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子宮腺肌病診斷中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8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單純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方案進行檢查,隨后進行陰道超聲檢查。對比單純腹部超聲檢查和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的診斷結果。結果:單純進行經腹部超聲的診斷準確率顯著低于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以及子宮動脈搏動指數(shù)顯著低于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血流速度顯著高于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子宮腺肌病的診斷中采用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能夠提高診斷效果,優(yōu)于單純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在保證準確率的同時獲得更為清晰的圖像資料,可在臨床推廣使用,為將來的相關臨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基礎。
【關鍵詞】 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子宮腺肌病;診斷
子宮腺肌病作為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指患者子宮內膜腺體、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中,導致局限性或彌漫性病變[12]。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子宮腺肌病的患者數(shù)量正在逐漸增多,患病年齡正在逐漸下降。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和刮宮、流產、分娩有關,目前臨床多采用影像學檢查方案對該疾病進行治療[3]。本文旨在分析在子宮腺肌病診斷中,經腹部超聲聯(lián)合經陰道超聲的診斷價值,現(xiàn)對其方法及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8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為24~45歲,平均年齡為(36.23±2.02)歲;病程5個月~4年,平均病程(2.13±0.55)年。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為子宮腺肌病,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上,治療依從性較高;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重大疾病,惡性腫瘤,意識不清或者存在精神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對患者進行經腹部超聲檢查,具體方法為:檢查前囑咐患者多飲水使膀胱充盈,隨后保持仰臥位,在患者下腹部涂好耦合劑,使用超聲探頭對患者腹部進行詳細檢查,觀察患者子宮大小、形態(tài),子宮肌層厚度、回聲,子宮內膜的位置、回聲。
對患者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具體方法為:檢查之前叮囑患者小便,盡量將膀胱排空,取膀胱截石位,在探頭上涂好耦合劑以后套上避孕套,將其伸入到患者的子宮頸至陰道穹窿部位,對其進行縱、橫、半環(huán)形的掃查,通過傾斜、抽送、旋轉等手法獲得清晰的圖像,若出現(xiàn)異常,則對探頭進行多角度的調節(jié)。
1.3 評價標準
對比不同診斷方案的診斷準確率,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以及子宮動脈搏動指數(shù),血流速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涉及數(shù)據(jù)選擇SPSS 23.0軟件包分析研究,其中計量資料表示為(±s),通過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通過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間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診斷準確率結果對比
單純采用腹部超聲檢查確診110例,漏診41例,誤診29例,診斷準確率為61.11%,聯(lián)合使用經腹部和經陰道超聲檢查確診152例,漏診16例,誤診12例,診斷準確率為84.44%,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更高,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所示。
2.2 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以及子宮動脈搏動指數(shù)結果對比
單純使用經腹部超聲檢查方案得到的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顯著低于子宮動脈搏動指數(shù)低于聯(lián)合使用經腹部和經陰道超聲檢查方案的指數(sh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2所示。
2.3 血流速度結果對比
單純使用經腹部超聲檢查方案得到的血流速度顯著高于聯(lián)合使用經腹部超聲和經陰道超聲檢查方案,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3所示。
3 討論
子宮腺肌病屬于臨床中常見婦科疾病,該疾病和其他婦科疾病有一定的相似臨床表現(xiàn),例如腰酸、白帶異常、下腹疼痛等,臨床檢查若是不注意可能會造成漏診或錯診,影響患者的治療,因此需采用合適的檢查方法對患者進行診斷,提高診斷率,從而為后續(xù)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jù)[45]。
本次研究中,單純采用經腹部超聲和聯(lián)合使用經腹部、經陰道超聲的檢查結果對比發(fā)現(xiàn),經腹部超聲與經陰道超聲的聯(lián)合使用不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也能對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子宮動脈搏動指數(shù)、血流速度進行更為精確的顯示,分析原因為:單純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檢查結果將受到脂肪分布、腹部厚度、膀胱充盈情況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診斷結果不準確,將經陰道檢查方案應用到診斷中,可以不再受膀胱充盈程度和腸道氣體的影響,同時超聲探頭和病灶的位置也能更加接近,更能清晰地觀察到病灶的結構特征[6],從而得到更為清晰的資料。
綜上所述,在子宮腺肌病的診斷中采用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診斷方案能夠提高診斷效果,優(yōu)于單純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在保證準確率的同時獲得更為清晰的圖像資料,可在臨床推廣使用,為將來的相關臨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慧榮,賀慶紅.探討經陰道超聲檢查聯(lián)合經腹部超聲檢查對子宮腺肌病的診斷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18):9294.
[2] 鄭嬋,張煉.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應用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4):21602162.
[3] 楊蘭,唐小娟,鄭玲,等.單純經腹部超聲檢查、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15):132133.
[4] 孔玉忠.單純經腹部超聲檢查、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14):132133.
[5] 彭磊,史家樂,宗金娟.腹部超聲與陰道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7,36(15):193195.
[6] 皮年華.用經腹部超聲檢查與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準確性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