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坡
摘要: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有效性,關乎小學生閱讀習慣形成的時間與質量。部分語文教師忽略了小學低年級的特征與學習需求,一味地追求閱讀能力和閱讀教學質量,實則超出了小學生的能力范疇。在下文中,筆者將從閱讀教學的基礎,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及閱讀教學的實際應用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習慣培養(yǎng);有效性
閱讀教學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很多老師以為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學詞,而閱讀教學要到中高年級才開展,其實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學生受益終生。而語文教師應該從低年級閱讀教學開始,注重習慣培養(yǎng)的有效性,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策略,促進他們從小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養(yǎng)成好的識字寫字習慣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小學生識字教學指導不夠認真。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貪玩好動的年紀,他們幾乎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教師給予其過度的自由,反而降低了學生識字認字的效率,從而影響學生進行閱讀。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認識到了識字認字教學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卻忽視了識字認字的規(guī)律。比如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形聲字按照會意字的教學方法來講解,嚴重阻礙了學生對于識字認字規(guī)律的理解。低年級的小學生語文積累少,對于形聲字、會意字等等這些字形的區(qū)分還不需要深入了解,老師只需要將漢字進行歸類,通過讓他們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去掌握這些漢字的結構、構造和讀音,從而掌握一些有效的識字方法,為閱讀教學的開展打下基礎。
另外,部分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緩解學生疲憊的精神,引入網(wǎng)絡字符并加以講解,本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提高課堂質量,實質上影響了學生對于漢字規(guī)律的認知。教師將網(wǎng)絡上流行的那些字符引入課堂是錯誤的,網(wǎng)絡字符并不符合傳統(tǒng)漢字造字的規(guī)律,對于小學生這些理解能力較差的人群來說更是一種人為的障礙。因此,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要重視識字認字教學,學生只有積累一定詞匯量之后才能進行閱讀。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讀物大多都有拼音標注,學生遇到沒見過的字還可以通過拼音進行閱讀學習,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掌握。
二、重視基本閱讀習慣培養(yǎng)要求,教學目標不宜過高
大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總是習慣性默認學生能夠熟練流利進行閱讀,實則不然。大部分學生習慣于出聲閱讀,小部分學生習慣于默聲閱讀。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通常是將目標課文朗讀一遍,然后隨機選擇一名學生再次朗讀,之后便開展課文教學。因為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他們還不適合進行默讀閱讀。對他們最適合的是開展高聲朗讀的教學,通過朗誦出聲音,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朗讀閱讀的習慣,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朗讀技巧。
每當徘徊在走廊里,總能聽到學生的讀書聲,有的學生閱讀聲情并茂,有的學生閱讀全程一個聲調。教師要表揚那些朗讀過程中聲情并茂的學生,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先進經驗。朗讀是閱讀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更是學生閱讀的重要手段策略。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主題內容和作者蘊含在文中的情感,只有真正的將文章讀出聲來能感受到文字的優(yōu)美和文字背后的深刻含義。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葉圣陶先生所寫的《小小的船》,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放映其他學生朗讀的優(yōu)秀范本,讓學生在聆聽中感悟詩歌韻律節(jié)奏的優(yōu)美以及語言的清新。詩歌的前兩句“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作者巧妙的運用兒話音展現(xiàn)童趣,讓人們以兒童的視角和心態(tài)看待月亮和小船頓時感覺趣味橫生。如果學生仍舊是以一個聲調朗讀這首《小小的船》那么學生根本體會不到作者的童趣和描繪的優(yōu)美場景。默聲閱讀則更影響學生體會這首詩的韻律和優(yōu)美,無法從中收獲天真與爛漫。小學低年級閱讀本質上也是學生拓寬詞匯量增進理解見識的重要策略,教師要從基礎著手,先培養(yǎng)學生朗讀習慣和朗讀技巧,然后再挖掘深層次的內容。部分教師好高騖遠,課程一開始就分析情感強調節(jié)奏韻律反而會損害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喪失朗讀的興趣,造成課堂效率較低的后果。
三、以詞語理解作為閱讀導入,淡化文本內容分析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為了拓寬學生視野,積累詞匯。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強調的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和讓學生收獲初步的情感體驗,而不是像高年級語文閱讀是為了挖掘作者內心情感和細致分析文章內容。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詞語的解釋,碰到學生不認識的詞語首先教導學生如何去拼寫,然后解釋該詞語的含義以及運用的語境,最后引導學生使用這一詞語并完成積累任務。
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了不求甚解的壞習慣,總是熱衷于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而忽略了詞語的積累和情感的體驗。教師在提問時,學生積累的詞語沒幾個,對于故事的整體脈絡也敘述不清,而且情感把控也出現(xiàn)了錯誤。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而不是純粹的體驗式閱讀。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積累一定的詞語,要收集一定的優(yōu)美句子,要能夠感知作者想要表達的具體情感以及要能夠流暢的朗讀全文。教師要強化學生在閱讀中對于詞語的重視,淡化內容的存在,當然淡化內容的存在并非完全不涉及內容的理解,而是根據(jù)閱讀教學的需要并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適當理解。
總之,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不是能很容易實施的,教師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除了不能對小學生的閱讀過高,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千萬不能忽視,需要一以貫之,為他們的終身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蕓.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367-368.
[2]段春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江西教育,2016(36):48.
[3]郭靜.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內蒙古教育,2016(14):41.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與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編號:19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