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以培養(yǎng)積極的英語閱讀者為出發(fā)點,通過情境化策略,創(chuàng)設(shè)真實場景,積累積極的閱讀經(jīng)驗;通過自主化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經(jīng)歷積極的閱讀過程;通過整體化策略,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達成積極的閱讀目標;通過活動化策略,在合作與評價中生成積極的閱讀品格,為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開闊新的視野。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俱樂部場景;小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9)10B-0059-05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1]。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當今世界,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對于成長中的中小學生,養(yǎng)成英文閱讀的習慣,不僅是他們形成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礎(chǔ)。然而,現(xiàn)有英語課本所提供的閱讀量非常有限,近年來學界廣泛推崇的閱讀素養(yǎng)不可能完全通過課堂教學來發(fā)展和培養(yǎng),因此,英文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已然成為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在努力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積極進行英語閱讀的方法和途徑。
一、當前中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國外先進的閱讀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引入,以及國內(nèi)專家學者對于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制定,當前中小學英語課堂在主動積極的英文閱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依然存在。
(一)看似新穎的閱讀課:課外閱讀教學的偽情境、表層化和流于形式
有些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常會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比如讓學生圖片環(huán)游、畫思維導圖、進行角色扮演、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等等[2]。這看似借鑒了閱讀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課堂上充滿一個又一個的閱讀活動,但卻忽視了整體情境與學生真實生活的貼合勾連,教學目標與任務(wù)脫節(jié),任務(wù)之間缺乏邏輯,甚至為了活動而活動,“新穎”背后其實是課外閱讀教學的偽情境、表層化和流于形式。
(二)讓人擔憂的“乖小孩”:缺乏內(nèi)在閱讀動機和自主閱讀方法的“被”閱讀者
很多英語教師會對這樣的場景感到似曾相識,在英語課外閱讀指導課上教師問學生:Do you like this book? 很多“乖小孩”會熱情且不加思索地回答教師“Yes”。當教師組織討論或者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意義的反饋時,他們也會緊跟教師的步伐,努力分析教師的期待,說出教師期待的標準答案。似乎他們只為了配合教師回答問題、完成教學活動,甚至為了教師準備的獎品而閱讀,是缺乏內(nèi)在閱讀動機和自主閱讀方法的“被”閱讀者。
(三)令人窘迫的功利性:課外閱讀等于提升考試成績
由于考試評價的壓力,雖然有些教師會費盡心思讓課外閱讀看起來更有趣、更有教育意義,但也更希望看到開展課外閱讀后學生考試成績的顯著提升,似乎只要讀過了多少本英語名著或者經(jīng)典童話故事,學生就具備了相當?shù)拈喿x素養(yǎng),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理所應(yīng)當大踏步地提高。這種對課外閱讀理解的片面性,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當前中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令人窘迫的功利性。
(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較少關(guān)注學生積極閱讀體驗的獲得,忽視學生閱讀品格的培養(yǎng)
當前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主要有兩種外顯形式:一是將語言學習作為英語課外閱讀的主要甚至唯一目標,過分關(guān)注閱讀解碼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閱讀素養(yǎng)中其他要素,尤其是閱讀品格的培養(yǎng),除了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操練,較少關(guān)注學生積極閱讀體驗(良好的閱讀興趣、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和自我評估等)的獲得[3],似乎為了一棵樹可以放棄整片森林;二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過多地集中于童話、繪本、故事等虛構(gòu)類文本,就好像在廣袤的森林里只盯著一棵樹、一類樹反復看,而不去思考如何通過多樣態(tài)、多體裁、多數(shù)量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領(lǐng)略主動學習、探索發(fā)現(xiàn)和跨文化溝通的“森林”之美。
二、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
(一)新課標與新理念:育人為本的價值追求
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這一新的基本理念,通過凸顯英語課程重要的育人功能,引導教師重新審視英語學科的價值[4]。學生學習英語并不僅僅為了能夠與別人交流,英語教師要善于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健康、向善的品格,培養(yǎng)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形成對多元文化的理解。
