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鳳
翻轉課堂與微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廖錦鳳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應用外語系,廣東 廣州 510510)
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和應用在國內外教育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微課作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受到了重視。本文介紹了翻轉課堂和微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特點,并探討了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面臨的挑戰(zhàn)。
翻轉課堂;微課;英語教學
在英語教學改革的形勢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移動、高效、互交等特點,以移動智能終端為依托的英語教學方式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蛢r值,它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挖掘綜合潛能,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正是利用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學習資源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不但順應了改革的需要,也成為教育研究和應用領域關注的熱點。
微課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重要元素,直接決定課前的知識傳遞和課堂的互動效果,從而影響課堂是否能夠成功翻轉。因此,要實施翻轉課堂,首先需要制作出優(yōu)秀的微課。用于翻轉課堂的微課,以微視頻的形式演示和講解課程要點,重點突出,短小精練,輔以課件、案例、素材等資源的學習資源,微作業(yè)練習或在線測試環(huán)節(jié)可以添加在微課的最后部分。
在制作微課之前,應當首先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內容并進行梳理和分解,將每個知識點劃分為若干個學習模塊,設計精小的知識組塊,收集需要的素材,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課程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如針對“英語寫作之感謝信”這一學習內容,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掌握英語感謝信寫作的常用詞匯、常用句型和寫作方法,然后把學習內容分為感謝信的常用詞匯、常用句型、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寫作范文和寫作練習等六大模塊。
在制作微課之前,首先要準備好各個學習內容的素材和案例,并做好腳本的設計。課程錄制應盡量簡短,把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內容按設計好的六大學習模塊。如求職信,可按求職信的常用詞匯、常用句型、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寫作范文和寫作練習的順序來處理,可以采用包括視頻、Flash、動畫和講解等呈現(xiàn)方式。對于視頻的拍攝制作,一般使用像Adobe Captivatel這樣的專業(yè)視頻制作軟件。
在微課的錄制過程中,呈現(xiàn)的文字和教師的語言都應盡量使用英語,并給生僻的單詞配上漢語解釋,這樣可以實現(xiàn)英語課程的教學特點。
在制作微課時要特別注意,畫面以具體的教學要點為主,適當加入各教學模塊的關鍵點或提示信息,使學生能夠把握重點、難點,教師講授的鏡頭只要偶爾出現(xiàn),以增加教學的真實感即可。在每一節(jié)微課的最后部分適當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在觀看微課以后可以自主測試,加深記憶,鞏固學習內容。
在微視頻制作完成之后,在視頻下方添加文字材料,上傳到網(wǎng)絡學習平臺。
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把需要講授的內容分離出來,收集學習資源,完成微課制作,并為微課設置自主測試練習,建立在線答疑和討論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
在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觀看微視頻,完成微課里設置的過關任務,并參與在線答疑和討論?;A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反復回放微課。如教寫感謝信,學生要掌握感謝信的寫作要點,完成過關練習。教師在課前通過在線平臺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在隨后的課堂中設計專門的講解環(huán)節(jié)。
翻轉課堂并不是視頻教學的代名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為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知識內化”過程,才是翻轉課堂的核心和關鍵之所在[1]。因此,翻轉課堂的成功進行需要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學生在課前反饋的問題是課堂活動設計的重要基礎,課堂活動設計的目標是通過課堂活動促進知識內化的最大化。如在教寫感謝信時,由于英文感謝信的寫作更傾向實操性,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考慮通過促進協(xié)作學習的方法來加強實踐練習。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用幾分鐘的時間簡明扼要地解答學生在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講授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按設計好的課堂活動展開教學任務了。英文感謝信的寫作可以設計成這幾項課堂任務:解答學生課前學習碰到的難題,回顧英文感謝信的常用詞匯、句型和寫作格式,布置寫作練習并按要求擬定寫作內容,進行寫作練習及小組成員互評。這時,整個課堂將由學生來主導,讓學生通過個性化學習或者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并不意味著放任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必須隨時關注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展,管控好課堂狀態(tài),確保各個小組都能有效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輔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時候,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實現(xiàn)縮短學生學習差距的目標。
教師在課后將回收的作文進行批改并將意見反饋給學生,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教師根據(jù)每份作文的特點和不足之處,在后續(xù)的教學中給予有針對性地指導并做好總結,完善今后的教學。
(1)主體轉變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翻轉課堂是一種先學后做的模式,學生在課前的自主學習節(jié)省了大量的課堂講授時間。這一模式將移動學習融入到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隨時進行互動,也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2)翻轉提升了課堂的互交性。由于在課前學生已經通過觀看微課對課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學習,在課堂上進行各項活動,如學生提問、教師答疑或者是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等時,學生有備而來,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教師課后對學生的評價可使學生更加客觀地掌控自己的學習情況,隨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因此,翻轉課堂大大提升了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交性。
(3)翻轉課堂的微課短小易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播放的多媒體課件一閃而過,知識點難以突出。微課內容精簡短小,主題突出,一段微課通常只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解說,學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學習,同時,簡短的視頻可以避免視覺、聽覺疲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翻轉課堂的微課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微課視頻一般采用流媒體格式進行儲存,用電腦、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任何移動終端設備都可以觀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地點。微課的暫停和回放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反復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因材施教的目標。翻轉課堂這種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喜好、學習節(jié)奏進行自主調控的學習方式,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1)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翻轉課堂的實施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習目標制作出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視頻,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及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學歷和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但是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視頻制作軟件不熟悉,在錄制教學視頻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無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數(shù)字化資源和優(yōu)質的信息化教學情境。面臨這些挑戰(zhàn)時,很多教師教師都無法繼續(xù)堅持翻轉課堂的理論,想打“退堂鼓”,重新回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挑戰(zhàn)。翻轉課堂的實施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微課程的學習,并借助教學視頻,上網(wǎng)搜索資料,完成課后練習,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然而,當今的社會,誘惑因素尤其是網(wǎng)絡的誘惑因素太多,對學習的干擾很大,在失去課堂監(jiān)管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失去自我約束能力,再加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課堂的翻轉環(huán)節(jié)上,容易失控。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重大困難。
(3)信息技術設備的挑戰(zhàn)。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各種硬件和軟件的支持。無論是教學視頻的制作還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目前國內城鄉(xiāng)經濟水平差別較大,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利用視頻教學資源進行課外自主學習,翻轉課堂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總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思維模式,不僅僅翻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還翻轉了教學模式、教學結構和師生角色,使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了極大的釋放,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個性化教學成為現(xiàn)實。翻轉課堂這種新興的教學理念,不僅對教師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也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要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翻轉課堂還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重建課堂對話。
[1]劉銳,王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5).
2019—12—26
廖錦鳳(1973—),女,廣東大埔人,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講師,碩士。
G642.0
A
1673-4564(2020)03-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