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板胡是一種民族樂器,屬于胡琴的一種,其琴筒、面板、琴桿用各種木料制作,兩弦發(fā)音高亢嘹亮,板胡是弓弦樂器中的一種,作為民族樂器是專為戲曲伴奏使用的。板胡在皖北、豫魯晉陜等地區(qū)比較普遍,尤其是在淮北梆子戲、山東梆子、河北梆子、豫劇等劇種地方戲曲的演唱中,應用非常廣泛。
關鍵詞:板胡;伴奏;演奏技巧;情感;演奏藝術
安徽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淮北梆子戲在皖西北、豫東、魯西南有著廣泛的影響,是老百姓樂意接受、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尤其是其音樂伴奏藝術魅力更是優(yōu)美動聽。
自1999年從事戲曲音樂伴奏20多年來,我一直從事板胡演奏工作,感觸尤深。多年的實踐體會到,無論哪一種樂器,其藝術內(nèi)涵的核心是演奏技藝。板胡也是一樣,嫻熟的演奏技藝是板胡藝術魅力的關鍵,具有高水平的演奏,才可以表達豐富的音樂語言和作曲者的情感,沒有優(yōu)秀的演奏技藝就沒有演奏藝術的魅力。
板胡的演奏技巧非常多也非常豐富,這里所談的只是板胡演奏中常見的一些風格性演奏技巧。不外乎包括左手的滑音技巧、裝飾音技巧、揉弦技巧以及右手的多種弓法的變化等方面。在不同音樂作品中風格性演奏技巧的變化及不同的組合運用,會使音樂作品表達得更加準確,同時也使演奏更具特色,更感動人。
板胡指法技巧很重要,因為指法技巧是板胡韻味的特色。常言說板胡拉的有沒有味道,就是看你技巧運用如何?技巧演奏到位不到位,運用的地方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你的板胡演奏水平乃至整個樂隊的伴奏效果??梢姲搴记傻暮侠硎褂?,認真規(guī)范的練習是十分重要的。
在板胡演奏中,左手通過手指的觸弦以及運用各種指法的技巧,主要解決的是音的高低及音色方面的變化。右手通過持弓以及運用各種弓法的變化,使馬尾與琴弦產(chǎn)生磨擦,主要解決的是音的強弱與長短。當然,最重要的是雙手有機地配合,通過演奏者的大腦來指揮、協(xié)調(diào)左右手的各種技巧,使之成為一個非常巧妙的整體,來充分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特色及內(nèi)涵,表現(xiàn)板胡特有的純凈優(yōu)美的音色。
伴奏樂器與演唱的關系,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就有個“適度”的問題。觀看一些劇場的演出或 電視臺的戲曲節(jié)目,首先從音量上講,有的板胡的聲音過大,有的過小,大了壓住唱腔,使觀眾 聽眾聽不清唱的啥,小了使演員的唱腔顯得干巴巴的。當然,這與音響的調(diào)控也有很大的關系。但伴奏者在音響調(diào)控較平衡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給唱腔讓“路”,原則是不能壓腔,特別是在唱腔的“字頭”部分,板胡要把音量有意壓小,在“字腹”部分緩緩揚起,到“字尾”的拖腔時,再根據(jù)唱腔感情的需要使音量加大。其次是要以“情”來運用技巧。演員演唱的感情(劇情)是內(nèi)容,板胡伴奏的技巧是外在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要為劇情這個內(nèi)容服務,要為內(nèi)容的表現(xiàn)“錦上添花”。
