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利
摘? 要: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還有助于提升小朋友們的綜合素養(yǎng),助力小朋友們的全面發(fā)展。就此,本文主要從優(yōu)化師幼關系、優(yōu)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材料、開展美術活動幾方面入手,簡要探析如何在新型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提升對幼兒的美術教育成效。
關鍵詞:美術;幼兒園;師幼關系;教學模式;教學材料;美術活動
引言:
美術是幼兒園中重要的美育教學活動,而且在全面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美術教學在幼兒園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高質量的美術教學,能夠引領小朋友們觀察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還能夠在“美”的引領下陶冶小朋友們的情操,助力其身心的全面成長。就此,如何高效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就成為教師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努力方向,本文作者也依據(jù)自身幼教經(jīng)驗,就如何有效提升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成效進行簡要分析如下,以供各位幼教同仁參考、借鑒。
一、優(yōu)化師幼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美術教學氛圍
在幼兒園時期,小朋友們一天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與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度過的,幼兒教師是其最依賴和最信任的人,但是幼兒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比較嚴厲,就會影響小朋友們的學習心情,使其處于緊張且謹小慎微的學習狀態(tài),難以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美術潛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放低姿態(tài),主動優(yōu)化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使其能夠在輕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感知美術。
例如,作為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我們要盡可能多的給孩子們展示我們的親切的一面,多給予孩子們微笑,不要過于嚴肅,避免給予孩子們“壓迫感”。同時在保證教學秩序的同時,允許小朋友們在課堂上輕聲走動、輕聲討論,給孩子們相對的自由,但是前提是要告訴需要“行動”的小朋友們不要打擾到其他小伙伴學習,使其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又有規(guī)則制約。而且在對小朋友們進行美術指導時,我們教師最好能夠蹲下來與孩子們進行交流,以“平等”的方式緩解他們對于教師的緊張感,從而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促成其美術學習能力與美術水平的提升。
二、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升美術課堂教學魅力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對新鮮、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對于一成不變的事物卻絲毫沒有興趣。因此,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我們在指導幼兒美術技能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吸引小朋友們注意力的同時,使其獲得不一樣的美術學習體驗,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美術的學習當中,進而在提升美術課堂教學魅力的同時,助力小朋友們美術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某節(jié)美術課上我們的繪畫主題是“企鵝”,但是由于企鵝的生存環(huán)境特殊,小朋友們對這種動物不常見,同時也沒有仔細觀察過企鵝的具體特點。就此,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先在大屏幕上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引導小朋友們全方位的感知真實企鵝的形態(tài)特征、動態(tài)特點、生存環(huán)境等,還可以給小朋友們展示動畫版的企鵝,引導其感知卡通版企鵝的特點。多媒體化的美術教學方式,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特別的美術學習體驗,一個個看得都非常認真,進而不僅能夠加深“企鵝”在小朋友們腦海中的印象,還能有效激發(fā)起其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三、豐富教學材料,滿足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需求
幼兒園的小朋友愛好比較廣泛,對美術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也比較高,但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年齡差異、性格差異等原因,使小朋友們在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對于美術材料的需求不一樣。因此,為了盡可能滿足小朋友們的創(chuàng)作需求,我們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最好能夠給小朋友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美術創(chuàng)作材料,使其都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和工具,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美術作品,促成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激發(fā)。
例如,在幼兒園中班的美術手工課上,我們的教學主題是“服裝展示”,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小朋友們借助一些簡單的材料、簡單的工具,通過剪、貼、畫等方法,創(chuàng)作出“美麗的衣服”。于是為了滿足小朋友們不同的創(chuàng)作需求,我們依據(jù)教學主題,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豐富的美工材料:白紙、水彩筆、各色布料、蕾絲裝飾、毛線、紐扣、膠水等等,供幼兒自由、自主選擇。在最后的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有的小朋友用毛線粘貼出了“毛衣”;有的小朋友用水彩筆加布片,制作出了個性化的“T恤”;還有的小朋友用白色的蕾絲裝飾出了心目中的美麗“婚紗”……每一件作品都創(chuàng)意十足,充分展現(xiàn)了小朋友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借助美術活動,提升幼兒美術綜合素養(yǎng)
活動是檢驗一切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教師不僅要引導小朋友們欣賞美術、學習美術技能,還要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開展美術展示活動,進而引導小朋友們發(fā)掘生活中的美,使其在與美術接觸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美的無處不在,增強美的享受,獲得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美術技能等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以我自身的美術教學為例,不僅會提前給每節(jié)美術課設置不同的教學主題,還會將小朋友們每次課上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品,擺放或者張貼到相應班級區(qū)域活動空間的“美工區(qū)域”進行展示,充實區(qū)域活動空間材料與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小朋友們的美術學習成就感,使其能夠主動將自己的美術作品內容、美術創(chuàng)作想法介紹給其他伙伴,進而使小朋友在介紹、講解的過程中,促成對自身語言能力的鍛煉,促成對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表達,促成小朋友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使小朋友們在欣賞和表達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美的享受,獲得美的靈感,獲得美的提升,促成幼兒園小朋友們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不僅要不斷學習,不斷革新自己的幼兒教育理念,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美術教學策略,以為小朋友們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美術教學氛圍,使其能夠發(fā)現(xiàn)和感知美術的魅力,進而在激發(fā)其美術學習興趣的同時,盡可能的滿足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需求,既促成幼兒美術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又助力幼兒的高質量、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 范奎蘭.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有效措施的探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5,(10):7-7.
[2]? 夏雙雙,黃勝.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10):143-145.
[3]? 楊鳳英.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J].魅力中國,2016,(3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