同時,新課標在課程目標前加入“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明確強調(diào)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guān)鍵能力[5]。必備品格包括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關(guān)鍵能力是當今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的選拔條件,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反思性思維能力、有效溝通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生活管理能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是學生適應(yīng)未來社會發(fā)展和終生發(fā)展所需要的,是學生立足社會、服務(wù)社會的根本[6]。
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實現(xiàn)新課標育人為本的價值追求,需要我們重新理解英文閱讀的目標定位和豐富內(nèi)涵,積極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積極閱讀的新思路與新載體。
(二)新思路與新載體: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
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一種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全新嘗試。
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不同于教室、家庭和圖書館場景的閱讀,是有共同興趣愛好、相似閱讀能力、不同年齡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群體自發(fā)、自覺組建的動態(tài)的閱讀共同體。學生在這一共同體中,可以選擇最喜歡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展開自由、個性化的課外閱讀。在獲得積極愉悅的閱讀體驗的同時,共同體又通過俱樂部閱讀活動的定期、定時、有規(guī)律、有主題的推進,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學生在俱樂部的自主個性閱讀和交流對話中,不斷加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感知和認識,逐步形成對其他國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進而樹立文化自信,培養(yǎng)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學生在閱讀俱樂部的真實場景中,從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和現(xiàn)象出發(fā),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基于自身已有的閱讀體驗、認知水平和發(fā)展愿望,通過體驗式、互動式、建構(gòu)式的生動有趣且富有挑戰(zhàn)的閱讀活動,逐漸成長為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多元文化意識的英語閱讀者?!熬銟凡繄鼍啊北旧聿皇悄康?,而是讓學生體驗閱讀、學會閱讀、走向悅讀的新思路與新載體。正如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意義不是簡單的教學資源的拓展與豐富,其最大的意義在于它對學生英語閱讀的啟蒙[7],興趣的激發(fā)、習慣的養(yǎng)成、想象力的豐富、多元文化的感知、積極體驗的獲得、多元思維的發(fā)展,等等,是用課外閱讀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鏈接世界、走向未來的大門。
三、俱樂部場景中英語閱讀的設(shè)計與實施
(一)整體設(shè)計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要素。閱讀能力由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構(gòu)成;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8]。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不限定具體書籍,以12—15個主題為導向,通過創(chuàng)設(shè)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guān)的融場景、目標、任務(wù)、活動為一體的學習活動,在閱讀與活動有機結(jié)合的真實場景中,學生整合、關(guān)聯(lián)、綜合地體驗閱讀樂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學習閱讀方法,發(fā)展閱讀能力,汲取文化精華,滲透國際視解,涵養(yǎng)閱讀品格,最終指向知行合一,提升閱讀素養(yǎng)。
(二)具體實施
1.情境化策略:創(chuàng)設(shè)真實場景,積累積極的閱讀經(jīng)驗
首先,創(chuàng)設(shè)真實場景是指閱讀學習活動設(shè)計需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和現(xiàn)象出發(fā),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貼合勾連。在融場景、目標、任務(wù)、活動為一體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活動參與者,而是在活動中學會主動閱讀,形成價值判斷,學會多元思維,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學會主動、流暢甚至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獲得豐富閱讀經(jīng)驗,形成良好閱讀行為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積極閱讀者。
