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秋明 曾冬梅 王玉燕
摘 要: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近年來,繪本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廣泛,它以形象、直觀、方便等多種優(yōu)勢獲得教師的青睞、受到幼兒的喜愛。善巧地利用繪本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地將五大領域的內容滲透到其中,不僅能讓幼兒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而且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图椅幕L本的制作使用,豐富了繪本教學資源,填補了客家文化在繪本制作方面的空白,更有利于本土文化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繪本;情景教學;客家文化;幼兒教育
我園地處客都梅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图椅幕┐缶?,從地域優(yōu)勢、社會資源,以及本土文化傳承發(fā)展等方面來看,我們將“客家文化”作為幼兒園繪本情景教學的一大特色,在五大領域課程中加入客家文化元素,以期達到傳承客家文化的目的,同時也讓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讓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精彩。
一、利用繪本故事,拓展學習內容,開展多領域整合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繪本資源,挖掘適合幼兒的多元資訊,開展多領域整合教學,讓幼兒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比如教師在繪本教學《想吃蘋果的鼠小弟》中,結合故事中蘋果慢慢減少這一情節(jié),將數(shù)學內容也巧妙地滲透其中。故事講的是小動物們用不同的方法都吃到了蘋果。教師在故事講述過程中,小鳥和大象出現(xiàn)前都使用了背景音樂,讓幼兒感知音樂可以表現(xiàn)出輕盈、沉重等不同的感覺,并讓幼兒根據(jù)音樂判斷并做出不同動物出現(xiàn)的動作,活躍課堂氣氛。這次活動,整合了語言、數(shù)學和音樂教學,幼兒都能開心地參與其中,讓幼兒在掌握故事的同時,提高了對數(shù)字的感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這種多領域整合教學,幼兒參與度高,體驗到的東西不一樣,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
二、結合故事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讓幼兒直接感知獲取經驗
《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珍視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學習情景,讓他們直接感知、主動學習,從而獲得經驗。如淑珍老師在繪本教學《香香甜甜的艾粄》中,講述了關于艾粄來歷的小故事,并認識了制作客家艾粄所需的材料。教師為了讓幼兒對艾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體會,提供了真實的材料,讓幼兒真正參與到艾粄的制作過程中。從聽到做再到嘗,從語言教學拓展到美工活動,通過親身操作和體會,幼兒對這節(jié)活動印象深刻,真正地將客家文化深入到了幼兒的心中。
三、挖掘繪本的潛在價值,助力幼兒成長
(一)繪本閱讀,增強幼兒對美術的欣賞能力
幼兒在繪本閱讀中,不僅能根據(jù)畫面學會觀察、想象、推理,體現(xiàn)語言的價值,更是提升幼兒美術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如在中班繪本《小老鼠學畫畫》中,通過小老鼠們掉進顏料桶變成不同顏色的小老鼠,并畫出與自身顏色相同事物的故事,教師細心構思,精心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景:讓紙做的老鼠“掉進”顏料桶,幼兒親眼見證老鼠身體顏色的變化,并由此讓他們展開想象,說出并畫出相同顏色的事物。最后齊心合力,幼兒各種顏色大集合,在白紙上涂抹,白紙變成了黑紙!通過實踐操作,幼兒對顏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單色、復色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教師在繪本閱讀中,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繪本畫面中的點、線、形等要素,觀察動物的表情、色彩的冷暖等,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繪畫,通過模擬、創(chuàng)新,對比,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有些繪本色彩搭配協(xié)調,畫面優(yōu)美,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畫,學會發(fā)現(xiàn)美和欣賞美,全面提升幼兒對美術的欣賞和審美能力。
(二)繪本情景教學,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對角色的表現(xiàn)力
幼兒喜歡閱讀繪本,對美好的情節(jié)印象深刻。教師可以結合繪本故事為幼兒創(chuàng)造新奇美妙的多彩世界和動人場景。讓他們在這美妙的故事情境中自覺地模擬故事角色進行表演,學說故事中的語言、對話。通過表演游戲,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對角色的表現(xiàn)力。如在繪本故事教學《三只蝴蝶》中,教師利用投影及圖片,為幼兒創(chuàng)設出一個花園般美麗的情景,配上歡快的音樂背景,幼兒扮演著花蝴蝶愉快地在花叢中穿梭,并在反復的游戲表演中,掌握了蝴蝶與花兒的對話。開展繪本故事表演、“聽我講繪本故事”等系列活動,在提高幼兒語言能力、表演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與他人交往、合作,增進親子感情等。
