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蘭
【摘 要】 本文主要討論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采取了文獻查閱法、實驗法、比較法等研究方法。結(jié)果表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使用讀寫結(jié)合、生活教育、合作探究、思維導圖等新型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改善作文教學效果。故此,廣大語文教師可以借鑒這些策略,共同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
【關(guān)鍵詞】 新課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寫作能力、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也凸顯出作文教學在語文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位置。然而當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寫不好、不愿寫等情況,讓教育陷入困境,教師費力,學生吃力,整體效果不佳。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立足實際,結(jié)合新課改要求、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及認知水平、作文教學特點和需求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此,筆者分享幾點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總結(jié)的心得體會。
一、采取讀寫結(jié)合教學法,實現(xiàn)輸入輸出雙向促進
新課改強調(diào)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讀寫結(jié)合教學法,顧名思義,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放在一起同時進行,讓學生在輸入與輸出之間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譬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分析課文的時候,可以從文章中挑出寫得比較好、有特色的句子,然后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一方面,能夠調(diào)動學生閱讀能動性,從而拓寬學生閱讀深度。另一方面,又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從而鍛煉學生寫作能力。例如,在分析《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小鹿在溪邊散步……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這句話,從生活中隨意選擇一物、一景進行仿寫,通過仿寫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并內(nèi)化寫作技巧。
二、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動機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建設有活力的、開放的語文課程,不斷拓寬學生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領域。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打破過去以課堂作為唯一教學場所,以課本為學生唯一學習參考的教學局面,將作文訓練拓展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一方面,現(xiàn)實生活對學生來說熟悉、親切,能夠喚醒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現(xiàn)實生活為載體指導學生寫作,可以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融入真情實感,從而扭轉(zhuǎn)學生由于作文內(nèi)容生硬、缺乏情感而難以獲得高分的局面。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寫日記的任務,讓學生每天記錄下自己的一日生活,可以是所思所想,也可以是所見所聞。長期對學生進行如此訓練,能夠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排斥心理,學生會越來越喜歡寫作,而且寫出來的文章情感也會越來越細膩,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三、采取合作探究教學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新課改倡導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新課改的這點要求,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過去給學生講解范文,然后要求學生套用模板的教學方式,而采取合作探究教學法,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這次新冠疫情中,鐘南山院士所做的巨大貢獻,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說一說鐘南山院士有哪些特點。有的學生認為,鐘南山院士責任感強;有的學生認為,鐘南山院士有奉獻精神;還有的學生認為,鐘南山院士知識淵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個性,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能夠鍛煉學生發(fā)散思維,從而拓寬學生寫作深度。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能從多層次、多角度去分析人、事、物,這對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四、采取思維導圖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
新課改強調(diào),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既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從“學會”轉(zhuǎn)變?yōu)椤皶W”。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思維導圖教學法,即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思路,明確方向,確保寫出來的作文主次分明、邏輯清晰。譬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草稿紙中間位置寫上“推薦一個好地方”,然后以此為中心,繪制若干個分支,在分支上分別寫上“名稱”“推薦理由”“特點”等,再繼續(xù)細分,繪制更多的分支。最后,再使用一些關(guān)聯(lián)詞將各個部分連接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篇內(nèi)容充實、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的作文。
有效教學應當滿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學要求。面對小學生在寫作中不愿意寫、寫不好等狀況,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寫作教學死氣、沉悶的局面,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魅力,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能動性。筆者在教學中采取讀寫結(jié)合教學法、生活化教育法、合作探究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取得一定成績,學生寫作水平明顯提升,廣大語文教師可以借鑒筆者的這些教法,共同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俞國方.試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現(xiàn)個性化作文的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2018(29):37-39.
[2]劉云豐.淺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1):145.
[3]郭秀鳳.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chuàng)新分析與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