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兒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教育科學研究室 甘肅甘南 747400)
在語文新課標的背景下,閱讀作為獲取語文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為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相較于部分的單篇閱讀而言,整本書閱讀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消化書中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然而,五年級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思想也不夠成熟,在面對整本書的閱讀量時容易缺乏耐心。因此,教師引導(dǎo)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先可以幫助學生挑選一些有趣、他們感興趣的書籍讓小學生進行閱讀,引導(dǎo)學生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整本書閱讀主要包含“導(dǎo)讀、推進、測評與延伸”這三個部分。只有將這三個部分落實下來,才可以實現(xiàn)高效率的整本書閱讀。本文針對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開展整本書閱讀進行了研究。
在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時,雖然是要求學生獨立進行閱讀,但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讀不太懂的地方,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引導(dǎo),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產(chǎn)生的問題。教師只有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糾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的錯誤理解,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情況進行一個及時的追蹤,時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學生才會對整本書的閱讀形成長期的動力。[1]
例如,對學生閱讀情況的追蹤對教師了解整本書閱讀是否順利進行具有關(guān)鍵的作用。只有保證學生用心地進行閱讀,才可以達到整本書閱讀的真正目的。因為整本書巨大的任務(wù)量,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想要放棄的想法。因此,教師要時不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的體會和心得,還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利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疏通時,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一些閱讀技巧的灌輸,讓學生在面對整本書的閱讀量時可以做到既快速又高效率地進行閱讀。
由于五年級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自制力。因此,小學生對于閱讀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缺乏興趣,而整本書閱讀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對于閱讀更加抵觸。那么,要想讓小學生完成高效率的整本書閱讀,教師先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這本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從而主動地進行閱讀來發(fā)現(xiàn)書本中所包含的樂趣。只有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這本書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會自覺自愿地來閱讀這本書,探索整本書中的內(nèi)容。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推薦相應(yīng)的一些書籍。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先對書本內(nèi)容進行一個大致的介紹,并在故事關(guān)鍵的地方給學生設(shè)置一個懸念,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主動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師要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書中的奧秘,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樂趣。這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有很大的幫助。
良好的語言表達需要你對事情有一個足夠的了解。閱讀分享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把閱讀的書本內(nèi)容進行適當加工和刪減。教師要要求學生既要保留書籍中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還要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對小學生來講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只有你對整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有足夠的了解,你分享出來的書籍才會吸引其他學生的興趣。學生把自己在書本上看到的內(nèi)容講解給別的小朋友聽,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樣,每個人對故事的理解都存在著一些差異。教師通過這種分享形式便可幫助學生加深對整本書閱讀的理解。[2]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上舉行一次故事分享大會,并選出五名大年紀的學生作為比賽的評委。每個學生有五分鐘的時間來介紹最近閱讀的書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合理安排時間。介紹既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學生要充分利用好這五分鐘的時間。故事情節(jié)要有吸引力,故事內(nèi)容要安排得當。最后,評委要根據(jù)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選出最吸引人的書籍。
綜上所述,整本書的閱讀能夠彌補單篇閱讀所帶來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整本書中的內(nèi)容。同時,整本書的閱讀還可以鍛煉五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通過讓五年級學生進行書籍分享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當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那時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dǎo)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深刻的閱讀體驗,并在以后的閱讀中更加主動地探索書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