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霞
語文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詩的陽光,小說的空氣,戲劇的水分,散文的土壤,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棵美麗的心靈之樹。
動之以情,春風化雨
語文課堂承載著濃重的人文色彩,教師一定要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許多教師抱怨學生的年級越高,舉手的次數(shù)越少,其實問題不單在于學生,也在于教師。如果用消極的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就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若教師運用巧妙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不但避免了學生的尷尬,還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學生在糾正了學習中錯誤的同時,還會更有信心地投入學習。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在追求課堂效率時,我們更關注學生的心靈,維護他們的尊嚴,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了生命力的課堂。
調動生活積累,激發(fā)興趣
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樂此不疲。于漪說:“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緊密相碰,在學生心中彈奏的時刻,教學藝術的明燈就在課堂上高高升起?!痹谏稀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時,考慮到初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童年玩耍的環(huán)境有深刻印象,對生活充滿美好幻想的特點,先引導學生以《我心中的樂園》為題,把自己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生心中的樂園有現(xiàn)實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魯迅先生描寫的兒時的樂園——百草園這一重點文段。讓學生通過分析生動、具體的描寫,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愛的動物透出的歡樂天真的稚氣。體會描寫中準確的形容、生動的修辭和清晰的層次。學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兒童時代輕松自由,充滿情趣的百草園生活,進而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豐富積累,體會生活無窮無盡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這堂課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nèi)容的趣味性。盧梭認為:“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痹诮虒W中,教師要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
放手實踐,使樂在其中
在教學《舞憶》一課時,我讓學生模擬電視節(jié)目中的采訪節(jié)目,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在上《童趣》時,把課堂變舞臺,讓全班同學以課本、桌椅為道具,同桌互相協(xié)作 表演“吹煙”“鶴舞”“鞭蛤蟆”的動作神態(tài),學生邊朗讀、邊演示,通過課堂即興表演,學生在角色轉換中理解古文語言,古文背誦這一教學難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 “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語文課堂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yōu)閷W生滿足求知渴望、培養(yǎng)能力、陶冶性情、凈化思想的樂園,讓學生在親歷中體驗,在開放中探究,讓學生運用學習興趣這把金鑰匙,打開語文世界的大門,是我們每位教師所應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