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玉,曲 彥,管芝玲,陳 穎
(1.青島大學護理學院,山東266000;2.青島市立醫(yī)院)
腸造口術是外科常見的手術之一,需要進行腸造口手術的疾病有低位直腸癌、腸外傷、腸壞死、腸梗阻、炎性腸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小兒先天性畸形、膀胱腫瘤等,我國現(xiàn)已有造口病人超過100 萬例,每年新增病人約10 萬例,且呈逐年上升趨勢[1]。腸造口術是指在腹壁上做人為開口,并將一段腸管拉出開口外,翻轉縫于腹壁,代替肛門行使排便功能[2]。腸造口術后病人排便功能改變,且25%~60%的病人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提高醫(yī)療系統(tǒng)的整體成本[3]。造口護理管理(ostomy care nursing management,OCNM)是為造口病人提供醫(yī)療服務的中心組成部分[4]。OCNM 可以優(yōu)化護士教育路徑,改善病人臨床結果[5]。自我效能(self-efficacy,SE)由社會學習理論創(chuàng)始人Bandura[6]提出,是指人們對自己在特定環(huán)境下執(zhí)行特定行為能力的信心。將Bandura 對自我效能的定義運用于OCNM 領域,可將造口護理管理自我效能定義為護士對自身能力在造口管理中獲得成功的信念[7]。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可以影響一個人面對挑戰(zhàn)時的行為、動機和方法[8]。自我效能調節(jié)知識與行動之間的關系,因此是護理行為的一個有形的和可改變的預測因子[9-10]。然而,目前測量造口護理管理自我效能的評估工具較少,意大利Federica Dellafiore 教授以Bandura 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于2019 年研制了造口護理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Measuring Scale for Ostomy Care Nursing Management,SE-OCNM),本研究旨在對SE-OCNM 量表進行翻譯和跨文化調適,并評價其信效度,為我國護士在造口護理管理領域的自我效能提供可靠的測評工具。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 年9 月—10月青島市3 所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的臨床護士257 人。納入標準:①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且入職>1 年;②接觸造口病人并為其提供相關護理;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研究期間未在崗護士。根據(jù)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樣本量估計,要求條目數(shù)與樣本量比值為(1∶5)~(1∶10),考慮到可能有15%的無效問卷,本量表共24 個條目,最終估計樣本量為141~282 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原量表情況 SE-OCNM 量表為護士自評量表,包括臨床評估、關系和教育、團隊合作3 個維度,共24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 分為完全不符合,5 分為完全符合,總分24~12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士在造口護理管理領域的自我效能越好。原量表信效度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 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7.6%,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78,各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757~0.973。
1.2.2 量表的漢化 本研究獲得原量表作者授權后,嚴格采用Brislin[11]翻譯模式對量表進行翻譯和文化調適。①正譯:邀請2 名護理專業(yè)研究生,各自獨立翻譯原量表,研究者與2 名翻譯者共同討論,綜合分析后形成翻譯版A1。②回譯:邀請臨床護理專家和大學英語老師各1 名,2 人均有海外工作、生活經(jīng)歷且未接觸過原量表,分別將翻譯版A1 回譯成英文,研究者與2 名回譯者共同討論,形成回譯合并版。由以上研究者共同將回譯合并版與原始量表進行對比,找出差別較大的條目,認真修改、調適翻譯版A1,形成SE-OCNM翻譯版A2。③專家咨詢:邀請8 名造口護理專家對SE-OCNM 量表翻譯版A2 進行文化調適,調試后形成翻譯版A3,使其適合我國的文化環(huán)境,并評價其內容效度。專家納入標準: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10 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從事造口護理相關工作。④預調查:隨機選取30 名臨床護士進行預調查,研究者本人一對一使用翻譯版A3 進行評估,量表填寫完畢后,詢問護士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和文化調試,形成最終版本的中文版SE-OCNM 量表。
1.2.3 量表修改 有專家認為條目4 和條目5 中的“造口護理裝置”表述模糊,應具體指明是哪些造口護理裝置,遂條目4 修改為“我可以根據(jù)病人的臨床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造口袋和造口底盤”,條目5 修改為“我可以正確使用現(xiàn)有的造口護理裝置(造口粉、防漏條、防漏膏、防漏貼環(huán)、皮膚保護膜等)”。另外,有專家指出,翻譯量表一定要用詞準確,遂將條目20“我可以查證和指導病人在造口護理中獲得的能力”調整為“我可以監(jiān)督并確認病人在造口護理中獲得的能力”。還有專家從量表語言應通俗易懂的角度考慮,建議將條目9“即使材料不充分或造口衛(wèi)生中使用了不合適的材料,我依然可以預防造口護理并發(fā)癥”修改為“我能夠預防造口護理過程中由于材料不充足或不合適等原因導致的造口護理并發(fā)癥”。經(jīng)預調查,護士均反饋量表條目清晰,易于理解,符合我國的語言和文化環(huán)境。
1.3 調查方法 研究者在征得醫(yī)院護理部領導的同意和配合后,運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向研究對象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強調按照自身情況如實填寫,采用匿名答題的方式,將量表鏈接發(fā)送給臨床護士,填寫完成后直接上傳結果。隨機選取30 名臨床護士2 周后重復測量,評價量表重測信。本研究回收問卷307份,其中有效問卷257份,有效率為83.7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①條目分析:選用臨界比值法(CR 值)和相關系數(shù)法。臨界比值法又稱極端值法,首先計算量表各條目的總分,將總分由高到低排序,前27%和后27%分別為高分組和低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比較高低分組得分差異,刪除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或CR 值<3的條目。相關系數(shù)是通過計算各條目與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性求得,刪除相關系數(shù)無統(tǒng)計學意義或相關系數(shù)<0.3 的條目。②效度分析:分為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內容效度采用專家咨詢法,分為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item-level CVI,I-CVI)和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scale-level CVI,S-CVI)。結構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刪除因子載荷<0.4 或存在交叉載荷(在多個因子上載荷>0.4 且差值<0.2)的條目[12]。③信度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為計算總量表及各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及折半信度,重測信度為隨機選取30名臨床護士,間隔2 周后重測,評價量表重測信度。
