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艷
【關鍵詞】閱讀;課程;微課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員園園緣原遠園園怨(圓園圓園)員源原園園緣圓原園圓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的閱讀途徑越來越多元化,屏讀逐漸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閱讀方式。如何不脫離時代背景,把屏讀與紙讀結(jié)合起來,把閱讀定在“C位”,成為我們閱讀之路上的難題。于是,我們開啟了一段“微課+”模式的實踐探索。
如何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書籍呢?簡短而精致的“微課”再合適不過。我們依托學校整本書閱讀的平臺,組建團隊進行學習、研討、交流,以保證微課制作的質(zhì)量。整本書閱讀微課,除了要有信息技術的支撐,更為重要的是它的腳本設計,教師必須在讀通、讀透整本書的基礎上,編制腳本、形成初稿、互提意見、反復修稿……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細化加工后,才能呈現(xiàn)出一節(jié)容量有度、結(jié)構有序、語言有質(zhì)的整本書閱讀微課。我在制作《藍熊船長的13條半命》這本書的微課時,發(fā)現(xiàn)這本書雖然想象奇特、腦洞大開,但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仍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微博,我試著聯(lián)系了這本書的譯者李士勛老先生,幸運的是,李老師回復了我,他說:“告訴學生可以任意翻開一頁讀十分鐘,讓學生講述看到了什么。引起閱讀興趣很重要……”于是,我將李老師的這段話放入了微課中。
在實踐中,我們選擇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目,分年齡、分學段制作成整本書閱讀微課。通過微信公眾號,《瑪?shù)倌取贰端{熊船長的13條半命》《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一節(jié)節(jié)生動的閱讀微課在學生、家長和教師中推廣開來,既避免了學生盲目無緒地閱讀,也改變了教師和家長“赤手空拳”的窘境,為我們的閱讀之路帶來了綠洲般的清新與清涼。
微課只是“激趣”還遠遠不夠,還要合理地用在閱讀課程中。我們嘗試在教學中大膽使用微課,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和策略的引領和點撥,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如我在執(zhí)教《我親愛的甜橙樹》整本書導讀課時,使用了這本書閱讀微課中的一小段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用猜測和聯(lián)結(jié)的策略展開閱讀;在《時代廣場的蟋蟀》教學中,我利用微課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在《女巫》的教學中,我利用微課呈現(xiàn)思維導圖,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潤物無聲,就這樣,讀書之道走進了學生靜謐的讀書時光。
艾登·錢伯斯告訴我們,在整個兒童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該做好“提供、刺激、示范和響應等工作”。于是,我們借助微課,邀請各學科教師成立閱讀團隊,共讀一本書。在《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的閱讀微課中,我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
英語老師說:“書中有很多中國元素、中國味道呢!……孩子們,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要好好琢磨琢磨這部分中國元素哦!”
音樂老師說:“當報攤失火后,白利尼媽媽認為他是不祥之物,要讓他滾蛋時,他演奏了一首很特別的曲子。你也可以去欣賞一下這些曲子,讓音樂成為生命的底色?!?/p>
…………
以微課為抓手,全學科教師共同推開群體閱讀之門,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的,是綿延不絕的美麗風景和精妙絕倫的閱讀盛宴。
(作者系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語文教師,揚中市青年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