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教師的“一言堂”,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也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諸多教學公開課,觀摩課上以及我們常規(guī)教學過程中,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主要環(huán)節(jié),但在聽課與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較多,并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怎樣才能保證合作的有效性就理所當然地擺在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面前了,筆者通過學習及自己的親身體驗,認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來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3-079-2
目前合作學習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已有事實證明: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新型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然而也有一些英語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培養(yǎng),教學效果并沒有得到提高。正是由于這些問題,使目前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合作模式陷入困境。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現(xiàn)提出下列策略。
一、提高高中生對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認知,并樹立積極的合作態(tài)度
進入高中以來,學生整天面臨著高考壓力,對于他們來說,英語的學習就是不斷地記憶,不斷地做題,這種對英語學習的錯誤認知無形中束縛著學生互相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該向學生宣傳合作學習的基本含義,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利用小組成員間的互助來促進學習,根據(jù)小組的整體成績進行評價,最終達成共同教學目標的活動。事實上,只有當學生了解了合作學習的內涵,才能真正意義上進行有效地合作學習。其次,作為合作學習的指導者,教師應該擔負起正確引導合作學習方向的使命。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多給予不善言辭的學生鼓舞和關注,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在合作中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進而逐漸地消除性格內向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同時也逐步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當這部分學生樹立積極的態(tài)度后,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自然會受到極大的感染,進而整個小組的合作氛圍和意識也隨之上升。最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所獲得的各種合作技能,如表達能力、傾聽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無論是對今天的學習還是對在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合作態(tài)度,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合作技能。
二、高中生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中加強分組的科學性,分工的明確性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都是一種新的考驗,這需要師生雙方在課堂中做到相互合作、相互適應,共同發(fā)展。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合作狀態(tài),教師必須意識到分組的科學性和分工的明確性,在分組和分工過程中要事先考慮到高中學生自身所存在的個體差異,然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所具備的實際能力開展高效的小組合作活動。
首先,推行“組內異質”的科學分組。很多教師認為隨意地將幾個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里,給他們一個學習任務,進而就能產生一定的合作效果,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事實表明只有當小組成員清楚教師期望他們做什么,以及他們如何去完成時,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潛力才能被最大化地挖掘出來。我國教育專家盛群力教授也指出:“合作學習通常都采用異質分組,即小組中各個成員存在性別、學科成績、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差異。與此同時,作為教師在分組時一定要考慮到一些其他因素,如學生的性格、脾氣等差異?!币虼耍挥挟斀處煾鶕?jù)“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科學分組原則,才能確保每個小組優(yōu)中差組合,發(fā)揮各個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保證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相當,進而展開科學公平的競爭。
其次,突出組內分工的明確性。教師指導學生在組內進行明確的分工,鼓勵每個學生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有事可做,最大化的發(fā)現(xiàn)和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這樣就能保證分組后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組內成員分工時,盡管表面上看起來各自的目標和任務有所區(qū)別,但是最終為了達到全組的共同目標,大家都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因而,成員之間自然而然形成了相互幫助相互配合的氛圍。明確的小組分工不僅增加了合作的有效性,更加激發(fā)了組內成員參與合作的積極性。除了明確的組內分工,教師可以在每一個合作小組內培養(yǎng)一個組長,該同學不僅要有責任心還要具備協(xié)調溝通能力。要積極向教師反饋本組任務的進展狀況,提醒教師多鼓勵組內的弱勢學生,以求組內成員共同提高。
三、增強高中生合作目標意識,鼓勵教師創(chuàng)設價值問題
合作學習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旨在提高學生課堂效率的學習方法,因此,為了確保其不流于形式,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中進行合作。教師在創(chuàng)設價值問題時,首先對教材要有深刻研究,了解教學的重難點,使合作的問題設計難易適中,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fā)展規(guī)律,能啟發(fā)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同時調動學生不斷整合和重組大腦里的相關信息,最終形式自己獨特的見解。最后,有價值的問題意味著經過合作討論后,學生能從這些問題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全面的思維角度。
四、規(guī)范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指導作用
首先,教師要了解自己在課堂合作學習中的身份和地位,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主要承擔著設計教學內容并且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在合作過程中還承擔著其他多重角色,如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以及參與者等。他們最主要的責任是確保整個合作過程的順利完成,并及時鼓勵學生在接受新授知識時能夠從容面對。其次,教師必須明白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期待。同時,教師也要分辨清楚合作學習與競爭學習以及個體學習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找到共同點同時也要弄清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在進行比較后要明確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性。最后,教師必須意識到幾個學生在一起討論問題并不是合作學習,因而也不會產生期望的學習效果,課堂中只有充分運用合作學習小組的不同方法才能發(fā)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作用,最終達到小組合作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置合作學習內容時,不僅要把學生的實際水平考慮在其中,還要預測到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障礙以及合作所需要的時間等各種因素??偠灾?,沒有教師的規(guī)范指導,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過程必然是一盤散沙,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建立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合作學習的多元化評價不僅能調動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營造出學生間相互學習和欣賞的積極氛圍。要想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首先,提倡合作學習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組內成員互評、組與組之間的互評以及教師對個體學生和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等各種形式。只有通過主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才能全面反應出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各項能力運用和發(fā)揮,也只有通過主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才能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升。
其次,注重合作過程和合作成果的共同評價體系,任何一方的忽視都可能導致評價的不完整。眾所周知,合作學習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因此,關注對小組合作過程的評價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對過程的評價也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改進的方向和措施。除了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教師在合作學習結束后,把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最終的評價,不僅加強了小組間的合作競爭意識,也培養(yǎng)了小組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最后,教師應依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做出針對性的等級評價。有發(fā)言精彩,表述清晰的評價,有合作協(xié)調,小組互助的評價,也有成果展示,材料全面的評價。同樣,針對小組合作不佳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對小組的整體評價來進行調控,讓小組中的所有成員明白,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整體”,只有所有人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奮斗努力了,合作學習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活動時要力爭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堅持多給予學生正面評價,使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中受到激勵,進而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玲.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處理建議[J].傳記文學選刊,2013(03).
[2]盛群力.小組互助合作學習革新評述[J].外國教育資料,1992(02).
[3]張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基本策略探究[J].民主教學,2017(05).
[4]王淑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實驗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5]陳斌青.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青海教育,2019(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中學,江蘇 儀征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