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汝武
摘要:本文著重探討了激發(fā)興趣對提高小學語文興趣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1引言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屬于母語學科,包含識字、寫作、閱讀等多項內容,對學生的實用性很強。雖然語文學科有賴以生存發(fā)展、交流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作為“土壤”,但是如果小學生討厭學習語文,那么便會抵觸語文,學習語文的效率不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生的個人的性格特點,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2激發(fā)興趣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一些語文教師漠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一味地強調“死記硬背”,過于重視課文和知識點背誦情況,這種教學方式在短期內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卻無法對學生的長遠學習和發(fā)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并用這個觀念去教導學生,使自己的教育活動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整個學科的認識,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小學生的愛恨憎惡是非常鮮明的,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會付出較多的時間去關注和學習,對自己討厭的事物會非常抵觸,不愿意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觸、了解這一方面的內容。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為短暫,興趣能夠更好地彌補和改善學生在小學在這一成長過程中的階段學生發(fā)展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如果語文教師能夠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那么當教師在講授新課或知識點時,學生便會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課,有時甚至會主動思考,詢問教師一些問題,請老師幫忙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這有利于使學生開始思考語文,全面地了解和探索語文學科的奧秘,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應用語文知識,使學生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3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效率的措施
3.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語文學習離不開相應的環(huán)境,實際生活雖然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但是僅僅依靠生活這個大環(huán)境遠遠不夠,課堂才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小學教師要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能夠受到課堂氛圍和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
例如,對于《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關于雷鋒這個模范任務的感人事跡,用故事導入的方式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心中的雷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對小學生而言,并不是太大,但是卻能夠很好地活躍小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出有效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思考。除此之外,對于這篇課文,教師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課堂活動,教師讀旁白的部分,女生朗讀小溪所說的話語,男生朗讀小路所說的話語,增強小學生對這首兒童詩的認識。
3.2挖掘小學生的潛力,鼓勵其自主參與學習
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能代表學生的一部分能力,不能代表學生的潛力,如果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力,那么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而然地便能夠得到提升。教師要注重班級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并鼓勵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僅要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也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使語文課堂能夠有序進行。
例如,對于《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一開始時,讓學生自主查閱字典和詞典,知道課文中生字和生詞的含義,為學生解決在閱讀課文的問題與障礙奠定基礎。對于課文能夠表現(xiàn)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性格的句子,教師應該讓學生找出,并重點閱讀、理解和體會。當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后,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表演。教師可以找學生分別扮演陶罐和鐵罐,注意讓學生把鐵罐傲慢、陶罐謙虛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小學生能夠認真、專心、主動地投入到有趣的語文課堂活動中。
3.3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而言,多媒體語文課堂更加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語文學科的學習難度,并且可以減少語文學科本身的枯燥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綻放新的光彩和活力。同時,多媒體可以使小學生接觸到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使學生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例如,對于《頤和園》這篇課文的講解,教師應該先利用多媒體展示頤和園的圖片,并播放與頤和園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印象與了解,使小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頤和園的具體圖像。同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和父母一起游玩過頤和園,讓他們談一談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和看法。一些小學生能夠通過自己掌握的相關歷史知識去輔助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游玩頤和園的生活經歷去回答這個問題,這有利于讓學生傾聽他人心目中的頤和園,對頤和園了解得更加深入和具體。
4結束語
總之,隨著教育的發(fā)展,語文教育興趣的培養(yǎng)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快樂學習,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認識體現(xiàn)出課堂活動要“關注人本身”,使“興趣”這一因素成為促進語文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流于形式,教師要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占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數(shù)碼設計:下,2019,000(006):32.
[2]汪小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語文課內外,2018,000(0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