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陽
摘?要:本文首先詳細地分析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受制于傳統(tǒng),教學生活化認識不足、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之后探討了小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突破傳統(tǒng)限制,樹立生活化教學觀念、開發(fā)利用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希望能夠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就現階段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數學教學必將要回歸到生活中,而這也與我國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相符合。至于數學未來的發(fā)展,新課程標準已經指明了方向,即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通過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有效的把握。自這樣的趨勢下,筆者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并思考如何有效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1.受制于傳統(tǒng),教學生活化認識不足
由于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學校普遍采取應試教育模式,導致數學教學生活化難以有效的推行。雖然目前的實際情況表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還有比較大的難度和阻力。因為考試成績目前仍然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依據,也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還是希望能夠有效地提高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仍然以做題為主要手段,以取得高分為最終的目標。而數學教學生活缺乏具體的考核指標,無法有效的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和學生并不重視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除此之外,教師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學生往往也不會在生活中采取專門的方法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實踐。
2.教學方法不合理
小學的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數學水平,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使他們能夠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進行充分的交流。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仍然在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些教師往往認為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不具備較強的認知能力,因此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死記硬背進行記憶。這樣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只是記住了相關的數學知識,但是并不能在生活實際中進行靈活的運用。
3.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合理的引用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實例,沒有將生活實例和教學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導致引用的實例實際上并不符合教學內容。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將生活元素引入了教學中,但是是以成人的視角選擇的生活元素,這很有可能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導致學生往往難以充分地理解這些生活元素,從而使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缺失。另外,還要部分教師將過多的非數學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學中,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數學元素和數學知識。
二、小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突破傳統(tǒng)限制,樹立生活化教學觀念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有效的樹立起生活化教學觀念,對生活化教學要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充分的了解,對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綜合發(fā)展的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設計和設施生活化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學元素進行充分的體驗和認知。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積極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對生活中的數學難題加以解決,從而使學生的生活思考和問題探討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強。與此同時,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要樹立起服務觀念,對學生的生活化學習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指導。
2.開發(fā)利用生活素材
為了使生活化教學能夠順利地開展,教師應該對生活中的數學元素進行積極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數學教學要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相符合,因此生活中與學生相關的生活素材,數學教師應該將其挖掘出來并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激發(fā)出來。與此同時,教師挖掘生活素材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要使小學生能夠接受,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過難的生活素材盡量不要使用。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有效地整合生活化素材,以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依據分析篩選生活素材,要保證所選用的生活素材符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3.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要將與小學生生活經驗相符合的生活情境積極的創(chuàng)設出來,而且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程度。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可以要盡量選擇小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使小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創(chuàng)設的生活化學習情境中教師要設置一些與之相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和探索,并鼓勵學生利用生活經驗思考和探索情境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生活化學習的方向性得到有效的保證。另外,教師還應該將數學化情境有效的創(chuàng)設出來,加工搜集到的數學素材使其數學化,從而使情境中的數學主體能夠突出出來,進而使學生能夠把數學主題與生活化學習充分的聯系起來,對于情境中非數學生活元素的干擾,教師要引導學生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以應對。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有利于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得到增強,最終使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得以充分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楊寶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7(60):121-121.
[2]李英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17(30):73-73.
[3]張興英.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98-98.
[4]馬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教育藝術,2016(10):60-60.
[5]高元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J].讀書文摘,2016(12):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