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杰
摘 ?要: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五學”教學模式,能否針對“五學”各個不同的側(cè)面,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應用策略探究,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品質(zhì)的養(yǎng)成。筆者對“五學”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中應用做了不少的探究和嘗試,并對“五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導學”“助學”“促學”和學生的“自學”“互學”形成了策略性的認識。
關鍵詞:五學;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五學”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師生共同應用目標導學、主動自學、小組互學、互動助學、評價促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模式?!拔鍖W”教學模式應用策略包含“教”與“學”策略,各有側(cè)重,互為補充。筆者就“五學”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淺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師“導學、助學、促學”基本策略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其根本任務是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開展“目標導學、互動助學和評價促學”等服務活動,教師教的策略如下。
(一)目標導學是基礎
目標導學應以化學學科標準為準繩,以學生實際為基礎,教材文本為依據(jù),以實驗探索為工具,引領學生自主建構(gòu)。
從知識目標角度,目標導學的前提是設定生本目標,而生本目標的設定應在遵循學科標準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掌握學生認知水平和發(fā)展特征、學習需要和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設置切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目標讓學生“跳一跳”能夠達得到。從非智力因素看導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強調(diào)行為、方法、態(tài)度和意志,老師的導學愈是注重情感因素,學生的學習愈主動,老師導學愈是生動而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便愈便捷有效。同時導學過程中更應不斷優(yōu)化和反思,進行有效地反饋和調(diào)節(jié),從而成為真正的有效課堂。
(二)互動助學是核心
師生間的互動助學,是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提供支持和幫助,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互動助學可以有不同的體現(xiàn)形式。
1.教師提供多媒體信息、微觀結(jié)構(gòu)信息、化學實驗儀器、學科知識點拓展、生產(chǎn)生活實際應用等有助于自主學習的信息。
2.教師為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的困惑在課堂及課后的師生交流與互動。
3.教師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群體,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在課堂及課后促進的生生交流互動。在晚自修前十五分建立了化學討論時間,由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對于薄弱學生進行指導講評,同時也讓優(yōu)秀學生通過講解將知識系統(tǒng)化。
(三)評價促學是升華
教學與評價是不可分離的,評價伴隨教學全過程。評價促學可分為學科知識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及合作互學評價。運用評價促學應把握恰當?shù)臅r機、正確的形式。
學科知識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可分為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總結(jié)評價。課堂后五分鐘學生可對課堂學習進行自我測評,養(yǎng)成學生自我歸納、自我反饋、自我調(diào)控的良好習慣,逐漸成為“終身學習”的實踐者。教師及時對課堂學習進行歸納總結(jié),形成規(guī)律性的知識體系,進一步鞏固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對于對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行為、個人進行評價。通過恰當?shù)脑u價,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養(yǎng)成看書、查資料、做筆記、提問題、大膽實踐等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習形成一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連續(xù)過程,也有利于教學活動的不斷改進和完善。
二、學生“自學、互學”基本策略
(一)主動自學是根本
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學生自身去解決,主動自學的途徑如下:
1.課前通過閱讀教科書、獨立完成老師提供的導學信息,體會知識。課后領會知識內(nèi)涵,分析知識前后聯(lián)系,反復推敲,理解教材,形成能力。
2.對實際問題的解決,特別是研究性學習,嘗試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入實驗室對于奇妙的化學世界進行探索。
3.每兩周一課時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網(wǎng)絡圖,并在該范圍內(nèi)開展學科知識競賽,互問互答,通過提問和回答進一步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二)小組互學是提升
學生將自主學習中獲得的知識點、方法、規(guī)律或疑惑進行合作交流,達到知識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能講、敢問、善思、善辯的能力。
1.樹立合作意識,促進小組和諧發(fā)展。建立課堂互學文化、學科互學文化,讓學生懂得合作的好處及重要性。
2.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讓學生樂于合作。學習情境貼近學生認知區(qū)域、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相互之間展開合作研討,讓學生產(chǎn)生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走到學生中間去,關注學習有困難、默默不語的學生,讓他們在老師與同伴的幫助鼓勵下,積極地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自我,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3.教給學生合作方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進行科學分組,以4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十個合作學習小組,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確小組內(nèi)成員的責任分工,明確個人的責任。激發(fā)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制定小組合作學習常規(guī),各學習小組成員通過小組互學逐步形成獨立思考、分工與協(xié)作、交流和傾聽、總結(jié)與匯報、欣賞與激勵的能力。
4.建立合理評價機制,讓學生促進合作。課堂改進過程評價中,對每位合作小組成員的學習有同伴評價、小組長評價、課代表評價、學科教師評價、班級評價、學校評價,實現(xiàn)“六維”學習評價,監(jiān)督和保障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校設立校級優(yōu)秀合作小組獎勵,班級設立班級優(yōu)秀合作小組,小組也可評選小組之星,多鼓勵多獎勵,有利于激勵小組成員彼此之間的學習責任、角色與職責,能夠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成員的學習責任,建立一種學習責任“牽制”的有效評價系統(tǒng)。
“五學”模式中“教”與“學”形影相隨,相得益彰。學生的“學”始終沒有脫離教師的“教”,即自主學習過程中導學先行、助學銜接、促學升華。教師的“教”始終圍繞學生的“學”。教師提供的服務始終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展開,并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有機融合和相互支撐。
參考文獻:
[1]陳俊英,《高中化學使用學案導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化學教育》2012年第8期
[2]《“問題導學—合作探究—反饋指導”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實踐》,《化學教與學》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