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玲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手段的改革和不斷實施,作為在小學生語文教學模式中特別注重的自學能力顯得更加重要,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在小學這一重要階段培養(yǎng)成的,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加利于教師上課所講述的內(nèi)容與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相互連接,這樣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僅能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上的效率,還能夠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自主學習,是與被動學習是相反的,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領下,通過自我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來進行學習活動,并實現(xiàn)自主性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教育機構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在對學習有著充分的認知;對學習有著依賴性;對學習有著自我的意識行為,學生在這三方面都具備并且積極參與的情況下,才能真正說明學生對學習是自主的。以上提到的三方面的積極性需要教師對學生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這自主學習的三大主要方面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應引導教育學生一些有效的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方法。并且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進行良好的消化等良好的學習習慣。[1]
一、如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能力出現(xiàn)的弊端
1.缺少有效的趣味引導
在小學這一黃金時期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的一點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程度,進而來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但是,在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學習知識都比較枯燥,學習氛圍和課堂氣氛都比較低沉,教師只按照教學內(nèi)容來進行講述,并沒有設置更多的可以引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濃烈氛圍,學生很難在這種壓抑的學習當中來尋找到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沒有養(yǎng)成學生對學習的自主學習習慣,并且對自主學習思維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真正的走進課堂中,未達到真正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2]
2.未激發(fā)起學生的自主意識
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意識,促進學生自我主動思考的同時,還應該自主去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以導學式教學為主,主要的教學切入還未從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一方面下手,教師主要指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但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并沒有設置與學生生活與學習相關的主題情境,也并不能夠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活動,不利于學生自我開展探究活動,使得學生找不到明確的自我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無法明確地找尋方向,無法獲得成就感,長期以來,這樣的學習模式就導致學生無法展開自我學習活動。[3]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
1.引導學生確立自主學習目標
良好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應該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確立自主的學習目標,并且讓學生自主發(fā)揮對目標的調(diào)節(jié)引導功能,進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再進行語文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確立自主學習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給學生布置的學習目標與課堂課本教學中保持一致,最好不要超過學生的自主能力范圍;第二,應該在有效的指導下,幫助學生自主來完成學習任務;第三,應該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引導,始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引導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鳥的天堂》這篇文章的教學中,就是應該適當?shù)亟o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像“天堂”指的是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對課文進行自我感知,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又為學生對課文的自主學習指明了方向。
2.注重集體開展探究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研究思索,而且還有利于學生進行合作互助活動,是學生學習、感悟和體會文章大意的重要方法,也是鍛煉學生自我學習的良好機會。首先教師對學生設置探究性的學習內(nèi)容,鼓勵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來找出問題,找出存在課文中的疑難問題,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引導學生不斷地深入來思考課文。要引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活動的主導人物,幫助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讓學生在理解過后進行對比和觀察,來自主尋找解決并驗證答案的方法。學生解決完之后,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地位,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個性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富有成就感,引導學生改進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閱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閱讀課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主要是讓學生自我閱讀來接受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和文本,并且傳授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在自我閱讀中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例如,在文章《海市蜃樓》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科學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4]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充分地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完善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構建,增強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使學生養(yǎng)成語文自學習慣。
參考文獻
[1]田麗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03):111-112.
[2]叢亞忠.應用多維互動的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內(nèi)蒙古教育,2015(33):26.
[3]張立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64-65.
[4]倪曉華.小學高學段語文學習學生自主提問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