藝術是和感情密切相關的,板胡的演奏在很大程度上講究的是“以情帶聲”。情感的表達是板胡演奏乃至一切器樂演奏的核心問題,器樂演奏是用樂器訴說情感的一種方式。所以板胡演奏中的情感表達是非常關鍵的?!扒椤弊值谋磉_需要演奏技藝體現(xiàn),而演奏技法是為情感表達服務的。演奏到妙處,聲勢浩大如千軍萬馬戰(zhàn)猶酣,纏綿溫柔如歌如訴,像吳儂軟語、閑庭信步、訴說情感、溫婉寧靜。所以技藝的運用對于音樂情感的表達影響非常之大,動如波濤洶涌、靜如更闌人靜。真正能做到情真意切不花哨,聽后感到回味無窮,這需要板胡演奏者注入真實的情感。如果沒有情感投入,只是機械技法演奏,那么就是技術的表現(xiàn),不能達到感動人的目的。只有在演奏中融入情感,才能聲情并茂、感人至深。參透樂曲的內(nèi)涵,深刻理解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在演奏中融入情感,將自身的情感和音樂要表達的情感充分和諧,就可以使音樂具有色彩、具有情感、具有生命力。
伴奏方法和規(guī)律,一般是指為傳統(tǒng)戲伴奏。但為現(xiàn)代戲或者說為革新唱段伴奏,應該說有所區(qū)別的。為傳統(tǒng)戲伴奏的樂隊普遍都不大,大多以單編民樂隊為常見。市縣劇團編制更小。那么板胡處在這樣的樂隊中,大都起到面面俱到的統(tǒng)帥作用,大至每段戲的唱腔,小至曲牌音樂的每個樂逗,都要一絲不茍的認真演奏。除個別間縫之處有彈撥樂器填空之外,基本上可說是大齊奏。板胡在司鼓的指揮下帶領樂隊其他樂手非常嚴謹?shù)陌颜麄€劇的音樂唱腔演奏下來。這除了作曲家精湛的配器手法,同時也反映出演奏員具有高超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哪怕是一個打弦、一個回滑,乃至各種弓指法的巧妙運用等等都要視劇情發(fā)展和角色人物的思想情感而盡情發(fā)揮。
當前的二胡演奏領域大量引進新型的演奏技巧,使人們孜孜于新技巧的追求,從而忽視了傳統(tǒng)二胡演奏藝術中的高深技巧。不可否認,新型的演奏藝術激發(fā)了演奏者的興趣,極大提高了其演奏動力,一些演奏者的技巧也因此而不斷精進。然而演奏者在攀登二胡藝術的高峰時,僅僅依靠新型的演奏技巧,是無法保障其登上二胡藝術頂峰的。演奏者要想有效提高二胡演奏技巧,必須回到傳統(tǒng)二胡演奏技巧中尋找答案,二胡演奏藝術的一些特別之處,非傳統(tǒng)的演奏技巧不能詮釋。因此二胡演奏者要重視傳統(tǒng)的二胡演奏技巧,從傳統(tǒng)的演奏技巧中領略到二胡藝術的精華所在。新的二胡演奏者不能被流行的演奏技巧所左右,要靜下心來探索傳統(tǒng)的二胡演奏技巧,積極傳承優(yōu)秀的二胡演奏藝術。
板胡的演奏藝術是一門無止境的探討課題,需要演奏者不斷摸索和創(chuàng)新,將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樂器融入現(xiàn)代的演奏技巧,充分將演奏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之中,這樣才可以創(chuàng)造經(jīng)典傳世的優(yōu)秀板胡演奏作品,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正確處理伴奏與唱腔的關系,伴奏與唱腔就像綠葉襯紅花一樣在唱腔中,板胡擔當著伴奏任務,它必須服務于唱腔,不能喧賓奪主,它必須要突出“伴”字。板胡是淮北梆子戲領銜樂器,在樂隊和唱腔中的起著重要作用。所以,一定要根據(jù)劇中人物的感情變化來烘托氣氛,恰到好處的處理好伴奏與唱腔的關系,以達到藝術的和諧統(tǒng)一。
作者簡介:李興峰(1979.11-)男,安徽亳州人,亳州市演藝有限公司四級演奏員,主攻方向:板胡、二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