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娟
摘 要:一名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學習,只做簡單重復不用腦子的乏味勞動是永遠不可能做好的。作為學生良好學習品質(zhì)的塑造者、人生成長的導航者、班級管理的掌舵者,班主任既不是語言的霸權,也不是永遠高高在上的主人,而應成為所有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儲備大量知識和一個前輩對后生潛移默化的精神領袖。首先,班主任的自信心必然要來自于不間斷的知識翻新和對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他更應主動參與到童趣童樂中去,通過點撥引導,使學生形成開朗、豁達、自信的性格。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拙見
一、更新教育理念,成為班集體中的首席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對人才質(zhì)量要求的改變,每位教師只有大量吸收各類素材,豐富自己的學識,改造自己的育人方式,才能從容地面對一批批充滿生命力的學生。尤其對班主任而言,終身學習,已經(jīng)不能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應該是所有合格教師必須確信無疑的法則。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且處處充滿童真、童趣的初出茅廬的寶貝,要做他們的朋友很容易,要做他們的塑造者那就得先包裝好自己。第一,你兜里要裝滿愛心;第二,你要準備足夠多的包容心;第三,你要在笑容后面藏上一大堆表揚和激勵語言;第四,你要有讀懂每一名兒童的能力;第五,你要擁有成為孩子們領袖的藝術和塑造他們的能力。只有班主任品學兼優(yōu),才能醞釀出一個個充滿靈性的小天使;才不會扼殺學生在成長時期活潑好動的天性。班級管理中,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一種氛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
二、做四有好教師,成為班集體中的領袖
小學階段學生成長的一般特點:一是他們身心發(fā)育得快;二是他們的性格、品質(zhì)極易形成。如果他們生長在一個到處充滿陽光和愛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身心就能健康成長;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處處鳥語花香、人人積極上進的氛圍中,他們的性格、品質(zhì)就會包含正能量。尤其是剛踏入學校大門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仿佛一張白紙,他們幼稚、無邪,且極具模仿天賦。他們委屈了就找班主任護駕,開心了就與班主任分享,朦朧不懂的就向班主任請教,所以,班主任就是他們的精神依托,就是他們最信任最崇拜的人。
雖說每一名教師都想成為班級管理的佼佼者,或認為自己的能力擔任小學低年級班主任游刃有余。當然,愿望是好的,但自信心必然要來自于不間斷的知識翻新、人文研究、低年級班級管理素養(yǎng)和個人魅力的形成。換言之說:我們(1)在充分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之余,更應關注自身班級管理和人文研究水平的提高;(2)在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更應認真鉆研教材、創(chuàng)新教法,使自己的教學技巧匠心獨具;(3)在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實施德育過程中,更應夯實自身師德基礎和洗滌師心園林,用自己的師德師魂召喚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4)在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時,更應主動參與到童趣童樂中去,通過點撥引導,使學生開朗、豁達、自信的性格不斷形成;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真正的威信,在班級管理和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扮演領袖的角色,使小學低年級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建立家校同盟,成為家校教育中的橋梁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行動一致,而且要志同道合?!币簿褪钦f,對一個學生的教育,單憑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培養(yǎng)不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所以學校教育必須要建立“家校同盟”,班級管理也要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剛接受啟蒙教育的小學1~3年級學生,雖說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是父母最糾心的時期,同時也是被父母最容易忽視的時期。而啟蒙教育恰恰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果班主任這時也錯誤地認為這些孩子單純可愛,憑一己之力足夠矣!這樣一來學校的教育就會成為“坡腳”教育,學生的性格、品質(zhì)形成就會大打折扣。我們就違反了教育規(guī)律,這是要不得的。
在探析家校共育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以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班主任與家長的聯(lián)系,大多是在學生出了問題時才尋求合作教育,日常教學中很少主動與家長談教師生活、談學生學習等方面的事情,長此以往,就會把班級管理逼到一個死胡同。因此,在今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很好地發(fā)揮橋梁的作用,要服務于家庭教育,把家長的注意力吸引到班級事務中來,使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班級管理同盟軍。
總之,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良好班風的形成猶如一個啼笑皆非的嬰兒,總是在無限的區(qū)間反復無常。他既可以磨煉一個班主任的韌性,也可以鍛造出一名不乏時代氣息的四有好老師。
參考文獻:
[1]彭興華.家校共育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1):61
[2]劉驚鐸.平衡家校生態(tài),提升立德樹人境界[J].中小學德育,2018(1):5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小學家校溝通有效途徑踐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8]GH B316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