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疫情下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學習效果的比較分析
      ——以《教育學基礎》課程為例

      2020-06-28 07:48:26李曉巖柳麗娜張坤穎李福華
      關鍵詞:學習效果教學效果問卷

      李曉巖,宋 勇,柳麗娜,張坤穎,李福華

      (1.淮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2.淮北一中,安徽 淮北235000;3.安徽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高等教育教學工作,2020 年2 月4 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1]?;幢睅煼洞髮W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化手段,充分發(fā)揮高等教育信息化優(yōu)勢,全面組織實施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確保學校新學期各項教育教學目標如期實現(xiàn)。其中,此次疫情下的《教育學基礎》是該校師范專業(yè)核心課程,授課對象為一千五百余名師范生,在學校教務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督促下,授課教師端正態(tài)度、認真執(zhí)行學校線上開課文件的要求,線上開課率達到100%。早在2019 年10 月8 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要求著力打造一大批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金課”,推動課堂教學革命[2]。此次疫情下全面開展的網絡教學一定程度上為推動《教育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重大機遇。作為新生事物,該門課程的線上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面臨較大挑戰(zhàn),為及時了解學習效果、后續(xù)提高學習效果、促進教學改革,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歸納疫情下的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傳統(tǒng)教學的學習效果的各自優(yōu)缺點,嘗試構建出適宜高校教學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一、問題提出

      1.教學效果已成研究的熱點

      在中國知網CNKI 中以“網絡教學效果”為主題進行文獻檢索,共有2969篇中文文獻(檢索時間截至2020年5月3日),全部檢索結果分析,從總體趨勢看,呈逐步上升的態(tài)勢。之后對文獻各主題分布進行比較分析(如圖1所示),發(fā)現(xiàn)以“網絡教學”為主題的研究最多,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題的研究最少,但以“教學效果”和“混合式教學”為主題的研究一直呈上升的趨勢增長,且在最近幾年中對以“教學效果”為主題的研究最多,特別是2018年以來的研究,已經超過了對以“網絡教學”為主題的研究,二者之間的距離也在縮短并形成了交叉點,說明當下的學者越來越關注從教學效果來研究各種模式下的教學,越來越關注各種模式下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在這2969 篇中文文獻中,以“網絡教學效果”為主題相關度高的前200 篇中文文獻為樣本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形成關鍵詞共現(xiàn)網絡圖(如圖2所示)。從圖中顯示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學效果、學習過程、教學互動、課堂教學、網絡教學、自主學習、學習效果、問卷調查、翻轉課堂等方面,在這個主題下的研究內容關注最多的是教學效果,其中與教學效果聯(lián)系度較高的有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學習效果、網絡教學資源、翻轉課堂等,顯然當下對線上、線下或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效果關注度較高,對學生在網絡上、課堂中或混合式課堂、翻轉課堂等與線上線下相關的教學形式中的學習效果日益關注。

      圖2 以“網絡教學效果”為主題的關鍵詞共現(xiàn)網絡示意圖(共現(xiàn)頻次=5,聚類分析閾值=3)

      2.高校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亟需變革

      當前高校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朱海燕、王琪認為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學中心地位不“中心”、教學管理不“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有待改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待完善,都會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3]。陸根書等學者通過對2014—2018 年間開展的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進行分析和總結,發(fā)現(xiàn)高校存在教師教學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認為:“課程是中國大學普遍存在的短板、瓶頸、軟肋,是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根本性問題”[5]。國家支持高校打造越來越多的線下“金課”、線上“金課”與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改變現(xiàn)在一部分學生學習散漫、不進取,一部分教師教學不上進,一部分學校精力投入不足的局面。

      3.網絡教學效果優(yōu)勢明顯

      何琳潔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翻轉課堂教學班級的成績提高顯著高于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班級,并且中等成績的學生受益最大,學生更為“喜歡翻轉課堂互動形式的教學”[6]。管恩京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混合式教學改變了課堂教學結構,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施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和課程綜合成績的優(yōu)良率均呈上升趨勢,而不及格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7]。2020 年4 月21 日,北京市教委通過座談、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高校師生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教學情況開展調研,調研結果顯示,85.35%的學生認同網絡教學模式,71.5%的學生對本校網絡授課情況給予80 分以上的較高評價[8],并總結出了在線授課的優(yōu)勢,如能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網上授課方案、幫助教師快速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等,保障了線上教學的學習效果。

