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學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如今不再是那個缺文具缺教學設施以及教學老師的時代,人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對知識的精確性有效性也變得越來越重視。新課改的提出就對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將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相結合相創(chuàng)新。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政治學習對一個學生的思想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學應當?shù)玫綄W校的深度重視,通過政治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提升。但是,根據(jù)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當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此種情況并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提升與發(fā)展。因此,本文就根據(jù)目前高中的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政治的具體教學方法。
一、 當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教學策略不夠新穎
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提出,但是不少教師仍保持著原來的教學習慣,一味地為學生灌輸課本基礎知識,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對政治學習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而教師這樣做的后果,便是將高中生培養(yǎng)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書呆子,以學習為學習,而這樣的學習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并且,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政治課堂產(chǎn)生厭倦,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更不利于初中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就要懂得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使自己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為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對政治課堂的熱愛。那么教師應如何提高自己政治課堂的教學有效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本文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二)教師固守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不善創(chuàng)新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剛剛接觸到政治學習,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有效引導,一味地追求課堂任務式教學模式和教條式的教育方式,這樣不僅不能夠讓同學們快速投入課堂,沒有上課興趣,同學們就很難真正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如此一來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教師的教育成果也難以得到體現(xiàn),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學會與時俱進,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使課程與教學相整合,學會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策略。
(三)政治學科本身的局限性
政治作為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學習的內容不免大多都是條條例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必須使政治教學更加有趣,這就要求教師做進一步的改革課堂教育模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同學們在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避免出現(xiàn)一直以來政治課堂中所存在的,由于課堂問題及學習內容枯燥導致同學們不愿意思考,于是對政治課堂充滿了厭倦的情緒。
二、 改變當下政治教學模式的方法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以前教師的教學模式是以課本為重,而政治課本以文字為主,對于政治教學,不少教師采取對課文進行通讀,然后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并要求學生對基礎概念進行背誦朗讀,以此達到對基礎概念的記憶。而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由得就使得政治課堂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這樣枯燥的學習過程,大多數(shù)學生就會不由得對政治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如此在政治課堂上便不能集中注意力,會使學生的成績達不到預期,更無法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來適應時代需求。這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這樣一個數(shù)據(jù)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手機電腦的普及,不僅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更可以在教學方式的改變上提供一個有利的媒介。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將課文與多媒體相結合,并在多媒體之中增添有趣的圖片,以及流行音樂以此來激發(fā)初中生對政治課堂的興趣。而隨著趣味性教學,可以使高中生在政治課堂上增強凝聚力,政治課本上復雜難懂的政治理念也會因為多媒體的應用以及圖片音樂的使用會使這些政治理論變得更加易懂易記,通過政治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提升,這樣便會提高初中課堂政治教育的質量增強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適當增加有趣的教學內容
政治教育是一個廣泛的范圍,教師不應只局限于課本,教師應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本,走向生活,關注國家大事,在國家大事之中了解政治,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政治的理解以及對政治的熱愛,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塑造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祖國的人。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下或者充足的課堂時間之內,為學生播放有關國家大事的新聞以及視頻,在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的愛好的同時來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這樣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政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更會為一個學生以后的政治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如此,便會提高高中課堂政治教育的質量增強政治教育的有校性。
(三)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氛圍
現(xiàn)當代,不少政治課堂教育枯燥無味,教師在課堂上自講自聽,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聽講政治課無法集中注意力,那么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就需要教師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本著共同參與的原則,進行師生互動,學生之間共同討論研讀。例如,老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某些政治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然后讓小組之間選擇最優(yōu)答案,并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最后請全班同學進行解讀,這樣便能在互動之中,無形中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釋放學生的活力。此外,老師也可以布置一下課下作業(yè),在下次上課時,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而對于回答問題好的學生老師應給予獎勵,這樣便會在無形之中在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激勵,相輔相成的氛圍,這樣便達到了優(yōu)化環(huán)境的目的,進而進一步提高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老師應走進學生了解學生
政治教育關乎著一個學生的素養(yǎng),一門好的政治課可以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人才,而教師對學生的政治教育以身作則,走進學生,引導學生。現(xiàn)如今不少教師如以往一樣,明確與區(qū)分教師與學生的身份,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感,其實政治課程最重要的便是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以自身行動教會學生政治道理,培養(yǎng)學生政治素養(yǎng)。因此,在現(xiàn)當代,教師與學生應更多保持一種朋友關系,縮小彼此距離,對政治有關課題進行相互討論。在政治課堂上,教師不應該以讀政治課本為主,應該對政治課堂進行探究、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相結合,了解學生不懂之處,并對其進行耐心講解,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政治素養(yǎng),增強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五)改正教師自身缺點,增強課堂有趣性
不少教師對課堂的定義是嚴謹、認真,在現(xiàn)如今的教學趨勢下,生動有趣才是硬道理。本就枯燥無味的政治課堂如果采取以往嚴謹?shù)慕虒W模式,便會使政治課堂更加乏味。因此,教師可以盡量將自己轉化為一個更加幽默風趣的人,在自己的政治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對一些生硬難懂的道理,可以進行故事導入、謎語導入、游戲導入等方式增強課堂趣味性,在提高自己幽默度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政治課堂的興趣。
(六)課堂中引入案例分析
在政治學習中不免會有很多理論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干巴巴的說教,避免滿堂灌的教育方法。應該給予更加真實有效的事例,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學習,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去聽這節(jié)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政治學科不再成為學生的難題,讓學生更加愿意自覺投身到課堂中去,對于教學成果來說,這樣的實力性教學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一些理論性知識的理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些理論性知識的記憶,讓學生在這一情況下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運用,同時也改善了學生對政治這一學科的認識,使政治課堂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七)教師要注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在課堂上學生永遠都是課堂的主體,避免之前存在的教師以教學任務為目的而采取滿堂灌的教育方法,這樣能夠使學生的特色得到發(fā)揮,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的感受,能夠使學生擁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而且對于課堂效果來說,能夠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以及理解與運用所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讓學生主導課堂,課堂才能夠更加的活躍,課堂效率才能夠充分提高。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思維得到交流,而且能夠使學生思路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園地,避免成為一門枯燥的學科。讓學生愿意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對政治產(chǎn)生好感,由此以來,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大事,就會更有社會責任感。
(八)政治教育注意要引入品德教育
高中生這一特殊的群體,正處于叛逆時期,政治教育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引入品德教育,能夠使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樣能夠使自己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完善自己的人格,優(yōu)化自己的品德,讓自己能夠在這個叛逆的年齡中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我相信如果教師將品德教育同樣融入課堂教育中,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幫助,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很有幫助,像習主席所說的那樣,如果第一個紐扣就系錯了,那么接下來就不可能正確。高中政治教學則顯得尤為重要,高中生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品德融入其中,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三、 結束語
新課改的實施,對教師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師不能以教學為教學目的,在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的興趣愛好以及提高政治課堂有效性的同時,主動引導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努力為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在這一過程之中,需要教師從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學會與時俱進,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使課程與教學相整合,學會繼承與創(chuàng)新,走進學生親近學生,使政治課堂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先念.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631(11):75.
[2]許艷霞.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63.
[3]張圓圓.科學選擇高中政治教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探究[J].成才之路;2017(31).
作者簡介:杜敏,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徐州大屯礦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