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 要】語文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故而,增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小學階段又作為一個特殊時期,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將在本篇文章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就如何提升教學有效性給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意見,旨在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有效性?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27
從現(xiàn)階段的教學狀況來看,語文教學的效果不盡人意。歸根結底,是由于教師沒有切實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這也就導致教學手段的實施存在一定的問題。故而,教師要從當前的現(xiàn)因入手,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接下來,我將以我的教學實踐為例,從六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推動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語文教學是長期的過程,往往需要大量的積累和閱讀才能夠?qū)崿F(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谡Z文學科的這一特點,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難以滿足當前教學要求的,唯有鼓勵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在課前課后都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個教學目標方能達成。因此,教師要實施恰當?shù)慕虒W手段,推動主動教學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教師要利用課堂時間,通過強制的教學手段,利用外部約束來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由此,促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養(yǎng)成。畢竟,小學生的心理不成熟,心思很難放在學習上,自然在控制力方面很弱,唯有加強教師的引導,這個教學過程才能順利開展。就以小組合作教學為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實現(xiàn)學生對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依靠自己獲取答案,進而推動了自主思考,有助于思維的活躍與發(fā)散,對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是很有益處的。另外,教師還可以融入提問教學,實時檢驗學生的探討情況,從外部對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推動合作自主學習的順利展開。另一方面,教師要長期堅持這個教學形式,以求實現(xiàn)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進而學生能夠有意識的在課后進行預習和復習,這是教學質(zhì)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證。我相信,只要做到了這兩點,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qū)崿F(xiàn)提升,教學效果能夠得到增強。
二、應用多媒體,展現(xiàn)多樣的教學形式
多媒體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同樣也與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符,得到了越發(fā)廣泛的應用。它的正確應用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內(nèi)容呈現(xiàn)的多樣性,如PPT、圖形圖表、視頻等,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探尋到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音頻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以動態(tài)化的形式來呈現(xiàn)文字內(nèi)容,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個畫面,進而推動學生想象力的提升,這對語文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只要學生扎實了這方面的能力,在詩詞分析、作文寫作等方面都會取得長足的進展,益處頗多。再者,多媒體也是梳理課堂知識,整理學習筆記的有效工具,這恰恰彌補小學生不善于記錄筆記的這個特點,對學生的復習和預習都是很有幫助的??偠灾?,教師要注重多媒體應用的科學合理性,由此,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聯(lián)系日常生活,注重語文知識的融入
語文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很多的語文知識都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同樣可以靈活的應用于日常問題的解決中,這個過程是雙向的?;谡Z文教學的這個特點,教師要注重語文學科日常生活的結合,以求學生能夠靈活學習,熟練應用,這也是語文教學取得有效性的重要表現(xiàn),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融入生活中的語文現(xiàn)象,并教授學生應用語文知識進行解釋和分析,確保學生在掌握上面更加熟練。另一方面,學生要注重實踐,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積累陌生的字詞、優(yōu)美的句子、感人的事跡等,唯有真實的經(jīng)歷,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候,情感表達才是最真切的,這在閱讀教學和寫作學習上是會有很大助力的。當然,較強的語文綜合能力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是很有幫助的,比如,表述能力、人際交往、編輯寫作能力等。故而,教師要注重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融入,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四、根據(jù)語文教學的不同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教學
語文教學分為四大類,詩詞默寫、閱讀理解、創(chuàng)新板塊、作文寫作。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師要注重針對教學,確保學生掌握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就以作文寫作為例,教師要組織合作交流、學案探討、互動教學等,唯有學生將自己的想法真實地表述出來,那在寫作的時候才會有豐富的素材和內(nèi)容,解決學生寫作空洞等問題。當然,教師也可以組織課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來進行有目的性的積累,包括字詞、名言警句、優(yōu)秀句子等,由此,學生在應用的時候才會更加熟練,文字表達也會更加出彩和順暢,成績的提升也是必然的。再以詩詞默讀的教學為例,教師要避免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注重學生正確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教師首先要要求學生對詩詞進行熟讀,其次是要充分理解詩詞想要表達的意思,最后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理解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樣學習的方式,不管是在默寫速度上還是正確率上都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故而,針對性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五、組織游戲教學,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普遍喜歡一些小游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性,注重教學內(nèi)容與游戲教學的融入,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自然,教學質(zhì)量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詩詞接龍的游戲,我相信學生都比較熟悉,教師命名一個主題,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背誦接龍。如以描寫風景為主題進行接龍,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這個接龍游戲既融洽了課堂氛圍,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一舉兩得。
六、推動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確保課后學習的有效實現(xiàn)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推動學生高效學習的前提,同樣也是強化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故而,教師要加強學生規(guī)律性的學習,通過長期的約束,確保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學生的行為就能夠在內(nèi)部得到約束,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教師要切實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的融入,以求能夠提升教學質(zhì)量,同樣也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王金奎.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1(2):48-48.
[2]羅亞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新疆教育,2000(0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