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家,筆者認為小學階段我們關注的焦點應該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說好”。學生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收集資源,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來詮釋生活,使學生能夠組織文字,積極交流。由此可見,學生能說好話,是一個“文字整理”的過程。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呢?在我看來,我們需要掌握聽、讀、說、寫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寫作方面,我們應該做出更大的努力。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問題
介紹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學會說話。在人們眼里,說話是一項非常簡單的活動,但小學生要學會說話卻不容易。我們需要學生有觀察的眼睛,有語感,能夠收集語言信息。我們需要學生有情感和思想,能夠產(chǎn)生個性化的感知。在“說”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生理解他們所說的話。然而,筆者認為,要使學生“說得好”,還需要讓學生積極寫作,通過“填詞”提高“說”的能力。要使小學生“過程詞”,就要落實作文教學的目標。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呈現(xiàn)
1、遵循“套路”寫作文。不僅僅是小學生存在這一問題,很多高學段的學生,甚至是成年人也有這一特點,那就是按照“統(tǒng)一模式”寫作文。這一問題必然會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養(yǎng)成。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和心智并不成熟,他們個性天真浪漫,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小學作文,應該寫出真情實感。然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形式化問題十分嚴重,學生雖然掌握了作文的表達技巧,但是卻沒有積極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2、教師缺乏能力。相比其他學段,小學生的向師性更強,在引領學生完成作文寫作活動時,教師的能力仍然會極大的制約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學生的很多問題其實都來源于教師的能力不足。如小學生熱衷模仿,他們最善于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教師,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下,小學生視野范圍越加廣闊,他們開始具有獨立的思維,部分學校甚至開始質(zhì)疑教師的能力。為此,教師必須要發(fā)揮出示范教學作用,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可以真正的信服教師。
3、缺少素材。在小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時,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在筆者看來就是“沒得可寫”。寫作就是將頭腦中的各類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并應用語文技巧來表達,作文素材都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與生活相脫離,那么學生寫出的作品將會毫無生機。在目前的小學作文學習中,學生只能在教室內(nèi)練習,東拼西湊,由于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不足,寫出的作文失去了活力。
4、教師點評不到位。寫,很多學生都能完成,但是,要想一次比一次寫的好,還需要教師積極地點評。也就是說,為了實現(xiàn)寫作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學點評在整個教學課堂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通過教學點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此提高教學的效果。但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總是以教師為中心。在課堂上,教師設計題目后讓學生寫作,但是對于學生的寫作如何往往是一帶而過,并沒有去詳細的分析、點評。這樣,就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文創(chuàng)造技巧。
二、方法分享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喜歡寫自己覺得有趣的內(nèi)容。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想順利開展寫作教學,就需要應用這種學情。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一項主要原因,要想讓學生寫出好作文,教師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多媒體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輔助工具。在傳授寫作內(nèi)容時,教師不能單一的進行講解,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傳達,多媒體中的資料生動趣味,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事實證明,這種生動、直觀的展現(xiàn)方式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更好的心靈感受,活躍學生的思維,最終提升他們的寫作技能。
2、培養(yǎng)閱讀習慣。讓學生“好好說話”,就需要學生扎實語言基本功。在這一過程中,吸收信息與分享信息同樣重要,閱讀就是學生搜集語言信息的最佳方法。小學生可以選擇的課外閱讀素材非常多,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興趣與認知特點的課外閱讀素材,分析作者意圖與中心思想,標出閱讀素材的優(yōu)美語句,合理選擇課外讀物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監(jiān)督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督促學生達到標準要求。
3、與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寫作過程中,學生寫的是什么?自然是生活。學生學習語言的目標是什么?自然是在生活中應用?;诖?,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與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學生才能寫出“作品”。小學作文教師,必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根據(jù)學生心理發(fā)展需求來提供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小學寫作素材要源于生活,服務與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生活素材的提取方式,用自己的觀點將其表達出來,并主動為學生傳授生活素材的觀察方式。
4、優(yōu)化批改環(huán)節(jié)。批改的目標,除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技巧,為學生實現(xiàn)“深加工”提供幫助。作文批改必須及時,能夠一鼓作氣地將其批改完成;作文的講評是作為批改的發(fā)展,同時也是作文訓練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我們引領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聽讀說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寫作教學對于實現(xiàn)“文字精加工”這一目標有極大的價值。因此,筆者認為,小學階段我們要關注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讓語文融入生活——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 胡景林.成才之路. 2012(05)
[2]關于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的實踐研究[J]. 矯立紅.赤子(上中旬). 2017(05)
四川省阿壩縣茸安鄉(xiāng)中心小學?巴扎達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