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娜
【摘要】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往往也是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其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審題、信息整合以及篇章構建的能力;文章內容缺乏新意。解決問題的路徑在于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寫作:第一階段,訓練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理清思緒,構建寫作框架。第二階段,訓練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整合信息。第三階段,鼓勵學生在形式上大膽創(chuàng)新,力求在寫作內容上有所突破。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學生寫作
一、引言
1.義務教育階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英語寫作水平
⑴ 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九年級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要求做了明確的描述。其規(guī)定初中畢業(yè)生在“寫”這一方面需達到下列要求:
①能根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②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③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④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⑤能根據(jù)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
⑵ 寫作在英語考試中占比12.5%,雖然比重不及閱讀題目,但它直接決定學生能否拿高分,也是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最直觀體現(xiàn)。
2.寫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⑴ 寫作作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手段,運用于英語教學中。它不僅能考查學生對某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學生對某一特定話題的綜合運用及表達能力。
⑵ 初中生正值叛逆期,借助寫作這個工具,能夠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設起溝通的橋梁,有利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⑶ 英語寫作也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手段,通過英語寫作,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及分析能力。
⑷ 通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帶動其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也為其下一階段學好悟透高中英語起到基礎性作用。
二、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方面的困境
如前所述,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考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但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初中生都對英語寫作深感恐懼甚至厭棄,如何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基礎,成為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缺乏構建知識體系的意識,未能將相關知識點予以整合。當他們寫作時,很難在大腦中快速找到需要的素材,從而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
2.學生缺乏構建文章框架的寫作意識,導致文章結構不清晰。
3.學生缺乏句子之間以及段落之間銜接的意識,導致文章邏輯不清、觀點不鮮明。
4.學生不重視寫作前的準備工作,不關注寫作要求,以至于常常出現(xiàn)作文跑題、時態(tài)或人稱運用錯誤或者要點不齊全等問題。
5.學生沒有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以致文章內容單一且缺乏新意,讀之味同嚼蠟。
三、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寫作
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境,教師必須通過新穎的教學思維和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幫助其構建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搭建英語寫作的基本框架,同時指導其加強英語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能夠達到上述教學要求的路徑就在于巧用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的涵義、特征、形式及指導意義
⑴ 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始人東尼·博贊認為,思維導圖是用圖表表現(xiàn)的發(fā)散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過程也就是大腦思考和產生想法的過程。
⑵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圖表,由中心圖像以及若干分支組成。中心圖像用來捕捉主要內容,分支用于表達不同主題。思維導圖的形式多樣,制作思維導圖時,我們可以通過添加顏色、圖片或者維度來豐富它,盡可能地賦予思維導圖視覺沖擊力。同時,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思維導圖也能讓我們加強思考與記憶。
⑶ 基于思維導圖指導的寫作,學生能重視寫前的準備工作;學生在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快速構建文章框架,使得文章結構清晰;學生能快速整理出各個要點涉及的詞匯、短語及句型,同時做到同一內容的表達多樣化;學生能通過思維導圖關注句子、段落之間的銜接是否自然、連貫。當然,新穎的思維導圖還常常刺激學生創(chuàng)作出別出心裁的文章。
2.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寫作
基于思維導圖的寫作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但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在短期內輕易獲得,它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系統(tǒng)訓練。因此,教師最好分階段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寫作的能力。
⑴第一階段,訓練學生巧用思維導圖理清思緒構建寫作框架
教師需在第一階段中特別訓練七年級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分析寫作任務以及構建寫作框架的能力。訓練的步驟如下:①訓練學生分析寫作任務,迅速確定文章主題,并畫出中央圖像代表文章的主題。如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2,其寫作任務為:“根據(jù)一張你的家庭照片,向同學們介紹你的家庭”。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家的圖像以及文章題目“My Family”一起組合成思維導圖的中央圖像。