      4.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張建偉認為網絡教學評估的具體內容應包括對學生、教師、學習資料、網絡教學支撐系統(tǒng)、學習支持與服務系統(tǒng)五大方面的評估[9]。褚冠鵬認為在新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關注網絡教學平臺的實際應用過程,關注教師和學生與網絡教學平臺的契合度,而不是單純地去分析網絡教學符合的各項指標[10]。文學舟等學者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教學環(huán)境、學習自主性均會顯著影響教學效果,且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顯著的中介作用,而學生學習動機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缺乏顯著性[11]。本研究主要從學生對課程的整體認知、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來了解傳統(tǒng)教學的學習效果。從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教師的教學、學生自身學習、教學監(jiān)督與評估來了解疫情期間網絡教學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無論是網絡教學,還是傳統(tǒng)教學,對于教學效果研究日益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更加看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傳統(tǒng)教學效果的研究,學者們更傾向于高校教學改革方面,更多的是從傳統(tǒng)課堂的問題出發(fā)進行研究,尋求緩解傳統(tǒng)教學困境的路徑。而作為新生事物的線上教學,之前研究的關注點更多的在于網絡教學的模式構建、網絡平臺的運行或理論探索方面等,對于網絡教學效果評估的研究相對較少。但無論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網絡教學,作為單一的教學形式存在顯然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是不能長期發(fā)展的,尋求二者之間的融合是當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從以往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學者們對二者之間融合發(fā)展的關注日益提升,但相對較少,比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翻轉課堂等。本研究重點關注疫情下網絡教學的優(yōu)缺點以及傳統(tǒng)教學學習效果的優(yōu)勢與不足,嘗試對二者的優(yōu)點進行互補,來構建適合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模式。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淮北師范大學2016級、2017級、2018級中以班級為單位,抽取有(曾有)《教育學基礎》公共課學習任務的師范專業(yè)本科生參與問卷調查;每個班級的調查均在任課教師或輔導員的指導下進行?!秱鹘y(tǒng)教學下教育學基礎公共課教學效果問卷》和《疫情下教育學基礎公共課網絡教學效果問卷》分別回收2234、1566份問卷,依據問卷中設置的專注時間0min≤T≤45min題項和答卷時間60s≤t<400s 進行無效問卷剔除,最終有效問卷共計3530份,有效率為92.89%。有效樣本在各班級的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有《教育學基礎》公共課學習任務的班級有效問卷數分布表

      (二)研究工具

      1.《傳統(tǒng)教學下教育學基礎公共課教學效果問卷》

      該問卷改編自范晶晶《課堂學習情況調查問卷》[12]。第一部分包括性別、專業(yè)、年級等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課程整體認知、教學情況、學習情況的矩陣量表。原問卷矩陣量表總體信度Cron?bach′s α系數=0.904,各維度間的Cronbach′s α系數介于0.812~0.903 之間且經因素分析具有良好的內部效度。本研究中第二部分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0.966,各維度間的Cronbach′s α系數介于0.928~0.943之間。

      2.《疫情下教育學基礎公共課網絡教學效果問卷》

      在疫情下進行的兩次網絡教學現(xiàn)狀調查和網絡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現(xiàn)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朱嫣潔《智慧課堂實施效果調查問卷(學生)》[13]編制了包括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教師的教學、學生自身學習、教學監(jiān)督與評估五個維度的網絡教學效果調查問卷,經專家評定認為具有一定的內容效度,而且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0.978,各維度間的Cronbach′s α 系數介于0.894~0.967 之間,如表2所示。

      (三)研究過程

      本研究基于對大量文獻的分析與前期訪談、問卷調查,著重于實際情況,總結出影響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問卷的維度、編制問卷的基本問題,之后由相關統(tǒng)計與問卷測量方面的專家分析問卷結果的合理性并加以修訂,確定問卷所研究的問題結構。中期進行問卷的試測研究,檢驗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在學校相關統(tǒng)計專家的建議上再次進行修訂,完成問卷的編制工作。在處理與分析數據時,首先,整理樣本,剔除無效樣本,確定有效樣本的數量。之后,在SPSS 軟件上錄入有效樣本數據;最后,通過描述性統(tǒng)計、差異性分析等總結教學效果現(xiàn)狀。

      在數據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23.0 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包括問卷信度檢驗、各變量的頻數分布及其百分比、獨立樣本T 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后運用EXCEL進行數據的計量統(tǒng)計與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由表2 可知,在級別上,大三學生在傳統(tǒng)公共課《教育學基礎》學習效果總分以及課程整體認知、教學情況、學習情況層面的得分均略高于大四學生,但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說明傳統(tǒng)教學下2016 級和2017 級的公共課《教育學基礎》學習效果具有一致性。由于大四學生比大三學生早一年學習教育學基礎公共課,在進行學習效果評估時可能會受距離實際教學時間長和當前面臨的實習、就業(yè)等因素的影響與大三學生的學習效果評估稍有差距。

