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孫庚
摘 ?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的當下,數學作為非常重要的學科,占據了學生們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數學也在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十分重要。初中更是數學思維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當中,教師應該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更加高級的數學思維。西藏地處偏遠地區(qū),教育資源較為貧瘠,教育程度也較為低下,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甚理想,所以要針對西藏地區(qū)的特殊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新的教學策略,教師開發(fā)新的教學方法,同時引導西藏地區(qū)的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
關鍵詞:西藏教育 ?數學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 ?教學策略
西藏地區(qū)的教育資源,相對于中部和東部地區(qū)更加匱乏,這也導致了一部分西藏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當中忽視了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大多數西藏的農牧區(qū)初中生對于數學有著普遍的畏難情緒,數學的抽象思維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大困擾,付出的時間與收獲不成正比。西藏農牧地區(qū)學生的數學學習存在諸多難題,基礎十分薄弱,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完成度不高,學生對數學考試采取較為消極態(tài)度,這也為數學教學的更進一步造成了巨大阻礙。
一、西藏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藏區(qū)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
藏區(qū)的初中生的數學成績十分不理想,相對于同年齡的其他地區(qū)學生來說存在很大問題。學習過程十分被動,而且學習收獲很少。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對數學課本的基礎理念和運算技巧掌握程度較低,對后續(xù)的教學工作造成阻礙。課堂教學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較為嚴重,收效甚微。因為基礎薄弱,無法獨立思考數學問題,學生對數學知識無法全盤接納。一些基礎的運算能力和運算技巧相當缺乏。
(二)成因分析
西藏地區(qū)有自己的語言,農牧民學生漢語學習及語言表達能力并不完善,而數學教學以漢語為主,這導致學生對于一些數學術語理解困難。這也導致從小學開始,數學教學就一直無法跟進。學生產生較大的畏難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于無法處理的數學難題停止思考,靠運氣答題。[1]
二、西藏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策略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抓住良好時機,利用初中生旺盛的學習熱情開展教學工作。對于藏區(qū)的孩子來說,語言學習到這一階段已經基本熟悉,所以一些數學的詞匯對于他們來說不難理解。這個時候就要想辦法去彌補他們曾經落下的課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聯系藏區(qū)學生的實際生活,使他們在充滿情趣的溝通交流中進步。最重要的是要拉近數學概念與現實牧區(qū)生活,讓學生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接觸數學,主動去思考數學問題。
(二)解決畏難情緒
數學教學在藏區(qū)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畏難情緒。解除學生心中的恐懼心理,是數學教學的先決條件。數學思維的形成需要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是鍛煉思維的基礎。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降低難度,化難為易,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興趣。讓學生以興趣為老師,淡化成績的重要性。組織數學知識的娛樂活動,讓學生互相監(jiān)督,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學生主動去接觸數學知識,建立以小組為基礎的合作學習模式。
(三)對數學語言及工具進行教學
藏區(qū)學生因為語言的局限性,對于數學語言的理解并不清晰,所以提升他們思維能力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導他們數學語言以及工具的應用。數學語言當中包括文字,圖形以及各種符號教材當中存在大量敘述性的符號和圖形,各種閱讀材料,以及課后的練習題都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各種數學工具也是促進不同方向數學思維的發(fā)展,運算體現的是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語言更注重于訓練抽象思維能力。初中階段所涉及的函數圖像,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更注重形象思維能力。
(四)創(chuàng)造以及發(fā)散思維訓練
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求學生能夠在課本固有知識的傳授過程當中,發(fā)展出新的獨到見解,對于傳統(tǒng)的解題方式提出質疑,并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成果。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再拘泥于課本和固有解題過程。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看似相似,實際上更加考驗學生思維的廣度。教師在習題講解以及課堂教學當中,應該多利用一題多解的教授方式,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方法。
(五)教師習題選擇以及講解
對于習題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題目訓練的過程中,應當選擇解題層次較為規(guī)范,思路較為清晰的題目。對較為復雜的題目,應當仔細分析,從多個角度分析講解。選擇題目的過程也應該由小見大,不一定要用困難題目來訓練數學概念、公理、定理等數學知識的應用。要善于將題目拆分,分成若干小題目,再組合整理。通過對重難點題目的細致拆分,讓學生理解數學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訓練學生自主應用解題。更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題多解,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訓練。
結語
綜上所述,藏區(qū)學生的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案,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主動去解決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要努力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數學思維去解決數學問題,同時也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排除自己的畏難情緒,學習數學的各種語言和工具。共同遵守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yǎng)方式,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藏區(qū)牧區(qū)學生數學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貢覺卓瑪.西藏鄉(xiāng)鎮(zhèn)初中生數學學習效率提高策略[J].西藏教育,2016(7):20-23.
[2]許林華.運用成功教育理論開發(fā)學生數學思維——內地西藏學校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例談[J].西藏教育,2018(6):33.
作者簡介
作者于2016年—2017年援藏支教昌都第三高級中學,2017年—2018年援藏支教西藏昌都市八宿縣中學,2020年3月—2021年8月繼續(xù)援藏支教西藏昌都市八宿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