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衛(wèi)芳
摘要:“互聯網+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主要體現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優(yōu)化學生預習復習效果、優(yōu)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教學專業(yè)化水平以及聯通家校等方面。本文縱觀當前“互聯網+教育”如火如荼的發(fā)展趨勢,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分析如何將其更好應用到課堂中去,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產生了深刻的變革,逐漸克服了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例如在以前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對下節(jié)內容進行預習的時候,缺乏一定的檢測標準,學生或許將下節(jié)內容翻閱了一遍,未能做到有效預習,而教師也難以檢測學生是否達成了一定的預習效果。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勇于提升自己的教育信息技術水平,并能夠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先進互聯網的優(yōu)勢,補充以往課堂教學中的不足,讓小學數學課堂更加具有活力,讓師生都能夠在“互聯網+教育”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獲得長足發(fā)展。
一、“互聯網+教育”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互聯網的風靡如今與小學教學、學生學習和生活都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互聯網的力量是無法忽視的?;ヂ摼W這個名詞進入大眾的視野其實已經有半個世紀之久了,但是真正應用到我國的小學教育領域也是當今世紀才比較普遍的情況。不言而喻的是,它的確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革新帶來了很多驚喜。就以廣泛使用的多媒體課件為例,幾何圖形的講解可以用課件里的作圖工具準確化的呈現、擴充小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也可以通過課件里包含的文字、圖片和視頻進行傳播。在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道路上,“互聯網+教育”的形式還會有更多創(chuàng)新。例如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小學生難以理解“圓柱體”的概念,那么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將構成圓柱體主體部分的長方形、兩個圓形展現出來,然后再將它們組合成一個圓柱體,并標上高、直徑或半徑等重要數學信息。以往在講解這類較為復雜的立體圖形時,教師都要花費很大力氣用手頭的紙張去演示,但粘合不同形狀紙張的過程非常耗費時間,且不夠生動,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為困難。而利用動畫演示的形式很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學習情境,他們較為順利地理解相關概念之后,學習興趣也有所提升,使得情境教學的模式更加完善。除此之外,利用互聯網數學游戲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也能獲得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
二、“互聯網+教育”豐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教育”應用得還不夠深入的時候,教師一般只能借助以文字、圖片為主的課件來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資源,學生的主要知識獲取來源還是來自課本和課件的部分內容。但是“互聯網+教育”給予了教師以豐富教學資源的機會,有助于小學教師以教促學,建立班級系統的數學學習資源庫。在一定的數學教學條件下,教師可以把課堂移植到多媒體教室里進行,每位學生都配備電腦,然后在教師的指令下進行操作??梢砸姷?,建立班級統一的數學課堂教學資源系統,大大方便了師生在課堂中教學和學習的效率。除了進行題目訓練之外,教學資源平臺還可以有數學紀錄片、趣味數學故事、教學課件回顧、習題演練、師生交流討論區(qū)等多個內容板塊,全方位地囊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完成“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資源整合的極大需求。
三、“互聯網+教育”健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育
“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不是一個花架子,而是要真正落實到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教育要求中去。在健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育這一方面,互聯網的先進科技技術應當繼續(xù)發(fā)揮其優(yōu)勢,在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yǎng)、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數學能力提升等教學部分進行教學改進。例如要培養(yǎng)學生關于數學與生活之間關系的感知,有老師認為這種感知只能放到具體實際的生活中去,但是借助“互聯網+教育”的背景,在課堂上關于生活化的體驗其實也可以實現。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的技術,主動搜索或自主開發(fā)數學游戲軟件,這種軟件當然都要立足于一定的生活化情境,比如要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那么可以設置餐廳游戲;鍛煉學生的圖形感知能力,可以設置障礙賽等運動游戲。然后教師在介紹游戲規(guī)則之后,學生可以個人或組隊的形式進行游戲比賽,能夠寓教于樂,在生活游戲的進行中體味到數學學習的無限魅力。在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時要著重關注小學生預習、復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應當提出一些比較明確的要求,例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之前,教師提出讓學生回家統計一周以來家中水費或電費的使用情況,然后運用教學資源平臺里的統計圖表設計進行預習設計。在這個階段,學生是否能夠應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出圖表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學生可以在這一階段真正將預習工作落到實處,互聯網技術的趣味性可以幫助他們做到深入預習,不懂的地方進行自主探索或搜索網絡資源,建立起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系統布置一系列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在類型、題量等方面的設置都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性,比如開放性自主設計題目、合作探究題等等。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也能夠鍛煉學生通過多媒體、軟件等工具進行數學練習的能力,比如繪制圖形、應用網絡搜索等等,“互聯網+教育”空間中的數學闖關游戲工具、思維導圖工具等也在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身的數學思維,并且不斷提供應用互聯網先進技術提升數學實踐能力的機會。
四、結語
綜前所述,“互聯網+教育”的背景給予了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升以更多的可能性,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育資源的支持補充、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發(fā)展等各個方面入手,查漏補缺,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到小學數學課堂發(fā)展的動向,更應當利用好“互聯網+教育”的教學優(yōu)勢,不斷提升自身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擴大自己的教學知識面,不斷開拓小學數學教學專業(yè)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