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雙
摘? ?要:小學是學生系統(tǒng)接受數學教學的開始,學生形成的數學觀念,掌握的數學思維和方法都將影響他們今后數學素養(yǎng)的構建,所以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至關重要。當下,游戲化教學越來越受小學數學教學的青睞,它不僅符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性格特征,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以更加輕松的方式理解知識,增強學科能力。所以,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需要將其與數學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相結合,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實踐。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應用;原則
一、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數學是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而且大量的計算需要保持嚴謹性,這使得學習過程枯燥、復雜,如若學生沒有從中找到樂趣,缺乏有效方法的指導,很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并影響今后的數學成績。所以,應用游戲化教學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將繁雜、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更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通過巧妙、豐富的情景來吸引學生參與,使學生從中發(fā)掘數學的魅力,以建立長久的學習動力。
(二)多樣性原則
傳統(tǒng)教學由于單一性和模式化的教學手段而影響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課堂教學效率較低。采用游戲化教學則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凝聚學生的注意力,但游戲存在豐富的類型,不同的游戲對于學生的影響各不相同,部分可以開發(fā)智力,部分則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如若教師采用同一種游戲教學方式,學生的興趣會逐步降低,能力同樣無法得到明顯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需要遵循多樣性原則,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不斷地設計豐富多彩、趣味多樣的游戲教學方式,讓課堂始終保持新鮮感,以在不同的層面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游戲
教學內容是應用游戲化教學的核心參照,要保證學生理解知識、并有效掌握,則需要根據實際的數學知識來精心設計游戲,在學生經歷游戲的過程中啟發(fā)思維,幫助學生一一突破繁雜的知識點。首先,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材進行分析,確立基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框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充實教學過程。然后針對性設計游戲,依據教學重難點選擇合理的游戲模式,讓游戲和教學內容能夠充分融合。其次,要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數學能力。不同階段的學生數學基礎和經驗會發(fā)生明顯的轉變,在開展游戲活動時需要保證游戲可以受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中掌握切實有用的方法技巧。比如低年級的小學生要設計生活化強的游戲,結合學生的愛好,構建可以引發(fā)學生回憶的游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形象化、直觀化方式來理解知識;而高年級的小學生,需要設計探究性和綜合性較強的游戲活動,使學生通過鍛煉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依據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
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不同,數學課堂通常由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組成,其中包括課堂導入、課中探討和練習以及課后復習鞏固,學生由于基礎知識和能力具有差異性,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會面臨多樣的困難。所以,教師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針對性地設計游戲,使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習效果。首先,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由于初步進入課堂,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處于振奮階段,課間玩鬧的愉悅狀態(tài)仍舊存在,為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運用與學生興趣愛好相關的游戲來導入新課,比如拼圖等直觀化的情景游戲,可以充分喚醒學生的經驗意識,讓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在思維上平穩(wěn)過渡至課堂;其次,課中教學時,學生在面對長時間的知識輸入以及難點知識的理解,會在思維和注意力方面出現(xiàn)疲弱狀態(tài),這時教師則需要組織具有挑戰(zhàn)性的探究性游戲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競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最終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通過教學目標應用具有發(fā)展性的游戲
小學數學課堂對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最終目的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習效能。那么教師要從學生的客觀需求出發(fā),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鞏固內容,全面強化數學素養(yǎng)的游戲,使學生真正能夠從游戲教學中受益。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并總結所學內容,構建系統(tǒng)性的邏輯思維和知識框架,但小學生認知能力較低,知識經驗和總結經驗不足,很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借助游戲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對于數學知識的鞏固,除了公式定理的掌握,還包括諸多例題和習題,為了防止學生出現(xiàn)乏味、喪失興趣等問題,可以在鞏固練習中運用數字游戲,以競爭或者是合作的方式完成練習,在活躍的情景中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課程總結需要學生對一節(jié)課或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整體串聯(lián),在腦海中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在班級中分享,開展互動交流游戲,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總結的內容,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具有現(xiàn)實應用意義,無論是興趣的調動,還是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知識內容的理解都具備較強的影響力,所以要在遵循趣味性、多樣性、合理性的原則上在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應用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目標的引導作用,通過與教材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生認知規(guī)律相結合,設計具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以保證學生思維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需要組織綜合性強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數學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陶懷福.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281.
[2]冉瑞彪.寓教于趣,寓學于樂——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