都是指事字,在《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匯》中屬于基礎(chǔ)詞匯,是兒童較早習(xí)得的方位詞。然而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兒童對這組詞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兒童首先習(xí)得“上”然后才掌握“下”,實驗還表明兩者的使用頻率也不一樣,“上”使用的頻率是“下”的5.5倍。研究者對此做出的解釋是:“上”這一基本概念的典型意義反映的是被觀察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直接的接觸關(guān)系,而“下”反映的是被觀察物和參照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彼此呈現(xiàn)離析狀態(tài)。在成年人的使用中也呈現(xiàn)頻率上的不對稱問題。北京語言學(xué)院語言教學(xué)研究所編寫的《漢語詞匯的統(tǒng)計與分析》和《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的統(tǒng)計表明:“上”的使用頻率高于“下”,作為動詞時也是如此。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漢語中,英語也是如此,《英國國家語料庫》統(tǒng)計up/on/above的詞頻均高于down/under/below。

      2000年版的《新華字典》里對“上”有11種解釋:①位置在高處的,跟“下”相反(引:1.次序在前的;2.等級高的;3.質(zhì)量高的,好的);②由低處到高處(引:1.去、到;2.向前進;3.進呈);③增加(1.添補;2.安裝;3.涂上;4.登載,記上);④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某項活動;⑤擰緊發(fā)條;⑥放在名詞后(1.表示在中間;2.表示方面;3.表示在某一物體的表面;4.表示在某一事物的范圍內(nèi));⑦在動詞后,表示完成;⑧在動詞后(1.跟“來”、“去”連用,表示趨向;2.表示要求達到的目標(biāo)或者已達到的目標(biāo)); ⑨達到一定程度或數(shù)量;⑩舊時樂譜記音符號的一個,相當(dāng)于簡譜的“1”;?(又 shǎng)上聲,漢語四聲之一。普通話上聲的調(diào)子是拐彎的,先降低再升高。

      “下”有12種解釋:①位置在低處的,跟“上”相反(引:1.次序靠后的;2.級別低的;3.質(zhì)量低的);②由高處到低處(引:1.進去;2.離開;3.往……去:4.投送,頒布;5.向下面;6.降落);③方面,方位;④減除(1.卸掉;2.除去);⑤用;⑥攻克,攻陷;⑦退讓;⑧用在名詞后(1.表示在里面;2.表示當(dāng)某個時節(jié));⑨用在動詞后(1.表示關(guān)系;2.表示完成或結(jié)果;3.跟“來”、“去”連用表示趨勢或繼續(xù));⑩(-子、—兒)量詞,指動作的次數(shù);?(動物)生產(chǎn);?少于某數(shù)。

      從詞典里給出的釋義我們可以知道:“上/下”的義項并不都是對的,但是在“上”的①和“下”的①這個義項上完全對立,不管是其本意表現(xiàn)位置還是其引申義都互相對立,詞典也明確指出,例如“上半年”-“下半年”,“上等貨”-“下等貨”;“上”的②和“下”的②在本意上表現(xiàn)的是位置上的變化,兩個字是對立的,例如“上山”-“下山”,“上樓”-“下樓”,但是在引申義上則出現(xiàn)分歧:“上”的引申義有3個,“下”的引申義有6個,這兩者之間存在意義不對稱的現(xiàn)象(下文中將進行更詳細(xì)的論述);“上”的③和“下”的④意義存在相反的關(guān)系,例如:“上火”-“下火”,當(dāng)然現(xiàn)在使用“降火”的頻率更高一些但是“下火”的用法也是存在的,在這個義項下也存在兩者意義不對稱的情況,例如:“上顏色”-“*下顏色”,“上螺絲”-“*下螺絲”,“下功夫”-“* 上功夫”,這樣的情況下文都會進行更詳細(xì)的論述??偟膩碚f:除了“上”的①義項和“下”的①義項形式對稱,語義對稱之外,“上”的②③義項和“下”的②④義項則是形式對稱,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其他的義項則是形式不對稱,語義也不對稱。

      “上/下”體現(xiàn)其義項由具體到抽象的這樣一個過程。“上”由最初的空間義(①②)引申到時間義(④),同時空間義(①②)還可以引申成增添義(③的一部分)再引申成附加義(③的其他部分和⑤)?!跋隆眲t有:空間義、時間義、傳達義、刪除義、使用義?!跋隆钡目臻g義(①的本義)首先引申成時間義(①的引申義和②的引申義2),空間義(①)還可以引申成轉(zhuǎn)移義(②的引申義3、5、6和④),轉(zhuǎn)移義再引申成傳達義(②的引申義4),傳達義再引申成采用義(⑤)。