2.1 臨床護士一般資料 257 名護士年齡(34.13±6.67)歲,工作年限(12.26±8.63)年,其他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臨床護士一般資料(n=257)
2.2 條目分析 中文版SE-OCNM 量表各條目臨界值為7.960~35.036(P<0.05)。量表各條目與量表總分相關系數(shù)為0.427~0.865(P<0.05)。
2.3 效度分析
2.3.1 內容效度 本研究共邀請8 名造口護理專家評價量表的內容效度,年齡36~54(47.25±5.33)歲;工作年限14~35(27.38±6.30)年;本科7 人,碩士1 人;副高級職稱6人,正高級職稱2人。采用4級評分法,1分為不相關,2分為弱相關,3分為較強相關,4分為強相關。I-CVI為0.75~1.00,S-CVI 為0.979。
2.3.2 結構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 值為0.955,Bartlett's 球形檢驗值為4 780.717(df=276,P<0.001),說明量表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提取特征根>1的3 個公因子,分別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29.216%、24.859%、10.248%,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4.323%。所有條目因子載荷均>0.4,條目10 在兩個因子上載荷量均>0.4,經(jīng)課題組討論將其歸類于載荷量較高的因子中,與原量表歸類相同。除條目11 外,所有條目都進入各自因子范圍,條目11 在因子3 上的載荷量>0.4,應將其歸類于因子3,考慮到其現(xiàn)實意義,仍按原量表歸類于因子2。最終形成臨床評估(10 個條目)、關系和教育(12 個條目)、團隊合作(2 個條目)3 個維度、24 個條目的量表,與原量表相同,見表2。
表2 中文版SE-OCNM 量表因子載荷
2.4 信度分析 中文版SE-OCNM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 數(shù) 為0.961,各 因 子 的Cronbach's α 系 數(shù) 為0.645~0.954,折半信度為0.899,重測信度為0.973。
3.1 中文版SE-OCNM 量表具有較好的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所測量到的結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內容的程度,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本研究從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兩方面對量表進行評價。內容效度反映各條目是否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一般認為,I-CVI≥0.78、S-CVI≥0.90 即可認為測評工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13]。本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SE-OCNM 量表I-CVI 為0.75~1.00,S-CVI 為0.979,說明內容效度較好。結構效度是指實驗與理論之間的一致性,即測量工具是否真正測量到假設的理論。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提取3 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4.323%,各條目因子載荷均大于0.4。其中,維度3 只包含2 個條目,盡管一些作者認為一個最優(yōu)維度至少包含3 個條目,但是最近的報告表明,當2 個條目高度相關且與其他維度中的條目關聯(lián)較弱時,這2 個條目足以表達一個維度。另外,條目11在維度3 上的因子載荷>0.4,但考慮到研究人群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差異,且條目11 更傾向于描述護患之間的合作關系而非護際關系,故仍將其歸類于維度2。
3.2 中文版SE-OCNM 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 信度是指測量工具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一般而言,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0.8,分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0.6,則可認為信度較高[14]。本研究結果顯示,中文 版SE-OCNM 量 表 各 維 度 的Cronbach's α 系 數(shù) 為0.645~0.954,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61,原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78;折半信度為0.899,重測信度為0.973,說明量表具有較好的時間穩(wěn)定性。
3.3 中文版SE-OCNM 量表的應用前景及意義 提高自我效能的教育策略必須建立在有效和可靠的情境特異性自我效能測量的基礎上[15],因此,在OCNM 領域進行自我效能感的測量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研究方向,這種用來識別特定教育需求的測量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非基于證據(jù)的實踐。除教育潛能之外,情境特異性自我效能的測量是護理研究的關鍵。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在很多環(huán)境中使用自我效能的測量,從組織研究[16]、臨床話題[17]到教育研究[18]。SE-OCNM 量表測評護士造口管理自我效能的現(xiàn)狀,了解護士造口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制定提高自我效能的個性化教育方案;有助于揭示造口病人臨床結果與護士自我效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促進相關護理研究的發(fā)展;有助于提高護士自我效能,改善病人臨床結果,包括維持造口周圍皮膚的完整性、減少造口相關的并發(fā)癥、縮短病人住院時間、提高病人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
中文版SE-OCNM 量表包含3 個維度,共24 個條目,信效度較高,符合測量學要求,可以有效地評估護士在造口護理管理領域的自我效能,推動與造口相關的護理教育、臨床課題及護理科研的發(fā)展。然而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樣本單一,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跨地區(qū)抽取目標人群,進一步驗證量表的科學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