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雪峰
(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內蒙古 包頭 014030)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新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學中,不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降低了教學效果?!耙坏肚小钡慕虒W模式已經不符合實際。因此,高職實施英語分級教學顯得十分必要。
1.1 分級方法??茖W的分級是英語分級教學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應在新生入學后進行英語水平摸底測試,根據摸底測試成績,將學生分為A,B兩級,分別編入A,B班進行高職英語的教學。通過分級,處在同一層次的學生水平比較接近,教學目標和要求比較一致,這就為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某一級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條件。
1.2 教學內容的變更。在注重讀、寫的模式基礎上,增加聽力和口語交流的內容,既重視打好語言基礎,又注意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將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
1.3 教學方法的改進。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實施分級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具體表現(xiàn)為:對A班學生的教學要求是重點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聽說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如討論、對話、寫作訓練等,對課本和練習有所取舍,并強調學生要多進行課外閱讀;對B班學生的教學將重點放在打好英語語言基礎上,詞匯、語法、聽力、閱讀是教學重點,對練習則注重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練習,鞏固,擴大詞匯量,掌握語法結構是課外學習的重點。根據不同目的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可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需要和水平,這既有利于學生英語技能的發(fā)展,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4 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教學中嚴格按照大綱的要求,合理組織各級教學內容,使每一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適合該級學生的水平,過高或過低的要求都是不適宜的。要求過高,學生會失去學習信心,給教學造成困難;要求過低,輕而易舉就可達到,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A,B班可采用一樣的教材,但內容的側重點應有所區(qū)別。
1.5 考核要求一致。A,B班盡管有所不同,但都按照大綱要求進行同樣的考試,但內容不同。
高職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
2.1 評價方法多樣而靈活。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的差異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教師要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優(yōu)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除了常規(guī)的測驗如筆試、口試之外,還可根據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作業(yè)情況、出勤情況等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
2.2 學生在評價中占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學還是評價,都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評價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評價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開學初,要求學生自己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按照教師的總體進度安排自己的具體學習進度。學期末,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打分,同時進行同伴評估。學生參與學習評估,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感及責任感。
2.3 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教師應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在每次評價之后,教師要及時了解評價是否促進了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和自信心的建立,評價結果是否反映了教師教學中的優(yōu)點或缺點,是否反映了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教師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所有評價結果均是進一步改進教學的依據。
2.4 評價的具體方法。平時的形成性考核與期末的總結性、鑒定性考試并重,確立全面的考試模式,不斷完善考試考核內容及辦法;適當增加平時考核比重,加強對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xiàn)及作業(yè)的分值;以考核技能為主,加強對英語聽力、口語和應用寫作能力的測試,使測試更能反映出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建立課程考試質量分析制度,對考試內容、命題(A,B卷)及考試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在教師手冊上寫出分析報告,歸檔管理。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教學管理部門、信息技術部門、教師、學生等。其中,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思想的轉變,是有效實施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地實踐和掌握新的教學模式,自發(fā)地在教改中發(fā)揮個性,探索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對自己有效的自主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校園網、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構建個性化的高職英語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