      “上/下”的不對稱還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考察:1.垂直空間、尊卑關(guān)系、水平空間、時間次序、數(shù)量、分合關(guān)系等;2.從認(rèn)知視角、社會文化因素、語法結(jié)構(gòu)、事物屬性等四個方面來分析“上”“下”隱喻映射中的不對稱現(xiàn)象;3.著眼于“上/下”后所帶的名詞性賓語,名詞性賓語自身的功能屬性也會影響到詞語的搭配,名詞性賓語可以分為:施事賓語、受事賓語、對象賓語、數(shù)量賓語、處所賓語,動詞和名詞是相互選擇的,不僅動詞可以選擇它后面的名詞,名詞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動詞,例如“上餐館”-“*上河流”。

      三、語義視角下的“上/下”不對稱

      下面將主要討論“上/下”作為動詞的詞性,從“上/下+NP”中“NP”的語義入手來進行分析。

      “上/下+NP”是述賓式,正如前面我們所說的“NP”可以選擇前面所帶的動詞。首先對”NP”進行歸類,可以歸并成兩大類: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具體名詞又可以細(xì)分為:表現(xiàn)具體地點、處所的名詞,物質(zhì)名詞,數(shù)量名詞或短語。表現(xiàn)具體地點、處所的名詞又可以根據(jù)不同的位置進行劃分:高-低、南-北、內(nèi)-外。抽象名詞也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劃分: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和一般的抽象名詞。由具體位置抽象出的名詞可以分為三類:高級-低級、發(fā)達-落后、形式相同卻具有“言外之意”。

      (一)上/下+具體名詞

      1、上/下+具體的處所、地點名詞

      (1)上/下+具體的處所、地點名詞+高/低。在高低位置變化上,“上”表示由低處向高處轉(zhuǎn)移而“下”表示由高處向低處轉(zhuǎn)移,兩者是形式對稱、語義也對稱的。例如:“上臺階”-“下臺階”。

      (2)上/下+具體的處所、地點名詞+南/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以長江為界劃分,“上北下南”,中國地理也是“北高南低”,在認(rèn)知里“北”是上位,“南”是下位這是約定俗成的,所以在“上/下”與地名組合時一般都遵循這樣的模式,“上北京”-“下廣州”,這是形式對稱但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照理說“上北京”對應(yīng)的應(yīng)該是“下北京”但是這與我們說的“北上南下,長江為界”就有點出入了,“下北京”這個說法只存在于從比北京地理緯度更高的地方前往北京,才有這個說法,而且我們聽起來也很別扭,更多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從哈爾濱去北京,他/她更多選擇用的動詞是“去”而不是“下”。所以在平常的使用時一般會配套使用:“北上”或者“南下”,有很明確的方向指向。

      (3)上/下+具體的處所、地點名詞+內(nèi)/外?!吧稀北硎緩膬?nèi)往外移動,“下”表示從外向內(nèi)移動。兩者存在兩種情況:第一,形式不對稱,語義也不對稱。例如:“上廁所”-“*下廁所”,以前廁所設(shè)置在屋子外面,所以以家為坐標(biāo)的起點作為內(nèi)部,以廁所為終點作為外部,去廁所體現(xiàn)了由內(nèi)到外的過程?!跋聫N房”-“*上廚房”,廚房是設(shè)置在家里邊,以家為坐標(biāo)的起點作為外部,廚房為終點作為內(nèi)部,體現(xiàn)了由外到內(nèi)的過程;第二,形式對稱,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例如:“上館子”-“下館子”,“上館子”突出的是從家出發(fā)到館子,強調(diào)的是家(出發(fā)點),“下館子”突出的是從外面進入到館子,強調(diào)的是館子(終點)。

      2、上/下+物質(zhì)名詞

      顏色、顏料、藥水類名詞多是和“上”進行組合,因為這類東西都有一個涂、抹的用途,這與“上”的“涂上”義項可以組合,所以選擇了“上”而“下”沒有此義項,則不能和此搭配。例如:“上油漆”-“*下油漆”、“上顏色”-“*下顏色”。

      3、上/下+數(shù)量名詞或短語

      “上”:達到一定程度或數(shù)量;“下”少于某數(shù),一般與否定副詞“不”連用。兩者形式不對稱,語義也不對稱。例如“上百萬”指達到百萬這個數(shù),最高限度是百萬;“不下百萬”指的是不少于百萬,即最低限度是百萬。

      (二)上/下+抽象名詞

      1、上/下+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

      (1)上/下+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高級/低級。由“上”“下”的本意“位置的高低”引申出來的抽象義。在古代以“上”為尊,隱含著好、優(yōu)秀,“上”表示由低級向高級轉(zhuǎn)移;“下”表示由高級向低級轉(zhuǎn)移。二者是形式對稱,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例如“上局里”表示的是由下一級的單位進入上一級的單位,“下局里”表示的是上級的領(lǐng)導(dǎo)到下級的單位,一般都會有語境和上下文提示?!吧宪囬g”-“下車間”則是另外的意思,“上車間”強調(diào)的是“到、往”的意思,而“下車間”強調(diào)的則是由上級單位到下級的意思。

