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三中學 滕 丹
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主動開展德育滲透工作,將德育開展得更加符合學生成長發(fā)展,能彰顯出地理學科的特點。初中地理教師不僅要從思想上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而且要給學科德育滲透提供正確的理念和方法支持。筆者認為,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有很多的內容都有利于德育開展,初中地理教師要善于挖掘整理這些寶貴資源,讓德育在地理學科教學中開展得和諧而統(tǒng)一。初中地理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真正尊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特點,要考慮到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以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所面對的思想道德困境,讓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更加切合實際,更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要發(fā)揮學科自身特色,要符合學生的需要。
學生只有對地理學科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專注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不僅如此,學生也會主動地在課下進行拓展式學習,在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更強的主動性,更強的探究意識。地理學科的知識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非常豐富的聯(lián)系,與各學科的知識,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各個細節(jié)元素都有密切關系,因此,教師要注意從生活化的角度整合相關的地理學科資源,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感受到更加豐富的生活元素,以及相互之間的整合。特別是在生活中有很多歌曲,都能非常直接地引入地理學科的教學中來,對我們學習地理學科的知識,產生更具感染力的教學效果。如學習“季風”時我引入了《黃土高坡》中的歌詞:“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問:“歌中唱到了西北風、東南風,黃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東南風、西北風?分別在什么季節(jié)盛行?為什么會有這些風?”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德育滲透開展起來也會更加容易,學生能跟隨老師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特別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在德育滲透工作中可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地理地貌以及人的行為進行深入思考,通過相關素材的收集整理,提高學生道德人文的思考和切身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方法非常巧妙地激發(fā)了教師和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嚴謹、求實的學風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是非常多的,而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認識祖國的大好河山,認識各個地區(qū)的獨特地貌,結合地理學科的科學思維進行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此同時,還可以從思想價值、道德品質教育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提示和引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初中地理學科知識的教學中,經(jīng)度和緯度的問題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例如,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位置的圖中,是“橫緯縱經(jīng)”,如北京的位置是116°E,40°N。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的位置是:103.4°E,31°N,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經(jīng)緯網(wǎng)的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知識與技能。教師也可以順勢地讓學生查找關于地震發(fā)生后,我國在抗震救災方面的一系列舉措和成績,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政府在災害面前的應對能力以及廣大人民群眾互相關懷、互相救助的友愛之情,感受到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彼此合作互助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加豐富的環(huán)境進行團結、友愛、互助等價值觀的體驗和培養(yǎng)。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學到了地理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拓展了原有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的動力,通過積極的學習反饋,增加了學生的自我價值感。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中“地球自轉”的學習時,我讓學生親自去演示地球自轉時晝夜更替的情景,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讓學生自己去講解晝夜更替現(xiàn)象是怎樣產生的。最后讓每一組派一個同學對他們討論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并在全班進行演示。在這樣一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好地進行分工,利用有限的時間,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了團隊學習中的個人價值以及為團隊付出的責任感,并且讓學生能設身處地地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對于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進行合作學習設計,讓學生在課下主動地進行合作學習,圍繞著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地理問題進行合作式探索,并且能主動地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表現(xiàn)得比較固執(zhí),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同學友好合作,所以在小組中也容易發(fā)生矛盾,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地做出干預,必要的時候,采取個別談話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該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水平。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要發(fā)揮學科知識的途徑優(yōu)勢,也要認識到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初中地理教師要發(fā)揮言傳身教的作用,圍繞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要求,給學生打造出和諧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成長氛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產生影響。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地反思總結個人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不足,通過自我批評和自我調整,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主動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我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對于學生而言,學校生活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jù)著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思想價值觀深受教師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教師雖然在專業(yè)知識水平方面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水平,但是在個人修養(yǎng)方面卻存在很多的瑕疵和不足。這樣的教師會給學生帶去負面影響,讓學生從思想上忽視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塑造。對于初中地理教師而言,我們要時刻牢記不能以成績論英雄,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要鼓勵學生樂于助人的行為,要鼓勵學生高尚品德的塑造。我們要特別警惕成績好的學生可能具有的自私自利、侵害他人利益情況的發(fā)生,要及時地進行干預,讓每個學生都能德才兼?zhèn)?,成為真正?yōu)秀的學生。
作為初中地理教師,要善于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組織學科教學,也要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初中地理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科的具體內容將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情境教學、自主學習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地理學科的教學來說,地理人文方面的知識,都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初中地理教師要著重提升學生在地理課堂內外主動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要讓他們把學習地理學科知識與祖國以及人類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樹立崇高的理想。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讓學生能保持更加持久的學習動力。例如,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和視頻給學生呈現(xiàn)出生動的畫面,這比教師純粹理性的知識講解和傳授具有更好的效果。所以,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能顯著地促進學生在地理學科知識學習中的主動性。
總之,面向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考慮到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特點,要發(fā)揮地理學科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導學生扎實地掌握地理學科知識,并且要善于運用地理學科知識去分析道德問題,要重視在地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也要注重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道德學習的榜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帶來更加生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