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星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班級管理更需要教師從多角度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作為小學班主任來說,應當努力構建高效的常態(tài)化管理機制,不斷以優(yōu)質的班級管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在管理中健康成長。本文結合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踐情況,對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幾點思考,從觀念轉變、整體建設和反思總結等三個方面,闡述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為更多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主體意識;團結協作;反思總結
在小學班級的工作中,班級運行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問題,這就更加考驗班主任的管理協調能力,需要從多維度建立班級管理的長效機制,以實現班級管理的長久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綜合素質。所以,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更需要進行多角度思考,不斷完善班級管理機制,以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管理工作,幫助學生在團結和諧的班集體中健康成長,為自身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轉變自身觀念,重視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
要完善小學班主任工作,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身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對于小學來說,特別是高年級小學來說,他們自我的主體意識已逐步具有,因此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主體性意識,從轉變自身的觀念入手,不要被傳統的班級管理觀念所束縛,要真正給予學生廣泛的自主權利,班主任僅僅做的是在大方向上進行嚴格把關,要變班主任管理為學生管理,讓班級管理工作由被動變主動,這樣才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不斷提高。以筆者所帶的六年級學生為例,在遴選班干部的時候,已經能夠感受到很多學生有躍躍欲試的想法,作為班主任來說,要不斷轉變自身的觀念,正確引導班級同學這種想要為班級做貢獻的心,推動班級工作由班主任管變?yōu)閷W生自主管。在決定班級核心工作時,班主任可以提前告訴學生班會的主題,然后在開班會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自主發(fā)言,把班級建設的話語權交給學生,班主任主要是進行大方向的把控,對于一些細節(jié)問題,如果學生有比較好的對策建議,班主任應當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并鼓勵學生按照討論出的結果進行實踐。小到班級值日表的安排,大到班干部的選拔、班集體活動的制定,班主任盡量多讓學生參與到決策制定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之中,從而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為班主任開展人性化管理提供方便。
二、注重整體建設,增強班集體團結協作能力
班主任在從事日常工作時,必然脫離不了對班集體的整體性思考,班主任要注重整體建設,不斷增強班集體的團結協作能力。從班級整體角度看,班級工作的開展過程,就是一個凝聚班級合力的過程,而班主任正是這一過程的助推器,因此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工作時,要注重從班級整體角度出發(fā),采取多樣管理方略,讓所帶的班級更加具有團結性。班主任要注重班集體游戲的建設,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比較熱衷于游戲環(huán)節(jié),那么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種興趣愛好,嘗試把團結協作的特性融入到游戲之中,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不斷增強班集體的團結協作能力。班主任在進行游戲設計時,要注重年齡層次的區(qū)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老鷹抓小雞的活動,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而對高年級學生來說,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具有難度性的工作,如在少先隊活動課中與學生一起自編校園舞蹈,與學生一起自我鍛煉、自我熏陶,團結協作進行大掃除等……盡量讓活動過程變得游戲化一些,在活動進行中,班主任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往班集體的層面進行思考,高年級的學生也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班主任正向的引導之后,他們也會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從而更加注重班級的整體團結。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工作時,要多注意對班級進行整體建設,選擇一些學生喜愛的項目游戲進行開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團結的重要性,繼而從學生個體出發(fā),逐漸實現班級整體的建設,真正促進班級工作的有序開展,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可能。
三、進行反思總結,促進班主任工作優(yōu)化提升
在小學班主任開展日常工作時,教師更要注重進行反思總結,不斷促進班主任工作的優(yōu)化提升。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工作,特別是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經常進行回顧反思,對于在校期間開展的各項工作,都要時刻進行總結,只有這樣,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不斷進步,班主任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管理服務,為小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發(fā)育空間。在班主任反思總結的過程中,要倡導“短總結”與“長總結”相結合,“個體總結”與“集體總結”相結合。班主任在對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反思時,首先要做到每天一小結,實現管理的“短總結”,對于當天發(fā)生的關鍵內容,或者是使用的管理措施等,都要及時記錄下來,通過紙質模式或者互聯網模式進行必要記錄,當一周或者一月結束之后,還要進行“長總結”,這里就要側重對之前所采取的措施進行延伸思考,看看自己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發(fā)揮了長效機制,能不能成為日后深化管理工作的經驗借鑒。除了這種“短總結”與“長總結”之外,班主任還要從學生個體和班集體進行出發(fā),力爭對每個學生的表現和班集體整體情況進行分別總結,從而制定相應的對策,為學生個體發(fā)展和班級整體發(fā)展建言獻策,真正實現在班級管理工作層面的“因材施教”。班主任要重視這種反思總結環(huán)節(jié),只有進行不斷反思,才能夠推動班級工作的全面進步,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班主任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自身工作,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指明方向,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必要空間。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從多維度入手,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實現管理育人的理想目標。為此,班主任首先要從轉變自身觀念入手,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要注重整體建設,以更加高效的手段不斷增強班集體的團結協作能力,最后還要注重反思總結,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為后續(xù)的班級管理建立長效機制,真正讓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不斷培養(yǎng)自身各項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晨曦.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8(05):124-125.
[2]王建華.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