      (2)上/下+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發(fā)達地區(qū)/落后地區(qū)?!吧稀保河陕浜蟮貐^(qū)進入發(fā)達地區(qū);“下”:由發(fā)達地區(qū)進入落后地區(qū)。兩者也是形式對稱,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例如“上省里”-“下市里”,“上省里”表示由欠發(fā)達的行政單位市、縣、鄉(xiāng)、村進入比較發(fā)達的省一級單位,“下市里”表示由較發(fā)達的省、直轄市進入欠發(fā)達的市?!吧蠌V州”-“下廣州”,“上廣州”表示的是從不如廣州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進入廣州,“下廣州”則是前面提到的南北問題。

      (3)上/下+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言外之意”。這類組合已經(jīng)復(fù)合詞化,一般意思比較固定,中間可以插入一些形容詞,表達的意思比較積極向上,所以一般用“上”不用“下”,例如“上臺階”、“上軌道”。臺階本來是一個具體的處所名詞,“上臺階”可以表達兩個意思:一是從臺階的低處往上走,二是比喻事物有進步,例如:公司業(yè)績上了一個大臺階。這是由原來的本意引申來的。軌道本意是鐵路上火車行駛的鐵做的軌道,“上軌道”有兩個意思:一是事物由外進入軌道;二是比喻事物進入正常的程序。

      2、上/下+一般抽象名詞

      一般抽象名詞如暗含檔次、水平、規(guī)模等內(nèi)在標(biāo)準(zhǔn)在內(nèi),一般隱含有“上檔次、上水平和上規(guī)?!钡囊馑?,而這些隱含的意思都傾向于美好的方面,都有強調(diào)好、高、大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在選用詞時人們自然選擇表示美好祝愿的“上”,例如:“上檔次”-“* 下檔次”,“上水平”-“*下水平”,“上規(guī)?!?“*下規(guī)?!?。一般抽象名詞如表示需要人從心理出發(fā)需要做某事的,更多傾向于選擇用“下”,因為在人、社會、自然中,人認(rèn)為自己在處理事情是處于主導(dǎo)的地位,對自然和社會有居高臨下之感,展現(xiàn)出一種“人定勝天”的感覺,表現(xiàn)在語言上,對自然和社會這種由高到低的俯視之感映射到心理就是“下”,例如:“下狠心”、“下決心”、“下苦力”、“下判斷”等。

      四、結(jié)語

      文章首先指出上/下在對舉的情況下存在反義的情況,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是處于一種形式對稱,語義上的不完全對稱或形式不對稱,語義不對稱的情況。文章重點從習(xí)得和認(rèn)知兩個角度去分析“上/下”語義的不對稱問題,同時還指出其他三種研究角度,其中從“上/下+NP”中“NP”的不同,可以看到上/下和NP之間的雙向選擇。作為述賓式的賓語,可以由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充當(dāng),具體名詞可以細(xì)分為三類:具體處所、地點名詞,物質(zhì)名詞,數(shù)量名詞。具體處所、地點名詞又可以再細(xì)分成:高/低、南/北、內(nèi)/外。抽象名詞可以分為兩類: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和一般抽象名詞。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可以進一步細(xì)分成三類:高級/低級、發(fā)達地區(qū)/落后地區(qū)、由具體位置所抽象出的名詞具有的“言外之意”。

      猜你喜歡
      語義上引申義義項
      “耐”字原是剃胡須
      科教新報(2019年23期)2019-09-10 07:22:44
      畫說漢字——擺(bai)
      小心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懊悔·懊惱·懊喪
      淺析靜物在安格爾繪畫中的作用
      淺析“歡迎”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知識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V+了+NP1+NP2”中V的語義指向簡談
      Enhanced Precision
      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 02:24:10
      英語并列結(jié)構(gòu)中的對等關(guān)系研究
      科技視界(2012年18期)2012-08-15 00:54:11
      南漳县| 界首市| 东港市| 浙江省| 玉屏| 建始县| 方山县| 道真| 紫阳县| 平定县| 新昌县| 克拉玛依市| 礼泉县| 新绛县| 井冈山市| 镇远县| 宁武县| 乌海市| 万荣县| 融水| 屏东县| 通河县| 报价| 鄂温| 望谟县| 北流市| 溧水县| 扶余县| 方山县| 沙坪坝区| 淳安县| 益阳市| 罗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大宁县| 开封县| 西宁市| 临朐县| 安国市| 孟津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