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海
摘要:在開展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對于他們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是極為重要的,在最近幾年,我國教育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新課改政策也得到了落實,這也使得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無法將當下數(shù)學教學的發(fā)展需求進行全面的滿足。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型的教學方法也隨之出現(xiàn),如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將這些方法應用到數(shù)學教學之中,它不但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同時還可以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诖?,本文圍繞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shù)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186-01
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也隨之興起,同時在我國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自從新課改政策落實之后,我國教學就注重起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它是以小組的形式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與互動,這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及能力的發(fā)展,同時還可以將教學的目標進行實現(xiàn)。在開展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運用,它不僅可以對學生的主動性以及探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以及合作意識,而這不論是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發(fā)展,還是對學生自身能力及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是極為重要的[1]。
1.明確教師職責,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對于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而言,教師一直是作為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是進行被動的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它不但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也無法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然而,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數(shù)學的教學之中,它可以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同時教師的職責也會得到明確。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期間,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將教學目標進行實現(xiàn),他們會根據(jù)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興趣特點從而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包括四名學生,即一名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兩名成績一般的學生以及一名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通過將水平不同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小組之中其也可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學進度的加快,而這也是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前提條件。此外,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從旁對他們進行科學指導,只有這樣,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更順利的進行,而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才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帶動學生的合作學習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才是他們最好的教師。要想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shù)學的小組合作學習之中,那么教師就必須要將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進行激發(fā)。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為學生設置懸念,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得到吸引,而這時再讓他們通過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和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會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在開展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初中生好奇心強這一心理特點進行充分的利用,之后再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從而創(chuàng)設問題的教學情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的學習之中。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教學為例,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習小組都提出幾個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再讓他們對方程的兩根之和進行計算,然后再看哪個小組計算的快。教師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而通過小組較量學習,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2]。
3.對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行營造,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發(fā)展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它需要學生進行研究學習,對于此,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其也有利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所以,在教學期間,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擁有更多的探索知識的機會,而教師通過對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行營造,它也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探討,這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發(fā)展也是極為有利的。以三角形分類教學為例,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即已知三角形中的一個角,判斷該三角形是哪一類三角形。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而學生也會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發(fā)表,這時有的同學認為只要已知角是直角,那么該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若是已知角是銳角或者鈍角,那么三角形便是銳角三角形或者鈍角三角形。對于此觀點有些同學認為是正確的,有些同學則不這么認為,這時通過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他們便可以集思廣益,并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
參考文獻:
[1]邵曉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策分析[J].才智,2019,(4):42.
[2]高愛紅.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8):90.
[3]胡明珠.淺談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9(12):41.