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太立 王曉光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學生才能知道學的是什么,才會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才能實現(xiàn)有效學習。在化學教學中,師生應該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充滿生機的化學課堂,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化學課堂因學生的參與而變得更加有效和更加精彩。
關鍵詞:課堂參與 有效教學 主動思考 組織教學 鍛煉思維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多年來一貫堅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使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總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成績兩極分化嚴重,越來越多的學生聽不懂化學課,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下降,從而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無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就成為教師不得不面對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參與課堂教學,才能知道學的是什么,才會在課堂上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才能實現(xiàn)有效學習。
是哪些原因導致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呢?首先,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差,自身學習能力和習慣不好,不能夠專注于課堂學習。其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意識,甚至不去思考,不能完成教師在課堂上安排的學習任務,也不能獨立地按時完成課后作業(yè),更不用說主動復習舊知識溫習新知識了。學生不參與課堂教學,就不知道老師一節(jié)課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雖然人在教室里,但神思在外,又怎么能把學習搞好呢?反過來,如果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不斷與教師互動,拋開學生個人智力因素,他們就能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新知識,不斷鍛煉、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深度。有了知識和思維的基礎,學生才能產(chǎn)生學習興趣,才愿意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績自然也就能提高了。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除了需要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以外,教師更要從自身找原因,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鼓勵學生思考,更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思考的魅力和成功解決問題的快樂,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變得積極主動。多年的教學實踐已經(jīng)證明,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還是積極探索知識的參與者,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學習的參與者,不僅僅是身體和語言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參與。只有思維能緊緊圍繞著課堂教學目標,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提出幾種策略。
一、讓化學課堂變得生動,設計出學生能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不單要熟悉書本知識,把教材的內(nèi)容融會貫通,也要了解最新的化學發(fā)展動向,把一些與化學相關的新聞報道和生活經(jīng)驗,融入化學課堂教學中,讓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而具體。同時,要與課標和考綱相聯(lián)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際認知水平,恰當?shù)靥幚斫滩?,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在尊重學生認知情況的前提下,設計出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有效問題,讓課堂教學目標更加淺顯易懂和明確。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思考,鍛煉思維,獲取知識,為組織有效教學奠定基礎。
二、展示教師自身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課堂教學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關鍵看學生的收獲如何。要讓學生的思維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首先就要讓教師的教學能力被學生認可,只有喜歡教師,學生才會喜歡這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才愿意參與到這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這就是古人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所以,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放下身段,和學生平等交流,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接受教師、信任教師,愿意在課堂上和教師多交流,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變成一種需要,不斷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其次,要掌握學生的認知情況,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素養(yǎng)來組織教學。再次,要在課堂教學之中學會賞識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的閃光點,給予積極和適當?shù)脑u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是讓學生參與課堂,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
三、關注班與班的差異,根據(jù)學生實際和需求啟發(fā)學生思考
進入初三,每個班級都已經(jīng)形成了各自的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因素為課堂教學服務,讓學生在熟悉的課堂氛圍之中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潛移默化地學習到知識。另外,每個班的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講授知識的方法也就不同,即“教無定法、教有學法”。教法和學法不應該由教師決定,而應該由學生的認知情況和班級的學習氛圍來決定,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鍛煉,實現(xiàn)有效學習。例如筆者曾教過三個班的化學課,三個班所體現(xiàn)出的學習氛圍是明顯不同的。(1)班學生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常常是老師拋出一個問題之后,學生間能自覺地展開討論,很快就能引出后面的問題,有的時候有些問題甚至超出課堂預設范圍,有的時候提的問題也能把老師難住,有的時候直到課堂教學結束了問題還在生成,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非常高。上(1)班的課總需要老師準備得更充分,這個班很多時候不會按照預定教學設計來進行學習,甚至有時讓老師感到無措。(2)班學生卻是另一種情況,主動思考能力較差,但學生能迅速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較高,只需要老師預設好問題,學生就可以在問題的指引下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每次上(2)班的課總是很流暢、很舒服。(3)班的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只有很少的學生回應,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很低,課堂也總是在管理紀律和組織教學之間反復,在(3)班上課就需要老師更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最終在28個班的化學考試評比中,總是(1)班第一、(2)班第二、(3)班倒數(shù)第三。這表明班級的學習習慣和班與班的差異,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也表明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就會反映出差異來。不同班級教課的方式和應對的方法也是很不一樣的,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和需求來組織教學,啟發(fā)學生思考。
此外,教師在上完每一節(jié)課后還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要對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完善,以便在以后的課堂中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更要重視,要反復考量從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僅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而且能為每一節(jié)課提供有效保障。
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體會每一次獲取新知識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感悟化學對于人生的意義,不斷錘煉化學思維;讓學生學有所得,在探求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化學的魅力和世間萬物奇妙的變化規(guī)律。這就是每一個化學教師都應為之努力和奮斗的。筆者相信,只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就能讓化學課堂因為學生的參與而變得更加有效和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李莉.中職機電專業(yè)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yè)時空,2012.
[2]孟繁榮.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分析[J].魅力中國,2015.
[3]張曉瓊.參與式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魅力[J].新課程(小學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