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今年高考語文的命題來看,對學生課外閱讀知識運用的考查占比有所提升,由此可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大量的閱讀時間,所以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積累,有效掌握文體閱讀和深度閱讀的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農村小學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農村小學;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現(xiàn)階段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大多都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知識的教育。這樣的教學方法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下降,不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除了來源于課堂上所學習的基本知識之外,另一部分還來源于學生的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學生今后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閱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對學生成長帶來的影響非常大。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優(yōu)化改革,新課改的出現(xiàn),隨之明確指出了語文的學科性質,也就是語文閱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并特別指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將是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將有關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之外,還需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主閱讀獲取到更多的知識,進而豐富自我內涵。另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可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極其重要。這對于幫助學生閱讀理解、欣賞能力提升,拓展思維空間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資源匱乏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閱讀內容不僅僅是課本中的內容,更應該通過課外閱讀讀本加強對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但是,農村小學相比城市來說,小學生能夠閱讀到的課外資源有限。學校也受到教學資金的限制,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更換進度慢,很多都是不適宜小學生閱讀的內容。其次,農村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投入較少,很少給他們買一些適宜學生的閱讀文本。另外,雖然學校每周都會開展閱讀相關的興趣活動班,但是僅僅趨于形式,沒有真正從學生閱讀能力的層面多加輔導,使得閱讀課很多時候被作業(yè)輔導,或者其他的學科占據(jù)。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
(二)閱讀教學設計不合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教學活動設計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準備,也是對于課程內容的有效把握。然而在平時的聽課和觀摩教學中發(fā)現(xiàn),許多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花費的時間較少。還有對于閱讀教學的開展設計不合理也是導致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對于閱讀活動的開展較少,這也就無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上對于閱讀教學設計過于隨意,教學設計常常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大相徑庭。
(三)教學方式落后
盡管教育部門在不斷地強調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性,一再地倡導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但是在農村地區(qū)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還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沒有重視對自身教學方式的改善,一味將教學的關注點放在習題的練習上,過度重視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不斷進行習題的練習,而忽視學生是否有掌握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使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反而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的熱情。
三、農村小學良好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策略
(一)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條件
學校圖書館——彌補農村缺乏大型圖書館的不足。首先,學校要建立完善的圖書館管理制度,配備專業(yè)的圖書管理員,將校園圖書集合起來,分類貼上條碼,并輸入電腦進行登記。再給每位學生配備一張電子借閱卡,方便圖書的借閱和歸還。其次,學校應安排每周每班有兩節(jié)或兩節(jié)以上的自由閱讀課,讓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籍,將校園圖書館變成學生的閱讀教室,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興趣。最后,學校要安排固定的借閱時段,讓圖書流動起來。例如,在中午學生休息和下午的點心時間,各班級同學可以輪流借閱圖書,或以班級為單位,定時借閱,按時歸還,兩周一次循環(huán)。如果學校圖書館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其功能和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這將會為農村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起到極大的助力作用。
(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選擇感興趣的閱讀
教師在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適當?shù)剡x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讓學生能夠樂在其中,考慮到學生年齡比較小,對書籍當中好壞內容分辨能力比較差,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與學習課文內容相關的閱讀書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當六年級學生在學習完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小學階段所能涉及到的其他童話類故事《愛麗絲漫游記》《騎鵝旅行記》等等,都能夠讓學生結合所學習的課文內容提高自己的閱讀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了解中外更多的優(yōu)秀名著。這樣教師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閱讀有營養(yǎng)的書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展開閱讀知識的教學。
(三)采取小組合作閱讀,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很多時候,閱讀效果的達成是需要在學生之間良好的閱讀互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的模式更加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組合作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通過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把控。更進一步體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教育提倡的合作意識,不僅增強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有效運用,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有效互動,碰撞出不一樣的思維火花。以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能夠及時的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大家交流,這樣對于互相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一方面通過這樣的閱讀方式,提升了自己在閱讀活動的思想交流,使得能夠得到快速的鍛煉。另一方面,也開拓了學生的閱讀視野,為以后的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用葉圣陶先生的話說,就是在于養(yǎng)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養(yǎng)欣賞文字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語文教學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在當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遵循新課程標準,以現(xiàn)有教材為依托,探索新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賴錦群.淺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9(05):137-138.
[2]劉婷.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對策[J].考試周刊,2019(12):52.
[3]史佳躍.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研究[J].讀寫算,2019(04):116.
作者簡介
譚朝有(1981.10.15—),性別:男,民族:漢,籍貫:貴州省遵義市,學歷:大專,單位:遵義市播州區(qū)馬蹄鎮(zhèn)馬蹄小學,職稱:小學一級,研究方向:《農村小學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