      表2 大三、大四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育學基礎》學習效果的均數(標準差)以及差異性比較

      表3 大二學生在線學習《教育學基礎》學習效果描述統(tǒng)計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傳統(tǒng)公共課教育學學生學習效果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網絡學習效果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表明在這兩種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學習效果;網絡學習效果子維度教師教學(3.89)、學習情況(3.68)均分別高于傳統(tǒng)學習效果子維度中教學情況(3.73)、學習情況(3.45),筆者將在學習效果比較中進一步分析。

      (二)傳統(tǒng)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學習效果比較分析

      1. 課堂專注度

      表4 學生線上線下課堂專注度比較

      由表4可知,專注聽講的平均時間在15

      2.優(yōu)勢與劣勢

      調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下學生成績處于前列的僅有17%,大部分處于中間水平,成績處于前列的學生教師資格證通過率高達72%,但成績處于中間水平的76%的學生教師資格證的通過率只有48%,說明傳統(tǒng)課程的設計與學生實際需要學習的內容有些脫節(jié),沒有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落實到學生實際生活與就業(yè)中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傳統(tǒng)和網絡課堂的優(yōu)劣勢認知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反思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調整。如圖3所示,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71%)、有限的時間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54%)、與同學、老師溝通頻次較多(37%)、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35%)、學習效率高(31%)。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與同學、老師溝通及時(79%)、課內問題當堂就能詢問老師(71%)、便于老師觀察學生,能及時調整講課的內容與說話的語速等(61%)、學生專注度較高(55%)、小組合作方便(54%)。

      圖3 網絡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各自優(yōu)勢比較

      從圖4 中可以看出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各自的缺點相異,體現(xiàn)在不同的方面,與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有關。如長時間看屏幕眼睛不適、平臺運行慢、容易卡機,都是網絡教學中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精力無法集中、互動少等與學生主觀因素有關的缺點,則是與網絡教學的環(huán)境有關。自由的空間平臺,學生成為主導自己學習的監(jiān)控者,自己要不要學、學習的程度如何等都由自己決定。而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成為學習的被監(jiān)控者,一切學習行為需要在老師眼皮底下進行,同時也要被迫接受來自同學的監(jiān)督,因此,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大都取決于老師和同學的上課表現(xiàn),如果老師講授的內容自己不感興趣,講授的方式很枯燥,那么學生上課走神的比率會大大上升。一旦旁邊有學生在開小差,或在玩手機等,也會影響周圍其他學生。學生本身學習處于被動,如果班級里的同學都不太想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會影響自身想回答問題的興趣。

      圖4 網絡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各自缺點比較

      3.學習動機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課程的高期待,只有33%的學生多數符合,36%的學生一半符合,完全符合的只占15%,說明至少有大部分的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不是很感興趣,不是很愿意和有興趣去上課,學習動機不強。認為網絡課堂學習目標明確,既有助于提高師范生的教學素養(yǎng),又可以為后續(xù)教師資格證考試奠定基礎的學生中,有49%的學生多數符合,23%的學生一半符合,20%的學生完全符合,只有6%的學生少數符合,2%的學生完全不符,說明疫情期間的網絡教學內容的設計,絕大多數學生滿意,且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能夠對學生教師資格證的考試提供幫助,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強。

      4.教學方法

      對于在傳統(tǒng)課堂中,老師總是采用“滿堂灌”的講授形式進行授課,有33%的學生一半符合,32%的學生多數符合,19%的學生少數符合,13%的學生完全符合,說明大部分學生都同意老師總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的說法,間接地說明了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流于形式。

      在網絡教學中,有57.06%以上的學生會線上參與互動答疑,42.14%以上的學生會線上與同學間互動,而在線下咨詢中,26.41%以上的學生不會與老師或同學交流。說明有很多學生喜歡線上互動答疑和線上與同學互動的教學方式,網絡的便捷使很多學生愿意與老師、同學進行教學上的互動。

      5.學習資源

      在網絡教學中,教師會準備充分的教學資源,為此有超過75%的學生認同這一說法,說明在網絡教學中,教學資源的豐富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為學生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此外,在與學生訪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多數學生認為在傳統(tǒng)教學中雖然老師也會提供一些學習資料,給學生去推薦一些相關的閱讀書籍,但卻沒有網上推薦的資源豐富,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較多。

