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竹
關鍵詞:疫情防控;心理危機;高校教育管理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新發(fā)的傳染性疾病,其大規(guī)模的擴散傳播,給社會各界都造成了很大困難,尤其對高校學生而言,由于其缺少應對社會危機的心理準備,在校學業(yè)或畢業(yè)生就業(yè)等都因為疫情而受到消極影響,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危機問題。構建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和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對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過度關注疫情及疫情相關新聞和事件,而導致焦慮、煩躁等情況。這些行為和情況都會導致大學生自我認知偏差,出現(xiàn)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與周圍人產生沖突等情況,而這種焦慮情緒在大四畢業(yè)生身上的表現(xiàn)更為明顯,因為其在疫情環(huán)境壓力的同時,還面對由于疫情而導致的就業(yè)困難壓力,其焦慮情緒更為嚴重。
第二,出現(xiàn)消極情緒,不能正確看待疫情防控,進而出現(xiàn)抵觸學習、抵觸校園集體生活、負能量增多、心理壓力過大等情況。部分學生因為疫情防控結束時間的不確定性而出現(xiàn)對學校管理、社會防疫工作的消極觀點,不能積極配合和支持防疫工作。
第三,存在學業(yè)上的焦慮和危機意識,尤其在大四學生身上表現(xiàn)明顯,很多學生對畢業(yè)實習、就業(yè)等抱有悲觀心理,不能積極應對疫情環(huán)境下的實習、就業(yè)、考試等常規(guī)問題,易受外界環(huán)境中的消極影響。
個人因素。因為大學生正處于重要的人生轉折階段,其心理發(fā)展并不十分成熟,在心理抗挫折能力、對自我的認知能力、社會人際交往能力、對危機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低,不能很好的排解自身情緒,更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和危機問題。
學校教育因素。學校在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教育行動欠缺,更重視疫情防控階段大學生的智力教育、專業(yè)教育的正常性和有序推進,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格、心理的教育,很多學校在疫情復課和疫情防控宣傳方面比較形式化,不能真正解決大學生應對疫情中的心理危機問題。
社會家庭因素。社會和家庭方面也存在很多紛雜的新聞報道和不當言論,這些信息影響這大學生對疫情防控的正確判斷,很多不實的社會新聞和家庭成員過于緊張的叮囑學生返校后注意健康安全,都會造成大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進而誘發(fā)疫情防控階段的心理危機。
做好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過程中,第一,要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疫情防控問題,理解和適應疫情防控給校園生活與學習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第二,要引導大學生掌握心理危機應對知識,有心理危機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讓學生在班主任和輔導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建立更強的心理素質,能夠適應疫情防控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第三,要對高校學生開展心理普查,做好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工作,提前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和環(huán)境影響,建立學生在校心理健康檔案,將疫情防控階段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預警干預落實到課程思政和班級管理工作中。
強化高校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水平。在提高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水平方面,第一,要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疫情防控期間的校園學習和活動安排,給學生負面心理一個緩解和宣泄的出口,用積極的校園學習和社團活動減少學生消極情緒;第二,給心理壓力較大的學生精神支持和鼓勵,通過輔導員更多的關心和談話溝通,緩解這些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第三,設置多途徑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可以設置校園心理危機求助熱線,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心理危機問題,可以有更專業(yè)的求助通道,還可以構建線上心理危機咨詢和干預幫助機制,讓學生更方便的得到心理輔導,并且保證學生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受到保護。這些都是學校強化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水平的有效操作。
開設高校心理健康相關調試課程。在疫情防控期間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還可以通過開設一些心理健康調試課程實現(xiàn)。比如,可以開設一些《人格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保健》、《大學生心理健康調試》等方面的公共課程或者講座,讓高校學生能夠通過更開闊的途徑,更廣泛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心理危機問題,通過課程引導和調試,實現(xiàn)更健康的校園生活。
綜上所述,在疫情期間對高校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是對學生心理健康、學習生活積極狀態(tài)、校園生活安全穩(wěn)定性的一種保障,而更完善和多樣化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設計和建設,還需要在疫情防控教育實踐中不斷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王謙.多校區(qū)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J]. 紡織服裝教育, 2019(04).
[2]符國帥,王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J]. 心理月刊,2020.
[3]王磊.心理危機干預策略下高校群體性突發(fā)事件預防機制建設的策略探究[J].智庫時代, 2019, 000(042):P.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