②訓練學生快速判斷寫作任務的人稱、時態(tài)和體裁,建立思維導圖的固定分支。如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2的寫作任務中,首先,教師需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由中央圖像畫出第一個分支,即人稱——第一人稱(介紹自己)、第三人稱(介紹家庭成員);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由中央圖像畫出第二個分支,即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由中央圖像畫出第三個分支,即體裁——記敘文。
③訓練學生構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指導學生如何快速選準角度切入問題,再重點解析、完成寫作目的,最后再對文章進行升華。如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2,介紹家庭成員的寫作任務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從中央圖像畫出第四個分支及其下級分支,即文章結構——開頭(開門見山地引出文章主題)、正文(詳細描述家庭成員)、結尾(對文章進行總結、升華情感)。
④訓練學生分析寫作任務,確定必備的寫作要點,在思維導圖中建立文章各結構的下級分支。如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2,介紹家庭成員的寫作任務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畫出開頭部分的三個下級分支,即介紹自己、介紹全家福照片以及介紹家庭的基本情況;畫出正文部分的四個下級分支,即介紹家庭成員的名字、與作者的關系、年齡、職業(yè)等;畫出結尾部分的兩個下級分支,即總結家庭情況及表達對家人的感情。
思維導圖如下:
在訓練初期,教師可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讓學生完成。如:初級任務: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限時讓其畫出低配版思維導圖(主題及人稱、時態(tài)、體裁或文章結構中的任一項)。中級任務: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限時讓其畫出標配版思維導圖(包括五項內容)高級任務: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限時讓其畫出高配版思維導圖(包括五項內容以及文章結構的下級分支)。教師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及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寫作的興趣,也讓學生扎實掌握這種方法。
⑵第二階段,訓練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整合信息
通過第一階段的訓練,學生已能初步搭建正確的文章框架,并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第二階段中,教師可著重訓練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細化寫作內容,即豐富寫作要點的下級分支。這些下級分支,可幫助學生整理出寫作要點中涉及的詞匯、短語以及句型;在此階段,通過觀察思維導圖中的各個分支,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句子之間如何銜接能讓文章更加流暢。第二階段的訓練步驟如下:①訓練學生根據(jù)寫作要點,運用思維導圖建立下級分支,寫出文章三部分(開頭、正文、結尾)的主題句;②訓練學生根據(jù)寫作要點,羅列出相關的詞匯、短語及句型;③訓練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分支中體現(xiàn)表達的多樣化。在這個步驟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在各下級分支中進行標記、修改。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思維導圖中羅列的詞句,讓學生將重復使用的表達做標記,然后引導學生用同義詞或同義句型進行替換,從而使文章的表達更豐富;④訓練學生在思維導圖中,體現(xiàn)句子以及段落之間的銜接。運用思維導圖添加銜接詞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中各要點下的分支內容,確定句子之間的銜接詞,注意使用連詞,如and,but,however,because,so等。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中的框架內容,確定段落之間的銜接句。最后,將所有的銜接詞與銜接句在思維導圖的相應位置中標注出來。
完成以上兩個階段,學生不僅能根據(jù)寫作任務,構建文章框架,做到文章不跑題、不混淆人稱、時態(tài);也能關注并細化文章內容,使文章內容豐富,銜接自然,行文流暢。而想要使文章更優(yōu)質,其立意新穎、見解獨到將是一把制勝的終極武器。因此,我們將第三階段的重點聚焦于“創(chuàng)新”二字。
⑶第三階段,教師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其在思維導圖的形式上大膽創(chuàng)新,力求通過形象生動、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刺激學生大腦,進而讓學生在寫作內容上有所突破。
進入第三階段,教師重點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寫作任務并快速畫出思維導圖的能力,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具有自我風格的思維導圖。本階段的操作步驟如下:①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寫作任務,并限時讓學生創(chuàng)作具有自我風格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要求兼?zhèn)鋫€性化與實用性;②教師收集學生的思維導圖,擇優(yōu)展示在教室的英語角,并邀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欣賞、探討這些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通過這種形式刺激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并將其運用于寫作的能力。
四、結語
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依賴于教師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的有效指導。用思維導圖指導初中生進行英語寫作具備良性的實踐意義。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寫前分析、寫前準備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時態(tài)、人稱、體裁的準確判斷;有利于學生構建正確的寫作框架,保證文章結構清晰;有利于學生豐富寫作內容,運用不同的詞匯、句型,從而使文章表達多樣化;有利于學生使用連接詞,使句子之間以及段落之間的銜接自然,文章連貫、流暢。同時,思維導圖也將遷移到其它的領域,指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卜煜婷(譯)思維導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1.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劉道義.運用學習策略發(fā)展外語學習能力[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