      6.學習主動性

      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有不同的意見會主動向老師反映,只有4%的學生不會這樣做,超過77%以上的學生認為會主動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說明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好。在網絡教學中,26%的學生不喜歡請教和咨詢老師,只有2%的學生非常喜歡與老師交流,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處于中間水平,說明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相比傳統(tǒng)課堂,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較差些。

      7.評價方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會采用撰寫報告或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對期末成績進行考核,20%的學生認為完全符合,47%的學生認為多數符合,25%的學生認為一半符合,6%的學生認為少數符合,2%的學生認為完全不符,說明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考核與評價學生的方法有所突破,不僅僅局限于學生考試的成績,還會參考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但從實際訪談的結果來看,仍以總結性評價為主。

      在網絡教學中,有70%的學生認為教師在評估學生成績的過程中會參照學生的作業(yè)完成度,63%的學生認為是統(tǒng)計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間,57%的學生認為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45%的學生認為是學生互動的次數,41%的學生認為是期末測試的成績,31%的學生認為是學習成果的匯報,4%的學生認為是其他。說明教師在網絡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成績評估的參照指標有很多,且較為細化,更看中發(fā)展性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相比傳統(tǒng)教學的評價方式,更為全面、公正。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從學習動機來看,相比傳統(tǒng)教學,學生更傾向于網絡教學。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境遇,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學習知識,必須在老師的組織與管理下進行學習。在疫情期間的網絡教學,新穎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監(jiān)督者,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強,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比如在網絡課堂中,老師講解的某一知識點自己沒聽懂,那么學生可以后退去多聽幾遍,直到自己明白。

      2.從教學方法來看,網絡教學比傳統(tǒng)教學更受歡迎。調查結果顯示,在傳統(tǒng)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都同意老師更多地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陳舊。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則可以在線上與同學、老師互動,教學方式多樣、新穎,學生在課上不會太拘束,較為自由,課堂氛圍較為熱鬧。

      3.從學習資源來看,網絡教學的學習資源比傳統(tǒng)教學的學習資源豐富。這應該是網絡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之一?;ヂ?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使各種紙質信息資源得到整合,人們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使網絡教學具備豐富的學習資源庫,學生獲得學習資源不受時間、地點上的限制。這些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

      4.從學習專注度來看,相比傳統(tǒng)教學,網絡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課堂專注度較高。從表4 中可以看出,在網絡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注意力較為集中,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專注度時間在半小時左右。說明雖然在傳統(tǒng)課堂中,有老師的組織與管理,但課堂相對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促使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上,而網絡教學中豐富的網絡資源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緩解認知疲勞。

      5.從評價方式來看,相比傳統(tǒng)教學,網絡教學的評價方式更為全面、公正。在網絡教學中,老師對學生評價所參照的指標來源多樣,且較為細致,比如學生作業(yè)的完成度、在線學習的時間、互動次數、學習的主動性等,不僅僅只看學生最終的考核成績。此外,因為是平臺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生在線上學習的表現(xiàn),且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xiàn),所以結果較為客觀、公正。

      (二)建議

      基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與總結,從整體上看,網絡教學的學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學習效果。高校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方式亟需變革,需要融入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進行互補式的發(fā)展。既要積極打造線下“金課”與線上“金課”,也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比如翻轉課堂、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等。以下是基于本次的研究成果,嘗試構建的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結構圖,以便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建設性的路徑,如圖5 所示。課前線上預習與交流,初步建構意義;課中線下探究式合作學習,完善意義建構;課后線上鞏固與反思,內化建構意義。既融合了網絡教學中資源豐富、教學方式多元、評價方式多樣、學習自主性強的優(yōu)勢,也保留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組織與監(jiān)督方式,更好地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主性,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優(yōu)化提升。

      圖5 高校公共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猜你喜歡
      學習效果教學效果問卷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民族文匯(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蓮心寶寶有話說
      問卷網
      問卷大調查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問卷你做主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
      抓好課的結束部分 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體育師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8
      正蓝旗| 汝南县| 扶绥县| 江永县| 东安县| 会泽县| 铜鼓县| 寿阳县| 湖州市| 晋州市| 凤冈县| 平顶山市| 沈丘县| 安塞县| 深圳市| 河北区| 玛曲县| 栾川县| 河间市| 内江市| 保康县| 白银市| 长乐市| 都匀市| 青岛市| 合作市| 四会市| 金川县| 河曲县| 五家渠市| 陈巴尔虎旗| 百色市| 阜阳市| 衡阳市| 和龙市| 任丘市| 垦利县| 盘山县| 马公市| 德清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