(三)繪本情景教學,讓幼兒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潘燕萍老師自制的繪本故事《客家過大年》,將客家人春節(jié)前后所有過年的習俗都貫穿其中。在繪本情景教學過程中,讓幼兒通過品嘗客家人的年味小吃、一起張貼對聯(lián)掛燈籠、欣賞舞獅表演等,使幼兒對客家人過年的文化習俗有了深切的自身體會,豐富了他們的社會經驗。
四、自制客家文化繪本系列,填補客家文化繪本教學資源的空白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客家美食、客家建筑、客家諺語、客家名人故事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它們涵蓋了各個領域的教學內容。根據(jù)幼兒喜歡繪本閱讀這一特性,我們教師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內容主題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從故事內容語言的修改,到畫面的精心設計,以及繪本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都反復地探討、斟酌。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適合幼兒園幼兒學習的客家文化繪本。如《梅菜干的故事》《釀苦瓜的來歷》《臍橙的傳說》《種子·希望》《福氣貝貝要回家》等等,成了我們優(yōu)秀客家文化園本教材。既凸現(xiàn)了我園客家文化的園本教學特色,又填補了客家文化繪本教學資源缺失的遺憾,拓展了繪本教學內容。讓幼兒從小了解客家文化,傳承客家文化,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五、制作適宜的道具,創(chuàng)設繪本情景,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繪本的內涵
為更好地創(chuàng)設繪本情景,幫助幼兒體驗繪本的內涵。我們特別去拜訪了梅州青年編劇鐘沛桓教師及其兒童電視欄目的道具師,聆聽他們的講座:《如何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及《情景劇中道具的制作》。教師能制作繪本情景道具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 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來制作道具,環(huán)保又實用。如把舊的桌子刷成各種顏色的、舊的沙發(fā)鋪上漂亮的布,空瓶子進行裝飾等。
2. 學會參考生活經驗,吸取前人有效的辦法。如將網上生活妙招之類的方法,運用到道具制作中。
3. 利用大自然物品。如干花等。
六、全區(qū)推廣,起示范引領作用;共享繪本教學資源,互促成長
2018年12月,課題組王玉燕老師在幼兒園舉行的全區(qū)公開教研示范活動中,開展了繪本情景教學《福氣貝貝要回家》?;顒又械睦L本圖文都是本園教師自制的,體現(xiàn)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活動形式豐富多樣,能充分利用繪本情景開展教學,豐富幼兒的成長體驗。讓全區(qū)幼教同行了解繪本情景教學的優(yōu)勢,知道客家優(yōu)秀文化可以通過繪本的形式讓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幼兒學習。教育局領導及同行教師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參與的同行們受益匪淺,在全區(qū)幼兒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七、提高家長對幼兒閱讀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促進親子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園閱讀氛圍
在課題組成員的推動帶領下,各班將繪本教學常態(tài)化,并將親子繪本閱讀理念傳遞給家長,鼓勵家長在家里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鼓勵他們把親子繪本故事視頻、圖片發(fā)到班群分享,另外,園里還舉行了親子繪本情景劇演出;2019年元旦舉行了中班和大班的親子繪本創(chuàng)作比賽,家園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
在此次課題研究中,我們的教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有6篇論文、教案和優(yōu)質課獲獎,教師自制客家文化繪本12本,家長和幼兒自制繪本200多本;開展相關講座多次,收集改編了客家繪本故事,還匯編了《在繪本情景教學中滲透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研究的成果集》,刻錄了相關公開課的光盤等等,成效顯著。
在繪本情景教學滲透五大領域教學課程,讓教學活動更加有聲有色,讓教學內容更加多姿多彩。它是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的好幫手,也是幼兒了解、感知知識的重要渠道。我們將繼續(xù)深入探索在幼兒園五大領域中繪本情景教學的運用,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活躍課堂,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小華.客都梅州[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本文系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師教育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2018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在繪本情景教學中滲透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課題編號:2018T6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