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材里的文章,典范性強,充分發(fā)揮好教材優(yōu)勢,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寫作文的方法,進而把有關的作文知識和各項技能教給孩子,那么要比煞費苦心地去尋找范文要好得多。一、在閱讀中加強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二、在閱讀中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讓學生有文章結(jié)構(gòu)意識,學會寫完整的作文。三、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四、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是不可忽視的。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文水平 “授之以漁”
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zhì)高低的重要標志,我認為真正的作文教學是滲透在平時的閱讀之中的,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作文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漁”,我們教材里的文章,典范性強,無論是在語言表達,篇章結(jié)構(gòu)、段落層次、人物描寫、合理想象、景色渲染,開頭結(jié)尾等方面都各有特點,是學生習作最好的范文,如果能利用好閱讀教學這個主陣地,充分發(fā)揮好教材優(yōu)勢,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寫作文的方法,進而把有關的作文知識和各項技能教給孩子,那么要比煞費苦心地去尋找范文要好得多。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在閱讀中加強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咬文嚼字、遣詞造句能力,我常常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作者的匠心所在,因為一篇好的文章沒有準確恰當?shù)脑~語,惟妙惟肖的詞句很難達到其效果的。在學習《牛和鵝》一文中,我就有計劃地加強指導,因為這一文中有許多處可以看出作者在錘煉詞句方面的功夫非常到位,如“怕”和“不怕”這兩種心情上的表達,詞語在運用上就貼切準確,不但極為生動,而且極為傳神,作者透過“敢、甚至敢、還敢”,抓住“拍、摸、觸、刮、板、叫、騎”等詞語,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面對牛時的放肆與膽大?!叭绻眠@些表示動作的詞語來表達“我”面對鵝的心情可以嗎?”我接著啟發(fā)學生思考。學生馬上否定了我,并有理有據(jù)地告訴我作者此時的心情跟原來恰恰相反,只能用另外的表達方式來體現(xiàn)它的害怕,文中兩個“才敢”, “總是、遠遠地、安全的地方、要是……就……、繞個大圈子”等詞句就寫出了“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害怕。”這樣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用詞準確、恰當才能看到作者的內(nèi)心,讓學生感受到了字斟句酌的好處。這時,對學生進行一個關于“害怕”時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情景再現(xiàn)練寫,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懂得了用詞的嚴謹性和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在閱讀中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讓學生有文章結(jié)構(gòu)意識,學會寫完整的作文
剛開始作文學生還處于自然表達的過程,一寫就是一大段,層次感不夠清晰,在我們的教材中,圍繞中心布局謀篇的方法很多。我在閱讀教學中選擇常見形式,安排一定的時間,啟發(fā)學生尋找作者的思路,理清脈絡,跟孩子們一起制作課文的思維導圖,讓孩子們理出文章的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布局謀篇的能力。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運用了總分總的寫法,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海濱小城》運用中心句的提示,從不同方面具體寫了海濱和小城的特點;《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理出文章的脈絡,制作思維導圖,就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指導,學生對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寫法有了感悟。把許多布局謀篇的方法,也悄悄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寫作水平大大提高。
三、想象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合理的想象,結(jié)合生活的體驗,更好地運用到語言文字中,表情達意。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就是為培養(yǎng)學生展開想象的提供機會的,“老屋已經(jīng)這么老了,你會想到什么?”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開始合理的想象。“你的預測和課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嗎?”再一次激起孩子們好奇心,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多次?想象一下還有哪些小動物遇到了困難,需要老屋幫助?把每一個孩子的創(chuàng)編的段落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完整的大文章,孩子也潛移默化地懂得了“反復”這一寫法的妙處。
四、“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是不可忽視的
許多學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細節(jié)描寫,也把握不了細節(jié)描寫的時機。因此文章顯得空洞在講讀課中,我注意解決這個問題,在教《麻雀》時,“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fā)抖了,發(fā)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边@段話時,讓學生知道這段話是通過老麻雀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這些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麻雀為救小麻雀奮不顧身的精神,我把它刪掉,換上一句,“在這萬分緊急關頭,老麻雀飛了下來?!闭垖W生做比較,哪一種寫法好?為什么?這樣一分析比較,學生完全明白了,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細節(jié)描寫的缺失。針對學生在作文時語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我采用了巧用對比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啟發(fā)學生悟性的妙法之一,可以在隨文教學時做換詞比較,變句式比較,學習原文語句的妙處。如《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中的“我”,通過分析比較學生明白了,原來人物外貌、動作、心理活動、神情刻畫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以做變序比較,學習作者構(gòu)思的好處,找到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教學的實踐,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變固定課堂時間進行作文指導為閱讀課上常態(tài)化的寫法指導的益處,這種指導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感受著文字美的同時也在嘗試著積累與運用,在語文素養(yǎng)下開花結(jié)果。
相關文獻:【1】孫霞,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215—216
黑龍江省蘿北縣鶴北小學 楊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