其次,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校都有學生圖書館,且有一定數(shù)量的英語課外讀物,但是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限制和缺乏相應(yīng)的課程支撐,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圖書館在有限的開放時間以外,里面的英文書籍或是乏人問津或是僅為裝飾。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充分利用這些現(xiàn)有的硬件和顯性資源,通過創(chuàng)設(shè)閱讀俱樂部場景,把圖書館從被人忽視的英語課外閱讀熱點之外的盲區(qū)變?yōu)閷W生提升閱讀素養(yǎng)、形成國際理解、樹立文化自信和增強國際理解的新平臺。學生在真實的俱樂部場景中,開展自主個性閱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齡人之間的閱讀交流、交往活動,逐漸和有共同興趣愛好和閱讀基礎(chǔ)的伙伴成為學習共同體,在俱樂部定期、定時、有主題、有規(guī)律推進的閱讀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形成積極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積累切切實實的積極閱讀經(jīng)驗。
2.自主化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經(jīng)歷積極的閱讀過程
由于認知發(fā)展水平不同,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喜歡的英語課外讀物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性別和家庭背景的差異,也會造成個體的差異。因此,閱讀俱樂部在開展閱讀活動時,不限定具體的課外讀物,而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在真實場景中依據(jù)個人的閱讀喜好和具體的學習需求,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自主選擇并主動閱讀課外讀物,體驗閱讀帶來的積極情感。
教師如果沒有一些振奮大腦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想要學生一個半小時始終如一地、聚精會神地閱讀,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因此,在進行俱樂部閱讀時,學生先從真實場景中集體的閱讀熱身和打氣活動(主要指費時少、耗力多且簡便易行的身體活動)[9]開始,再到個體獨立的安靜閱讀,最后再集中進行閱讀交流、分享和評價。這種“話題游戲—‘自由閱讀—話題分享”模塊化活動組織形式(如圖1),也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遵循人腦的認知規(guī)律,最大限度地煥發(fā)學生身心的激情和活力,指向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的自覺養(yǎng)成和積極建構(gòu),進而讓英語閱讀充滿效率和樂趣。
圖1 閱讀俱樂部活動建模
3.整體化策略: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達成積極的閱讀目標
俱樂部場景中的英語閱讀區(qū)別于當前課外閱讀教學所廣泛采用的單篇精讀或者整本書閱讀,不依托具體的語篇,改變單純以學科邏輯組織教學內(nèi)容的做法,強調(diào)以學習者的經(jīng)驗、個體和社會需求為基礎(chǔ),以主題(問題)為核心進行內(nèi)容統(tǒng)整。這意味著俱樂部閱讀不過多停駐在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提取、繪本形式的品讀和鑒賞層面,而是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圍繞源自真實學習需求的主題詞,賦予學生積極的閱讀體驗,包括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發(fā)揮想象力,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滲透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等等,繼而為學生打開英語閱讀樂園的大門,使其終身受益。
以主題詞為Circle的閱讀俱樂部活動(如圖2)為例,教師首先和學生交流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形狀,詢問學生在開展俱樂部活動的圖書館里分別能看到哪些形狀,最喜歡的形狀是什么及原因。然后教師讓學生動起來,一起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形,再分別十人一組、五人一組來圍成小圓形,一方面幫助來自不同班級的學生相互熟悉,進行分組,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到相對于其他形狀,組成圓形確實很簡單、快速。隨后,教師讓學生按組圍坐在一起,并給自己的組命名??紤]到是英語課外閱讀課,于是教師建議想一想繪本故事書的相同點(都有Who、What、When、Where、Why)有哪些,也許可以用這些相似點給自己的小組命名。
在命名活動結(jié)束之后,教師隨即在五張空白的海報紙上分別寫上了組名,并把這五張海報紙呈圓形分別貼在圖書館的四面墻上,然后推進第二次think in circles的活動。學生先圍繞自己小circle的關(guān)鍵詞進行討論、思考、交流,再圍繞不同小circle的關(guān)鍵詞進行全班大circle的循環(huán)討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學生在這些體驗式、互動式和生成性的讀前學習活動中,已經(jīng)形成積極的閱讀期待,進行了充分的發(fā)散思考,獲得了主動與同伴溝通交流的方法。于是,教師要求學生開始read in circles,這一次的circle成員必須分別來自前面的Who、What、When、Where、Why circle。
學生在獨立、自主、安靜地閱讀后,先以小圓形為單位進行小組內(nèi)的分享、交流,再以大圓形為單位進行集體的表達、分享和評價。
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的俱樂部閱讀,不僅希望在閱讀行為、閱讀頻率和閱讀量上帶給學生顯性可見的變化,更看重學生在態(tài)度、視野、溝通、意志上的內(nèi)在心向性的變化[10]。俱樂部閱讀中的自由閱讀并不是完全放任學生自流的純自由閱讀,而是圍繞主題詞、具有共同價值取向和策略引領(lǐng)的“自由”閱讀。正如俱樂部閱讀中12-15個主題詞的選擇和確立并不唯一,維度亦可以多元,卻最終指向共同的目標,即學生閱讀品格的涵養(yǎng)和敦厚,實現(xiàn)學生作為“人”的發(fā)展。
4.活動化策略:在合作與評價中生成積極的閱讀品格
評價是俱樂部閱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通過活動來實施。每次閱讀課讀后的創(chuàng)意表達和互動交流活動,學生可以選擇獨立或者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活動中表達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合作程度進行點評。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由其他同伴來對其進行點評。
