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薇
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除了具備專業(yè)的教學素質(zhì),還應(yīng)當具備溝通藝術(shù),并有效利用溝通和交流實現(xiàn)對班級的管理,增進師生關(guān)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本文首先分析了溝通藝術(shù)的重要意義,通過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jié)合;蹲下身體,平等交流;心平氣和,呵護學生心靈三方面探討了溝通藝術(shù)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策略。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溝通藝術(shù);應(yīng)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25.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65-01
不可否認,在生活中,溝通交流無處不在。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溝通都是一門藝術(shù),掌握好溝通藝術(shù)能夠增進感情,解決矛盾,達成目標。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做好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即學會溝通,學會與學生溝通,學會與家長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溝通藝術(shù)的重要意義
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老師,應(yīng)該是學生的“良師”,更應(yīng)該是學生的“益友”。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wù)。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總會頻繁遇到一些在校內(nèi)外多次發(fā)生違反校規(guī)校紀、不遵守社會公德、在學生群體中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我們稱這種學生為行為不良學生。他們的不良行為表現(xiàn)為:欠交作業(yè)、照抄作業(yè)、違反課堂紀律、考試作弊、遲到曠課、破壞公物、打架斗毆、癡迷網(wǎng)吧等。小學生出現(xiàn)這些不良行為,多數(shù)是在無意之中造成的,往往與他們學習成績較差、自制力不強、是非判斷能力較差有較大的關(guān)系。班主任在幫助他們糾正這些不良行為時,要以談話為主,讓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主動改正。孟子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班主任在與行為不良學生談話時,一定要掌握巧妙的談話藝術(shù),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目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溝通藝術(shù)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策略
(1)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jié)合
陶行知先生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學生,被校長陶行知發(fā)現(xiàn)制止后,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當這名學生惴惴不安地站在校長面前等著挨罵時,出人意料的是,陶行知先生卻用四塊糖果巧妙地化解了孩子與校長之間的鴻溝,又讓這名男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達到了批評教育的目的。在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勢必會遇到許多類似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一味的對學生責罵,學生由于害怕,也許會三緘其口,任由班主任批評。班主任也會因此失去了解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動機的機會,起不到有針對性的批評效果。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班主任在對行為不良學生進行教育之前,一句贊賞的語言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關(guān)愛,從而敞開心扉,樂于與班主任進行交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如陶行知先生一樣,撇開學生當前所犯的錯誤,從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入手,展開話題,或者從行為不良學生的所作所為中,挖掘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處作為切入點。亦可以從行為不良學生近段時間的變化過程中找出他進步的表現(xiàn)給予贊賞,還可以從學生具備的優(yōu)勢入手進行表揚??傊?,對行為不良學生的贊賞,可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談話氛圍,從而展開層層剝繭式的啟發(fā)教育,起來事半功倍的作用。
(2)蹲下身體,平等交流
其實,眼神的溝通有時勝過千言萬語的教育。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蹲下身體,并不僅僅是身體的蹲下,而是心靈的蹲下,在內(nèi)心里向?qū)W生發(fā)送出地位平等的信息,從而成為開啟學生心扉的一把鑰匙。所以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痹趯π袨椴涣紝W生進行教育時,有的學生因為對班主任的畏懼,而主動承認錯誤;而有的學生正因為畏懼而隱藏錯誤。倘若班主任沒有那份智慧與學生“斗智斗勇”,讓學生的錯誤僥幸“過關(guān)”,勢必會讓學生感到沾沾自喜,從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造成這一切的,是班主任高高在上的地位使然。要使行為不良學生真正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教育,只有放下班主任的架子,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而要做到平等,前提條件就是蹲下身體與學生進行交流,讓身體上的差異不再對學生構(gòu)成高高在上的感覺,并將小學生視為獨立平等的個體,尊重學生,只有如此,學生才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教育。
(3)心平氣和,呵護學生心靈
班主任在看到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一般都會想到由此帶來的種種麻煩,往往就會動怒,用刻薄的語言訓斥學生。這樣批評的結(jié)果是越批評,抵觸情緒錯誤反復地犯。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事情的認知或做出的行為難免有失偏頗,有的學生由于認知偏差無意犯錯,而有的學生可能是為了吸引教師注意,尋求教師關(guān)注,學生在自卑的同時更希望得到班主任的重視,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且由于小學生自制力較差,明知不可以犯的錯誤,但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腳。犯了錯后又萬般后悔,害怕被班主任認定為差生。所以,小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一般都沒有特別惡劣的動機。教師更應(yīng)給予學生關(guān)愛,呵護學生心靈,只有在保護了學生心靈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談話教育, 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從而樂于改正其錯誤。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無論我們是將溝通看作是一門學問,還是一門藝術(shù),都需要在實踐行動升華和提高。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積累出溝通的經(jīng)驗,提升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提高班主任自身的溝通能力,感受溝通藝術(shù)。
參考文獻
[1]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6)
[2]廖麗民.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