以主題詞為Draw一課最后的分享交流活動為例,學生讀完了自選的繪本后,重新為繪本設(shè)計了封面,并介紹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設(shè)計想法,先后選擇了教師和同伴對其進行點評。教師選擇送給該生一張主題詞卡,上面寫著“artist”,因為按照該生為繪本重新設(shè)計的繪本封面,可以看出她具有較高的繪畫水平,也畫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同伴小余的點評是“I want to buy this cover”。而同伴小赫則評價說“I read this book before and I dont like your cover. Because from your cover,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rabbit.But it's also about culture.”可見,俱樂部閱讀通過活動方式展開的評價,一方面關(guān)注了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交流中加深了學生對于故事的理解和表達的深度。雖然沒有教師的講授和告知,但活動的意義已經(jīng)超越評價本身,指向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當然,除了對于學習表現(xiàn)、理解深度和合作程度的關(guān)注,俱樂部場景中的閱讀還通過閱讀活動卡(見表1)來記錄學生閱讀內(nèi)容、閱讀難度和閱讀量上的變化,幫助學生直接感受和管理自己的閱讀成長。對于一些不善在活動中自我表達的學生,教師也以階段匯報表演的方式,為他們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和主動表達的契機,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通過有效的評價來促進他們后續(xù)主動、積極的閱讀。
項目組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俱樂部場景中的閱讀實踐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很有幫助。當然,這項研究中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俱樂部場景中英語閱讀課程的有效建構(gòu)”“如何轉(zhuǎn)變教師的理念,更好地開展和實施俱樂部閱讀”“如何實現(xiàn)閱讀能力與閱讀品格的有機融通”“如何有效評價俱樂部閱讀的實際效益”,等等,但是我們已經(jīng)在探索嘗試中,看到了俱樂部場景下的閱讀給學生帶來的積極改變和素養(yǎng)提升。我們有信心在今后的探索與實踐中更充分地認識和理解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和價值,積極構(gòu)建俱樂部場景下閱讀課程的教學流程、策略和模式創(chuàng)新,逐步實現(xiàn)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目標,培養(yǎng)真實場景中的積極閱讀者。
參考文獻: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7,4.
[2]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 2017(4):69.
[3][7]張伊娜.回歸繪本閱讀教學的本真——從繪本的構(gòu)成要素談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與原則[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 2017(10):17,18.
[4]梅德明.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時代新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學科育人觀及實現(xiàn)路徑[J].人民教育, 2018(11):46.
[6]包文敏,季鋒.2003版與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差異比較[J].基礎(chǔ)外語教育, 2018(2):3.
[8]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6:18.
[9]大衛(wèi)·蘇澤.教育與腦神經(jīng)科學[M].方彤,黃歡,王東杰,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180.
[10]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六大變化之解析[J].中國外語教育, 2018(2):16.
責任編輯:石萍
A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Club Setting
WANG Lei
(Changzhou Lanling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213003,China)
Abstract: English reading in the club setting starts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active English readers, and different strategies can be employed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re accomplishments and to expand their new horizons such as contextualized strategy to create authentic settings for their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autonomous strategy to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ctive reading centering on learners, holistic strateg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ading guided by the theme meanings, and activity strategy to generate active reading characters in cooperation and assessments.
Key words: core accomplishment; English reading; club setting; primary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